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又难得的160帧老照片集锦

八一⭐老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span></p> <p class="ql-block">难得一见又非常珍贵的老照片,唤醒人们进入尘封的记忆里徜徉,去了解已知或未知的历史故事,在平凡温馨的日子里,给人们带来一些思考与感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故事,映照着一个时代的风貌、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一个人的命运轨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细细翻阅之际,或许你会勾起往昔的回忆,或许你会对当下有了新的领悟。让我们一同沉浸于这些画面之中,体会时光流转的温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5年9月3月,这是蒋介石在重庆参加空前规模的庆祝游行活动中的合影,</span>拍摄地点是重庆蒋介石官邸外面的大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就是中印缅战区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他一身戎装,风记扣系得严严实实,颇为英姿飒爽,<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光无限</span>。他虽手拄拐杖,但步履轻松,犹如年轻了20岁。再看他的脸上,笑容满面,目光慈祥,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71年秋冬之际,保定直隶总督府中,年方48岁的李鸿章留下了这帧影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为李鸿章早年肖像之一。其时,李鸿章头顶暖帽,身着常服,胸前悬挂朝珠,足蹬官靴。身高一米八三的李鸿章,风度翩翩,英姿飒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年,他一手创办淮军,创立北洋舰队,并积极推动洋务运动,深受慈禧太后的青睐,因而被赐予太子太保北洋大臣,其名载入史册。自1901年辛丑条约签署之际,他不幸吐血而终,其一生之评价,后世褒贬各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0年,孙中山先生的结发妻子卢慕贞,携手其儿子孙科、女儿孙娫、孙婉,共同留下了珍贵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幅照片记录了孙中山先生的原配卢慕贞女士,携手两位幼孙孙治平与孙治强,一同悠然漫步归来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0年的冬天,正值二十四岁的蒋介石步入军旅生涯,于日本高田的第13师团野炮兵第19联队正式入伍之际,留下了他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摄于1922年,这张在广州拍摄的珍贵影像中,冯玉祥与其家人同框。他右侧那位女士,便是他的首任妻子刘德贞;而站在她身前的两位孩童,则是刘德贞所诞下的冯洪国与冯洪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8年,冯玉祥将军与蒋介石在河南郑州留下的珍贵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照片鲜为人知。冯玉祥被誉为“布衣将军”,身躯魁梧,高约一米九,与蒋介石并肩而立,蒋介石显得格外单薄。彼时,北伐革命已告捷,然而在军队领导权的归属上,冯玉祥与蒋介石意见相左,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两人间的距离,似乎也昭示着即将爆发的冲突。随后的中原大战在张学良鼎力协助下,蒋介石成功击败了冯玉祥,最终取得了胜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4日,张作霖所乘的专列行经京奉与南满铁路的交汇点——三洞桥时,不幸遭日本关东军事先埋设的炸药袭击,导致列车被炸毁。张作霖身受重创,被紧急送回沈阳后,终因伤势过重,于当天不幸离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中展示的是葬礼现场,一支巨大的纸人被精心扎制,两侧则是由奉系军官组成的队列,他们庄重地站立在灵棚的前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8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三位结义兄弟的珍贵合影,定格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瞬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刻,三人的实力彼此相当,各自统帅着数十万大军,称霸一方。他们能够聚首一堂,全然出于共同的利益考量,携手对抗奉系军阀张作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民国年间,杜月笙以其显赫地位成为上海滩上的黑帮巨头。鉴于自身罪责可能遭受清算的忧虑,他在1949年携家人远赴香港避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幅照片记录了杜月笙晚年的家庭生活,其两位夫人陪伴左右,堪称晚年之乐。左侧那位略显清瘦的女性,是杜月笙的第五任妻子孟小冬,昔日她乃名噪一时的京剧名伶。而右侧那位略显丰腴的女性,则是杜月笙的第四任妻子姚玉兰,她也曾是戏台上的红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幅珍贵照片摄于1929年,定格了毛主席的身影,是当年唯一留存于世的影像,历经八十年方得重见天日,吸引了众多当地博物馆的青睐。图中人物自左至右依次为朱良才、谭政、毛主席以及陈毅元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良才的子女</span>朱新春、朱小秋,向我们透露,此幅照片乃其父自龙岩寄回湖南汝城的故里。昔日,家中长辈为避民团搜查,便将此照片精心装裱于中堂壁板之上。直至2009年,在翻修老屋的过程中方才意外重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8年,武汉城内。自右而左,分别为周恩来、秦邦宪、王明、叶剑英,在八路军办事处大门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参加了白求恩的追悼大会。随后,他亲自执笔,撰写并发表了《纪念白求恩》一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0年,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因伤赴苏联接受治疗,于莫斯科期间,他身着一套简洁的黑西装搭配白衬衫,佩戴领带,与李天佑合影留念。这一幅照片中,林彪身着西装的形象颇为罕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毛主席赴重庆谈判,蒋介石举办酒宴招待毛主席与周恩来副主席,但无论蒋介石等一众宾客如何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都是很有礼貌地举杯,象征性地把酒杯送到唇边,然后全部由周恩来副主席代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8日,赫尔利与张治中一同抵达延安,旨在迎接毛泽东主席,并协助其乘坐专机前往重庆,展开和平谈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7年,一张阎锡山与家人共度的温馨合影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他并肩而坐的是其二夫人徐兰森,而后排自右至左分别是:五子阎志惠、孙女阎树榕、四儿媳裴彬以及四子阎志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8年,在英勇的革命烈士王孝和即将慷慨就义之际,他留下了一幕让人终生难以忘怀的告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8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二战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在巢鸭监狱执行绞刑的前夕,享用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排、咖啡、面包和奶油,这位素来不沾烟瘾的人,却在餐后点燃了一支“万事得”香烟。这位臭名昭著的恶魔,在生命终结之后,尸体上竟流有泪水的痕迹,然而这并非悔恨之泪,而是被吓哭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进入南京后,战士们席地而坐在路边休息。站在旁边的南京市民,看着这些纪律严明的解放军,心里充满了敬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2年,钱学森尚在襁褓之中,仅有1岁之龄。那一年,他的父亲钱均夫紧紧地拥抱着他,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年轻的薄一波与其父薄昌福的一幅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3年,广州宅邸中,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成为传世之作。彼时,宋庆龄年方三十岁,而孙中山则已步入五十七岁之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0日)字达朝,广州南海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工学家,工程管理学家和工程法规专家,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中国近代科技事业的先驱。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后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回国后主持设计了很多现在仍在使用的铁路,1919年去世时,年仅58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28日,她和李大钊一同走上绞刑架。目睹了李大钊第一个蹬上绞刑架被杀害时,她低下了头。刽子手以为这个柔弱女子害怕了,便走到她身边,想再劝降她。她猛地抬起头,眼神像一把利剑刺向刽子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叫张挹兰,出生清朝晚期的书香世家,1922年考上北京大学预科班,在大学期间接触到李大钊,并受李大钊的教育和影响,开始投身革命运动,创办了妇女刊物《妇女之友》,号召全国妇女勇敢地参加救国运动。1927年她和李大钊等人不幸被捕,而张挹兰是唯一的女性,敌人对她严刑拷打,她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守口如瓶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这一天,张挹兰和李大钊等20名烈士被押赴刑场,牺牲时年仅34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0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与喜剧泰斗卓别林留下的珍贵合影。当年,梅兰芳剧团远赴美国,在六座繁华都市展开巡回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洛杉矶,一场专为导演、明星及知名艺术家们精心筹备的宴会上,梅兰芳与卓别林两位大师得以相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3年5月1日,在国际劳动节的当天,中国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于上海春阳照相馆,拍摄了这一帧珍贵非凡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1年,宋美龄与其弟宋子文的合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一张蒋介石与宋美龄共同进餐的照片,关于拍摄年份的说法各有不同,一说为1941年,另一说则为1946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中可见,他们似乎边享用美食边愉快地交谈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5年,王明与其妻子孟庆树及儿子王丹芝,留下了一张温馨的全家福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6年,于南京黄浦路官邸的憩庐之中,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蒋介石与宋美龄共同留下了一张摆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8年,毛岸英驾车前往火车站,迎接妹妹李敏的到来。在汽车旁,兄妹俩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蒋经国及其夫人蒋方良,以及蒋纬国和配偶,在杭州共同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人不解的是,他们的站位似乎不尽合理,为何蒋经国并未与蒋方良并肩而立,反倒是站在弟媳<span style="font-size:18px;">旁边了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初,文化界朋友来到位于香港浅水湾的萧红墓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起:丁聪、张骏祥、吴祖光、夏衍、张瑞芳、白杨、曹禺、沈宁、叶以群、周而复以及阳翰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毛岸英作为周总理的俄语翻译,与来访的苏联人员握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0年2月,苏联女经济学硕士玛卡洛娃来我国进行访问,毛岸英同志亲自为其作翻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玛卡洛娃女士同毛岸英同志以及几位工作人员在一起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照片,后排右一是毛岸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王康年,生于1924年,卒于1953年2月28日,系浙江杭州人,原任上海大康药房经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胆敢妄为,利用虚假合同骗取志愿军某部巨额医药款。他以黑心棉制作战地急救包,将玉米面掺入过期药品,冒充止痛药送往前线,导致无数志愿军伤员因感染而丧失生命。1953年2月28日,王康年被捕后被判处死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14日,鲁迅先生迁葬仪式上,柯庆施、茅盾、许广平、宋庆龄、巴金等10人扶灵。棺椁上覆盖着重新制作的“民族魂”红缎黑字的锦旗,鲁迅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曾创作了大量反帝反封建的小说杂文,试图唤醒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注:鲁迅,1936年10月19日去世,年仅55岁,当年10月22日,成千上万的人们赶来为鲁迅先生送葬。宋庆龄,沈钧儒将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绸旗子覆盖在鲁迅先生的灵柩上,随后,被安葬于万国公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陕北延安,毛主席双手叉腰,面色沉静,<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态肃穆,</span>一股凛然正气。张国焘双手背后,略带微笑,目光斜看前方,给人一种深沉而难以琢磨之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42年8月1日的延安,八路军120师46岁的贺龙师长和26岁的薛明女士喜结良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8年,西柏坡,新婚燕尔的刘少奇与王光美。合影中展露的两位孩童,系刘少奇与前妻所生育。刘少奇怀中搂抱的小男孩名为刘允真,而那位小女孩则叫刘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为爱女李林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婚礼,并留下了珍贵的全家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张照片中,一家四口,三位院士齐聚一堂。李四光的女婿邹承鲁风度翩翩,其颜值丝毫不逊色于当今的小鲜肉,堪称英俊潇洒的帅佳公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钱学森与蒋英在美国伊萨卡岛一个峡谷前的合影,这是钱学森和蒋英在康奈尔大学的朋友拍摄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23日,毛主席视察南京期间,专程到紫金山拜谒中山陵,这也是毛主席平生唯一一次谒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起:杨尚昆(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罗瑞卿(时任公安部部长)、张爱萍(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毛主席、陈毅(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潘汉年(时任上海市副市长)、陈丕显(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以及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幅照片拍摄于1954年10月1日的国庆盛典,七位开国将军于天安门城楼上共同留下了这幅弥足珍贵的合照。当时,解放军尚未换装授衔,他们依旧身着“50式”军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左至右,这七位杰出将领依次是:黄永胜将军,1955年荣获上将军衔;陈赓将军,1955年荣膺大将军衔;邓华将军,1955年获得上将军衔;李克农将军,1955年获授上将军衔;刘亚楼将军,1955年荣膺上将军衔;宋时轮将军,1955年获颁上将军衔;赖传珠将军,同样在1955年荣获上将军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6年,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毛主席,于中南海怀仁堂的休息室内休憩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9年12月,当溥仪获特赦那一刻,他的面容上流露出了错综复杂的神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连他自己也未曾料到,他竟成了首位获得特赦的战犯。他曾身居帝位,亦曾沦为日本人操控的傀儡。然而,在日本投降之际,溥仪积极投身改造,深刻反省过往的罪行,终获得了悔改的契机。特赦之后,溥仪融入了新中国的怀抱,并与担任护士的李淑贤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镜头之下,左侧为邓华将军,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与兼政委,于1955年荣获上将军衔;右侧则是刘亚楼将军,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同在1955年亦获上将军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摄于1960年,彼时邓华因彭总事件之故,从军队转调至四川,担任副省长一职。在邓华赴任之际,刘亚楼专程前往相送。二人年岁相当,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岁月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照片中的他们,均已年满五十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7年,享有诺贝尔物理学奖殊荣的杨振宁与李政道,均偕同夫人莅临颁奖典礼,共同留下了这一张珍贵的合影(图中右侧为李政道及其夫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8年,在郭沫若和吴晗的坚决要求下,国家同意进行对万历皇帝陵墓的挖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开棺材开启后,万历皇帝的龙袍接触到空气后便逐渐变黑。同时,一些珍贵的文物也因此受到了损害。自那时起,国家再也没有主动进行对帝王墓的发掘工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战神粟裕大将军及其家人访问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称这是冯喆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小茶馆里所拍。曾经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风流倜傥的美男子,此时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茶馆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忧郁的眼神透露出的是无奈,悲观和迷茫,略显消瘦的他,气质与艺术巅峰时期的他大相径庭。那个特殊年代及家庭婚姻的不幸,断送了这位电影艺术家年仅49岁的生命。他是《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羊城暗哨》中的侦查员王炼、《铁道游击队》中的政委李正、《桃花扇》中的候朝宗,是广大影迷心目中永远的“男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2年,张学良将军与其挚爱的赵四小姐,以及儿媳陈淑贞、孙子张居信,共同留下了温馨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2年2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左)和刘宝瑞(中)、马季(右)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笑的晚会》上,三人合作演出传统相声《扒马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6年4月13日,由侯宝林带队,中央广播说唱团的几位相声演员,坐火车去上海凤凰自行车厂体验生活。计划和工人同吃同住三个月,创编新节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五月的一天,他们去上海动物园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左起:刘宝瑞,侯宝林,赵连甲,郭全宝,马季。没想到一个月后,运动爆发,侯宝林等人提前返回北京,这场运动改变了照片中所有人的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6年4月,成都,贺龙元帅和夫人薛明的最后一张合影,他们俩在1942年8月1日结为革命夫妻,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27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9年6月9日,处于长期监禁中的贺龙元帅与世长辞,时年74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月的国庆节,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三位新中国的脊梁,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6年,首都北京,共和国的缔造者,走上天安门城楼的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和夫人叶群在广东省佛山市“灵应”牌坊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7年,江青同志在红卫兵大会上发表热情洋溢地讲话,周总理沉思中鼓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专机师副师长、飞行员潘景寅、孔祥凝夫妇合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时间不详,但从手拿“红宝书”的动作来看,应该是60年代末期。她们都穿着经典的65式军装,洋溢着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青和叶群的这张照片还是头一次见到,两侧的女兵不知叫什么名字,推测应该是二位随行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9年,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元帅与军队干部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毛远新在沈阳任职,这是毛远新和陈锡联的一张珍贵合影照片。两人同在沈阳军区,陈锡联是司令员,毛远新担任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1年6月5日,周总理陪同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参观南京长江大桥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三许世友,左四齐奥塞斯库,左五齐奥塞斯库夫人埃列娜。前排右二王秀珍,右三张春桥副总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4年,张文秋母女四人和孩子们合影。</span>这是44岁的刘思齐再婚后携3个孩子和家人合影。毛岸英牺牲12年后,刘思齐在毛主席的催婚下和杨茂之结合。姐妹仨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母亲张文秋了却了一桩心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杨密(刘思齐之女)、杨小英(刘思齐之子)、张文秋、毛新宇(邵华和毛岸青之子)、杨冬梅(刘思齐之女),后排左起:小妹张少林,张少林的丈夫李天策、刘思齐、大妹邵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5年4月5日,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中国台湾去世,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5年秋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陈永贵副总理等人在大寨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永贵身后为钱学森院士,后排右一为毛主席的长女李敏,前排右一为李敏的丈夫孔令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5年,革命样板戏《杜鹃山》《红灯记》《沙家浜》剧组深入基层,为工农业兵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艺术家们穿着朴素,素面朝天,与普通老百姓穿着没啥两样,但精湛的表演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照片上浩亮(钱浩梁)正在演唱《红灯记》选段,身后站着杨春霞、于会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1年元旦,林帅之女林豆豆和丈夫张清霖,及林立果的未婚妻张宁在一起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前排左三)与当年大寨村的铁姑娘们在一起的合影,如今她们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她们都是当年“铁姑娘队”的成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7年,著名演员方化一家人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在青岛演出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排左起:康泰,徐俊杰,舒适,李农,阳华。中排左起:任申,赵丹,夏天,凌之浩,高博,冯笑。下排左起:王丹凤,李明,张瑞芳,莎莉,汪漪,凤凰,荻梵,上官云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3年,钟南山院士与妻子李少芬的结婚照。一个是著名医学专家,一个是国家级篮球运动员。帅男靓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秉贵(1918年12月—1987年9月18日)工作照。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糖果组售货员,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特级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誉为新中国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90岁生日时,和妻子、儿子、儿媳、女儿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歌坛伉俪——朱逢博、施鸿鄂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1967年结婚,2008年3月11日,施鸿鄂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4岁。朱逢博悲痛欲绝,她不忍将丈夫入土,将骨灰留在身边,终日相伴。朱逢博如今已经87岁高龄,生活简简单单,但每当提起施鸿鄂,她的眼眶依然湿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志,1911年4月4日出生,第一任丈夫夏明震,是夏明翰的哥哥,两人育有一子叫石来发;第二任丈夫蔡协民,两人育有一子蔡石红;第三任丈夫陶铸,两人育有一女陶斯亮。1998年6月21日曾志逝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是曾志与女儿陶斯亮、女婿张翼、两个外孙的珍贵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文照片和文字内容来自百度和网络有关文章资料与老黑图片库,特此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