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丽水缙云

哈罗

<p class="ql-block"> 游在丽水缙云</p><p class="ql-block"> 哈罗,美篇号:2266047。</p><p class="ql-block">九月秋阳尚着炎,练溪九曲绕峰尖。</p><p class="ql-block">鼎湖初遇擎天柱,已把仙都作故檐。</p> <p class="ql-block">  缙云县,以“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的美誉闻名遐迩。这里坐拥1个5A级、2个4A级及7个3A级景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黄帝文化、古朴的古村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是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更是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的一颗文旅明珠。</p> <p class="ql-block">  缙云仙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为166.2平方千米,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四大景区组成,有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等三百多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9月25日上午乘高铁游缙云,首站是鼎湖峰。</p> <p class="ql-block"> 鼎湖峰是仙都5A景区的标志性景点,高170.8米,是全球最高的流纹岩单体石柱,被誉为“天下第一峰”。相传黄帝曾在此铸鼎炼丹,峰顶有湖,称“鼎湖”。</p> <p class="ql-block">  黄帝祠宇就在鼎湖峰下,它始建于东晋,是中国南方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与陕西黄帝陵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每年这里会举行盛大的黄帝祭祀典礼。</p> <p class="ql-block">  鼎湖峰下是碧莲湖。湖面面积21万平方米,是鼎湖区的标志性景观。游客可以在湖边骑行、荡舟。</p> <p class="ql-block">  小赤壁 :崖壁赭白相间,远望犹如焰火烧过,酷似长江赤壁,因规模较小而得名。主要景观有龙耕路、婆媳岩、仙榜岩、小蓬莱等。</p> <p class="ql-block">  龙耕路是悬崖峭壁上横亘的天然石廊,长约400米;小蓬莱前昆潭呈碧,中多奇石,潭中有岛,恍如海外仙山。</p> <p class="ql-block">  人在龙耕路的悬崖边眺望缙云,蓝天铺展,白云漫卷,远山含黛,目之所及,尽是醉心美景!</p> <p class="ql-block">  仙都观是仙都景区内的一座古庙,它为纪念汉代道士赵炳而建,集历史文化、道教文化与影视取景地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  牵牛图!远眺农夫与牛走过桥面的画面。桥是由石板铺就的板堰桥,溪水穿行其间,云雾缭绕时如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闻名,是观赏鼎湖峰全景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的名称与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关,相传朱熹曾常在此憩息泛舟。</p> <p class="ql-block">  清澈的九曲练溪穿流而过,溪上的仙堤长约200米,两侧杨柳垂荫,是拍摄鼎湖峰倒影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离开朱潭山坐上公交到小赤壁站下车,步行至岩宕。</p> <p class="ql-block">  岩宕是在仙都景区内,由三个大的废弃采石场改造而成,其中8号坑改造成了岩宕书屋,集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于一体的露天阅读空间,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9号坑,天然具备优越的声学效果,被改造为舞台与人文讲堂。雨天,雨水从高处滴落,能产生独特的回声效果;晴天,婺剧、萨克斯演奏、小型音乐会等在此上演,山鸣谷应,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因范蠡的老师倪子助越灭吴后隐居于此而得名。洞内有历代摩崖60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都摩崖题记的精华所在,其中“倪翁洞”三个篆字由李阳冰所题</p> <p class="ql-block">  租车三个下午,把周边游了个遍!遇到的“青儿”和另外一个司机师傅都很热情、周到。</p> <p class="ql-block">  自费项目第一站:26号下午,参观岩下石头村。</p> <p class="ql-block">  岩下石头村位于缙云县壶镇镇,是国家第三批传统村落,有“江南石头第一村”之称。 村落依山傍水,200多栋由火山石砌成的房屋错落有致,石屋、石桥、石道、古磨坊等构成了典型的浙中南山地石居风格。</p> <p class="ql-block">九龙门,一个即将被水库淹没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壶镇古桥</p> <p class="ql-block">九进厅:老壶镇古居</p> <p class="ql-block">  28号是自由活动时间,我只身打车去了河阳古民居。河阳古民居位于缙云县新建镇,始建于五代末,保留着元代“一溪两坑”“一街五巷”格局,以明清建筑为主,集宗族文化、耕读传统与古建艺术于一体的千年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抒五日旅居之感怀</p><p class="ql-block">五日踏遍缙云秋,石屋书岩记旧游。</p><p class="ql-block">最是朱潭牛背影,一川烟雨系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