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抗战文艺先锋老舍

晚炊 Jane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 篇 号 / 5250652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 / 晚炊 Jane</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 / 网络(致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1899-1966)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原名舒庆春,代表作《骆驼祥子》《茶馆》奠定其“人民艺术家”地位。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家庭,本名舒庆春,后自改名“舍予”,寓意“忘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文坛巨匠,老舍在民族危亡关头,将个人文学追求融入国家命运的坚定抉择。他以笔为枪,投身抗战洪流,其间的思想转变与创作实践,展现了一位中国文人的深沉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毅然抛弃了过去"只想把文字写得漂亮些"的文学追求,清醒地认识到:"笔墨不能只用来吟风弄月,得为受苦的同胞说话,为抗争的将士鼓劲儿"。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在抗战檄文《述志》中写道:"从一九三〇年我就想作个职业的写家,经过抗战,我想连'职业的'三个字也取消,而干脆说我要永远作个'写家'"。他甚至坚定地表示:"多咱我自己也饿死,我就不能不放下笔;但是在饿死之前,我总要不停的写作,因为我要作个'写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公开宣告:"我将成为拿起手中的笔当枪的战士,开赴前线,和日本人斗,把他们赶出国门"。这番宣言标志着他从一位文学创作领域的自由职业者、知名作家,转变为加入抗战洪流的爱国战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批评那些认为文艺过于切近实用会损失艺术性的观点,以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为例,指出这些充满正气的作品"并没毁坏了文艺,而反倒有些千古不灭的正气,使有心人都受感动"。而他自己,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开始了以文艺为武器投身抗战的生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8 年,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汉口成立。在文协成立大会上,老舍赋诗表达抗战决心:"三月莺花黄鹤楼,骚人无复旧风流,忍听杨柳大堤曲,誓雪江山半壁仇!李杜光芒齐万丈,乾坤血泪共千秋!凯歌明日春潮急,洗笔携来东海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在抗战期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振奋人心的作品。给"前方军士和后方民众"提供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话剧《桃李春风》中,他借人物之口说道:"在作战期间,一个军人应当什么也不爱,而只爱他的国家。"在《四世同堂》中,他写道:"他是为国家做事的,他现在不应当再有父母兄弟与朋友,而只有国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几乎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创作与艺术追求。他曾表示:"即使耽误了一个中国的莎士比亚,他一点也不后悔"。和那个时代很多作家一样,他暂时放弃了他艺术至上的追求,以笔为刀,一直写到了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四世同堂》这部巨著中,他把"因国难离家的乡愁,把对家乡亲人们的怀念,把对国家的担忧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都融入笔端,筑就了名传文史的抗战大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剧本《大地龙蛇》中,老舍揭示了“民族的团结和睦,只有将侵略者彻底赶走才有实现的可能”的道理。这种对文化根脉的深掘与艺术形式的先锋尝试,使其成为战时话剧的独特存在,展现老舍超越时代的文化思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的抗战诗作《为和平而战》中写道:"和平若就是屈膝,和平便等于怯懦无耻;拉起手来,同胞,打倒敌人才有和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老舍选择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曾说:"即使敌人与我个人无仇无怨,可是他抢的是中华的地土,杀的是我的同胞;假若这样的仇恨,还不足激动我的心,我就不算人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文艺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鼓舞士气,争取民众的支持,使军士民众各方团结起来,汇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对抗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在《入会誓词》中的自白,或许是他对自己抗战时期"述志"的最好总结:"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撒在纸上。......在我入墓的话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舍先生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毫不松懈战斗的一生。这位"文艺界尽责的小卒",在民族危难之际,以笔为枪,用文字作为抗战的武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述志"与抗战宣言,为中国抗战文艺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