【走走停停】大同的辽金瑰宝——善化寺和华严寺

李宏伟

<p class="ql-block"> 辽朝以大同为西京,归金朝后,依然以大同为西京。大同有善化寺和华严寺两座辽金瑰宝也就不足为奇。</p><p class="ql-block"> 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更名为“大普恩寺”,取普化恩慈之意。辽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西京(今大同),“大普恩寺”多数建筑毁于战火。</p><p class="ql-block"> 金太宗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高僧圆满大师用十五年时间重新修建,基本恢复了原貌。</p><p class="ql-block"> 明正统十年(1445年),得明英宗敕名“善化寺”,取“广结善缘,普施教化”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p><p class="ql-block"> 善化寺尽显辽金时代的豪放风范,同时又不乏南北文化的交融之美。</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普贤阁均为辽金时期的原构。能拥有一座辽构、三座金构于一寺的,国内仅有善化寺。 </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为中国现存最大金代山门,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天王殿正门不开,要进去后绕到后门进殿。</span></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内供明代四大天王坐姿塑像,神态慈祥,与一般忿怒相不同,艺术风格独特。‌‌</p> <p class="ql-block"> 三圣殿‌(金代建筑),以斜拱斗拱(形如莲花)而著称,内部采用减柱法扩大空间,供奉的华严三圣(释迦牟尼、文殊、普贤)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代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善化寺主殿,最能体现大唐雄浑之气、辽金豪放之风。大雄宝殿坐落于3米多高的月台之上,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气势恢宏,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赞为“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的斜拱,形如怒放的花朵,把古建的雄浑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大殿三开门的每一道门上沿的独特装饰,呈现出下垂莲花瓣形状,独特构图。</p>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八角藻井的木骨是辽代的,而彩绘是明代的。</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辽代原构,金代重修,单体面积1,200平方米,为中国八大辽构之一,排名第三。</p><p class="ql-block"> 单檐五脊顶,内供五方佛及二十四诸天,均为金代塑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中的金代彩塑“大吉祥天女”,面容圆润,眼神悲悯,弯眉垂目,身姿端庄,服饰华美,被誉为“金代最美彩塑”。</p> <p class="ql-block"> “鬼子母”在佛教中是从恶神变身为天下母子的护法神,而传入中国后再次变身为“送子娘娘”。</p><p class="ql-block"> 善化寺的鬼子母塑像神情文静,姿态优雅,而在她的左脚下方,有一尊青面红发的小女鬼塑像——从前鬼子母作恶时的形象。当年的匠师通过高矮、美丑、善恶的极其鲜明的对比手法,宣扬佛法的强大,其艺术效果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 普贤阁,金代楼阁式建筑,重檐九脊顶,结构精巧。</p> <p class="ql-block"> 阁内,普贤菩萨端坐在六牙白象背上,但塑像年代不祥。</p><p class="ql-block"> 对于普贤阁建筑,也有唐建的猜测,是民间学者根据其梁拱、科拱、翼形拱、栌科等分析的推测。</p> <p class="ql-block"> 善化寺山门前广场有一座五龙壁。据说这座五龙壁原是位于兴国寺前照壁,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兴国寺因战乱损毁后,五龙壁迁至善化寺前。</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之名源自佛教经典《华严经》,是大同古城内另一处重要的辽构遗存。‌‌始建于辽重熙七年,为辽皇祖庙,与善化寺一样在辽代末年战火中大部分建筑被毁,到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但经明朝而至清初时,仅存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两座。</p><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分上下两寺,下寺曾为大同博物馆所在,2008年重修并合并上下寺。</p><p class="ql-block"> 华严寺的主要建筑都是坐西朝东,这是契丹族“崇日”风俗在建筑上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普光明殿。</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华严寺上寺主殿,重建于金却基本保留了辽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殿身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建筑面积1559平米,是中国现存辽金佛寺中的最大殿堂。</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殿顶琉璃鸱吻有4.5米高,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琉璃吻兽。北吻系金代原物,南吻为清朝时期补制。</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大同博物馆内华严寺鸱吻。</p> <p class="ql-block">‌ 大殿内四壁绘满佛教题材壁画。‌‌</p> <p class="ql-block"> 薄伽教藏殿是华严寺下寺主殿,原是华严寺的藏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为辽代殿堂建筑的典型,又承袭了唐代遗风,被梁思成誉为“海内孤品”。</p> <p class="ql-block"> 薄伽教藏殿内保存有31尊辽代彩塑。其中 【合掌露齿菩萨】最出“风头”,原本只是一尊胁侍菩萨的她,体型丰满,线条流畅,双手合十,置于胸前,“笑而露齿”的欢喜神态加上左脚轻抬的舞蹈姿态,引人注目,难怪会被郑振铎誉为“东方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 华严宝塔为现代重建的纯木榫卯结构宝塔高43米,塔下是500平方米铜铸千佛地宫,供奉舍利佛像。</p>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为,寺庙是另外一个世界,与我无关。</p><p class="ql-block"> 然而,那些寺庙里保存了千百年前的木雕泥塑,把万千祈愿留在了一尊尊塑像的线条和色彩中,一直默守着当年虔诚的模样,我无法不被感动。</p><p class="ql-block"> 你见,或者不见,</p><p class="ql-block">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p><p class="ql-block"> ——仓央嘉措</p><p class="ql-block"> 善化寺的佛语说“ 执善而来,善化而去。”</p><p class="ql-block"> 一个“善”字,内有千钧力和万般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