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蛟坑村姐妹农家乐,表姐挺实在。服务热情,大方。100元吃住一天。</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山风还带着露水的湿气,我们一行人已在院中木桌旁坐定。石头垒成的墙根下摆着几盆绿植,红灯笼在檐下轻轻晃动,像昨夜未熄的暖意。表姐端来热腾腾的土鸡粥,笑着说:“赶路的人,得先暖胃。”这百元包吃住的农家乐,朴素得让人安心,像是山里人敞开的胸膛,不藏一丝虚饰。</p> <p class="ql-block">2025.10.4日民宿休息一晚,5点半吃早餐,6点出发了,车开到榧树坑村,让导航把几辆车搞糊涂了,“左后方行驶”还以为没路。村尽头,继续机耕路开到采石场。</p>
<p class="ql-block">天刚蒙蒙亮,车轮碾过村尾的碎石路,导航突然卡壳,一句“左后方行驶”把人弄得哭笑不得。榧树坑村安静得像被世界遗忘,尽头只剩一条机耕道,蜿蜒进山腹。车子颠簸着前行,窗外是渐次升起的山影,仿佛我们正驶入一幅未完成的山水卷轴。</p> <p class="ql-block"> 缙云石牛山是缙云县胡源乡西南部的自然山峰,因山顶多块巨石形似牛而得名,主峰海拔1014米,以层峦叠嶂的奇石、险峻秀美的山脊线和丰富的户外徒步路线著称,被誉为缙云县最经典的山脊徒步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石牛山的名字早有耳闻,可直到站在山脚抬头望去,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山势如牛”。它卧在群峰之间,脊线起伏,巨石嶙峋,像一头沉睡千年的石兽,随时会抖落云雾站起身来。我们背起包,沿着松林间的小路往上走,脚下的泥土还带着夜雨的柔软。</p> <p class="ql-block"> 石牛山最显著的特征是遍布山顶的天然巨石群,这些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象形石,如石佛、双笋峰、官印(官帽)、石牛、龙脊等,形态各异,层峦叠嶂,被驴友称为“巨型天然奇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越往上,石头越显出奇异的姿态。一块巨岩横卧如官帽,我们忍不住在它面前合影,仿佛加官进爵般得意;另一处石峰并肩而立,宛如两支破土而出的春笋,当地人唤它“双笋峰”。这些石头不像是自然雕琢,倒像是远古巨人随手遗落的玩具,散落在山脊之上,静默千年。</p> <p class="ql-block">早晨6点20分。车到榧树坑村的采石场,沿机耕路上到半山。从宽阔平坦的大路,一路往前 路渐狭窄,或步步攀登逐渐登顶,或沿山脊脚踩高山,沿路有不同风景。</p>
<p class="ql-block">机耕路在半山腰戛然而止,再往前,只有窄径穿行于石缝之间。有人选择直攀陡坡,有人沿山脊缓行,每一步都踩在不同的风景里。阳光斜照,树影斑驳,脚下的碎石偶尔滚落,惊起几声鸟鸣。山风从耳畔掠过,带着松脂与泥土的气息,提醒我们正一步步接近云端。</p> <p class="ql-block"> 一处山间路口,木质路标指向不同的方向,标牌上写着“石佛尖 | 石牛山”、“云道乡北杭村”、“西岩古道 | 恒树根村公路”等字样。路标旁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背景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和蓝天白云,景色宜人,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岔路口的木牌被风雨磨得有些发白,字迹却依旧清晰。我们站在巨石旁犹豫片刻,最终还是选择了“石牛山”方向。那一刻忽然明白,徒步的乐趣不在终点,而在每一次选择——走哪条路,看哪片云,遇见哪一块石头。</p> <p class="ql-block"> 石牛山最大的特色,便是错落的巨石,仿佛是一路徒步做的标记,无规则地堆放,或拟人或拟物 形态各异,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头像是大地的诗句,散落在山脊各处,无需押韵,却自有节奏。有的像蹲坐的老僧,有的如奔跃的野马,还有一块被称作“龙脊”的长岩,蜿蜒而上,仿佛真有巨龙曾在此翻身腾空。我们伸手触摸岩壁,粗糙的纹路里藏着岁月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 这条步道被驴友们亲切地称为“云上游步道”,寓意着在云端漫步的独特体验。</p><p class="ql-block"> 石牛山,以其形态各异的巨石和层峦叠嶂的景致吸引着无数游客。这里的石头千奇百怪,大小不一,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风景画卷。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未被完全探索的奇妙世界。</p><p class="ql-block"> 走到山腰,云雾忽然从山谷升起,缠绕在石峰之间。脚下的小路仿佛浮在空中,每一步都像踩在云絮上。有人笑着说:“这哪是爬山,分明是在天上走。”我们放慢脚步,任山风穿过衣袖,看远处的山峦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一块刻有“石牛山”字样的石碑,位于一片绿草丛生的山坡上。石碑呈长方体形状,表面光滑,字体清晰可见。背景中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和云雾,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石碑周围的草地和植被显示出自然的生态环境,整体画面简洁而富有层次感。</p><p class="ql-block"> 终于见到那块石碑,静静立在坡上,像一位守山的老人。我们围过去拍照,有人轻声念出碑文,仿佛完成了一场仪式。石牛山的名字,从此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脚下的泥土、头顶的风、指尖的岩纹,是身体记住的每一寸高度。</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一名男子站在山巅,身着白色长袖和黑色裤子,头戴蓝白相间的帽子,正专注地进行太极拳动作,身旁是苍翠的松树和巨大的岩石,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 山顶有位老者正在打太极,动作缓慢如云卷云舒。他背对群山,面朝虚空,一招一式间,仿佛与风、与石、与整座山对话。我们静静看着,没人说话,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那一刻,山不再是被征服的对象,而是共舞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的岩石上,身穿蓝色外套和黑色裤子,背着黄色背包,戴着帽子和口罩。他右手举起,指向远方,似乎在欣赏或指示某个方向的景色。背景是广阔的山脉和蓝天白云,视野开阔,景色优美。</p><p class="ql-block"> 我也爬上一块巨岩,举起手,指向远方。那里有我们来时的路,有藏在云里的村庄,还有无数尚未踏足的山脊。同伴在下面喊:“别光指,下来拍张照!”我笑着跳下,心却还悬在风里,舍不得落地。</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点30分上车。</p><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车窗外的山影渐渐远去。没人说话,大概都在回味——那石头的沉默,那风的低语,那一步一景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石牛山没有喧嚣的景点,没有雕琢的栈道,它只是静静地卧在那里,等你用脚步去读懂它的奇与怪,它的静与远。而我们,不过是它漫长岁月里,一瞬掠过的身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