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道如青天,人生多坦途。这个世界,没有真相,只有视角。独处是见自己,读书是见天地。在独处中见自己,独善其身,寻求豁达。在读书中见天地,打开心扉,学会宽容。真正的成长和领悟,是内心的独处,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内省自己,寻求自己内心的平和和满足,独处相安,温暖自己。 读书可能不一定会使人前程似锦功成名就,但读书却是独处和内求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精神补给和心灵修行的过程。世界很大,人生很短,“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读书是最好的精神自足,独处是最自甶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前总以为,时间是最好的治愈,但如今渐渐明白,真正能治愈的是内心的释然。人生的修道场,只有想开了、看淡了、释怀了,方能放下心中执念这道枷锁。正所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若走不出心中的困局,纵行千里,灵魂依旧不得自由。《百年孤独》中有言“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独处让自己的本心,更自由,更潇洒。”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混沌的,而我们却执意认真了一辈子。殊不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再恢宏的人生,最后都是独处。在人生慢下来的光阴里,学会自我相处:于动中养身,于静中养心,于书中养神。在远离社交的日子里,保持自律的生活,享受自由放松的独处时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独处中的一种享受,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心灵的旅行,那些文字带我们走遍世界、走向远方。阅读能让人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与喧嚣的世界隔离开来,进入到一个独立的精神家园。在这些阅读的时光里,提升自我认知,学会与自己对话。在安静的阅读中过滤浮躁,沉浸于自我且忠于自己,你会发现阅读不仅是充实与内省,也是最好的独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涉足广阔的世界,也可以穿越遥远的时空,接收不同的思想,了解不同的人生。一本唐诗宋词,仿佛是通往千年的时光隧道,在诗词的世界里,会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放不羁的李白相逢;会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忧民的杜甫邂逅;会与“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乐观的苏轼结识。“秦时明月汉时关,白云千载空悠悠”,走进诗词的世界,穿越岁月的时空,我们可与李商隐一同听雨,随张若虚一起望月,伴杜牧共同赏叶。品读中国古诗词,不仅能领略韵律之美、文字之妙,更能在这厚重的千年文化沉淀中,汲取生命的哲思与启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本好书不仅能让我们开阔视野,看见更大更丰富的世界;也能为我们打开胸怀,面对更远更无限的未来。一本好书让你沉浸其中,不仅会为此欢乐、为此落泪,而且也会成为现实生活里的一面镜子。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充实整理自己和心灵修行的过程。读书读得不仅仅是故事,往往也是站在上帝视角观察到的人生。人生虽无“窄门”可寻,但一本好书,能让我们读到或领悟到生命的“窄门”,为困顿的心灵另辟一方新天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不同的认知。而读书则是打开认知窄门的那扇窗户。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本书就是一段历史,一本书就是一部人生。人生就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个人即是作者,也是主角。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别人的一生,一个人的命运就记录在那薄薄的一页页纸上。而我们自己的一生,需要执笔一辈子,书写在晨起暮落的每个日子里。过往是翻过的章节,当下是落墨的段落,未来是待续的篇章——直到生命迈入“宽门”的时刻封笔,故事才有了结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我们走不出现实的世界,但读书可以开阔眼前的世界,突破精神的桎梏,让灵魂自由的畅游,让心境变得宽阔通透,让精神更加独立自由。“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读书则会为你打开一个重新洞悉世界和反视自己的窗口,也是让自己在心里修篱种菊的过程。读书虽不能让你人生富贵,但能让你内心丰盈。通过读书不断提升自己,修炼自己,增强思考和独处能力,获取精神滋养和独立。“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在读书中去朝圣自己,超然物外,自觉矜贵,修心养性,去遇见一个最好的自己。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独处中沉淀自己,面对世态浮华、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古井不波、静而不争的心态,让自己的内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