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四国游之黑山阿尔巴尼亚及波黑篇

秋雨微凉

<p class="ql-block">这次的巴尔干半岛之旅,除了塞尔维亚,还有波黑及黑山2个前南斯拉夫国家及被誉为“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部分己专起一篇记录,此篇记录的是包车第二天(9月次日)从塞尔维亚南部腹地Uvac峡谷进入黑山的杜米托尔国家公园的塔拉大桥开始,到包车倒数第二天(9月22日)从波黑的维舍格勒小镇入境到塞尔维亚的兹拉蒂博尔山区结束的四国环线部分。</p> <p class="ql-block">9月14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包车第二天,</span>我们在Uvac峡谷观景台饱览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尔维亚最为壮观的山峡风光后,下午4点左右赶往</span>此行第二个国家~~黑山。</p> <p class="ql-block">黑山是有条件免签,三位没有美签或申根签的同伴通过包车公司办了邀请函(470元/人),并按规定通过旅行社办理并代理订酒店以及至少一个旅游项目。之前在小红书咨询过几个人,都说去阿尔巴尼亚的话两次进出黑山,但这家公司说办一份注明两次的进出日期并给所涉及的口岸发函即可。</p> <p class="ql-block">首进黑山非常顺利!</p> <p class="ql-block">司机丹尼斯在两位男同学情不自禁引吭高歌《啊,朋友再见》的歌声中紧踩油门终于在6点半左右暮色降临前把我们如愿送到电影《桥》的拍摄地一一一杜德维卡塔拉大桥的桥头。😀</p> <p class="ql-block">塔拉大桥建于1937年至1940年,全长366米,主桥拱114米,桥到谷底的深度为149米,有5个拱,完工时是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p><p class="ql-block">二战期间,塔拉大桥是德军的重要补给线路之一。1942年,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在桥梁设计师拉扎莱·乌克维奇的帮助下成功炸断一个桥拱,阻止了意大利军队的前进。1946年,大桥完成复接工程。以此历史背景制作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中国家喻户晓。</span></p> <p class="ql-block">塔拉大桥所在的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位于黑山共和国西北部,属迪纳拉高山地带。公园由冰河形成,面积达350平方公里,以喀斯特风光为主,有15座高峰超过2000米,最高峰为博博托夫库克山,海拔2522米。这里还拥有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峡谷,河谷全长80公里,最深达1300米。</p> <p class="ql-block">1980年,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划定为“生物圈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据说塔拉大桥的桥头矗立着游击队长“老虎”原型博日达尔·祖季奇中尉的雕像,以及纪念工程师拉扎莱·乌克维奇的石碑。黑山的黑山羊大餐吃得脑壳也撑了忘了让司机在对面桥头停车看看。🤣</p> <p class="ql-block">9月15日:</p> <p class="ql-block">昨晚入住的第一家黑山的酒店就是拼图上方那家,550元人民币含早。不在镇中心,但离黑湖就几分钟车程距离,早9点在酒店吃完早餐带上零食,让司机送我们到黑湖徒步去。</p> <p class="ql-block">5欧门票。包车公司为办邀请函己买3张,我们再买3张。</p> <p class="ql-block">从购票处步行10分钟左右就到达湖边。</p> <p class="ql-block">塔拉河峡谷的黑松林是欧洲最后几处原始黑松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湖光山色惹人醉!</p> <p class="ql-block">全长3.5公里的步道环绕整个湖泊,包车公司的小袁说环大湖一般徒步1.5~2小时即可。</p> <p class="ql-block">我们足足走了3小时。🤭</p> <p class="ql-block">黑湖徒步视频。照片无法表现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黑湖出来司机问我们要不要去附近一个小众景点,可能也要5欧门票。只要不影响今天其他行程我们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转上盘山公路,随着连绵的山峰掠过车窗,似曾相识的感觉越发强烈。</p> <p class="ql-block">原来司机是带我们来看他之前给我们看过照片的“马鞍山”。</p> <p class="ql-block">而看到这个大相框,才确定这正是B站上看过的一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黑山</span>旅游纪录片的开头画面。幸好没错过。😀</p> <p class="ql-block">上车离开前问司机在哪里买门票?司机做个鬼脸说可能今天免费吧?😁😁😁</p> <p class="ql-block">接着2个小时车程马不停蹄到达黑山中部Mandici地区。</p> <p class="ql-block">前往悬崖修道院的盘山道路狭窄蜿蜒迂回百转,几次极限错车吓得我忍不住惊叫的同时庆幸此程包车且碰到技术一流的丹尼斯。</p> <p class="ql-block">黑山悬崖修道院(Ostrog Monastery)始建于17世纪,由黑山东正教圣人瓦西里耶·奥斯特洛创立。他在特夫多斯修道院被奥斯曼帝国摧毁后,率僧侣来到这里。1671年圣人在此离世,后被封圣,其遗体安放在修道院内。1923年至1926年,修道院因大火后重建。</p> <p class="ql-block">悬崖修道院虽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却是黑山著名的宗教圣地和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价值,还被《孤独星球》杂志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五百个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它是巴尔干地区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供奉着黑山的主保圣人圣巴西略,据说其遗体在多次火灾和战乱中幸存下来,且具有神奇的治愈力量,因此每年吸引着大量朝圣者前来寻求庇佑和治愈。<span style="font-size:18px;">廊外或坐或跪满是信众,</span>下院大厅堆积如山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备用床褥多得惊人。</span></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近乎垂直的900米高悬崖上的修道院分为上院和下院两部分。下院位于山脚,建于19世纪,主体为圣三一教堂,包括修士、牧师宿舍等,可供朝圣者住宿。</p> <p class="ql-block">上院嵌入垂直悬崖的天然洞穴中。</p> <p class="ql-block">包含的圣母领报教堂和圣十字教堂内部保留有17世纪的精美壁画。</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黑湖徒步后干粮果腹的我们一路被告知到黑山首都--波德哥里察才吃饭。</p><p class="ql-block">5点到达波德戈里察后司机却不是第一时间带我们去吃饭。🤣</p> <p class="ql-block">波德戈里察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像首都的首都城市。可能是秉承“来都来了”理念,司机带我们看了这座“千禧桥”。</p> <p class="ql-block">千禧桥横跨波德戈里察河,因建造于2000年而得名,是新城和老城的分界线,也是波德戈里察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看了这座教堂-- 基督复活主教座堂。这是黑山最大、最漂亮的教堂,始建于1993年,2014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教堂以白色岩石和高耸的穹顶著称,内部墙面绘满壁画和彩色圣像画。</p> <p class="ql-block">近6点才带我们到“瓦特”餐厅吃了午晚饭。🤣🤣</p> <p class="ql-block">晚八九点才入境阿尔巴尼亚,入住斯库台市区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位于阿尔巴尼亚西北部边境的斯库台湖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湖泊,分属黑山和阿尔巴尼亚两个国家,其中三分之二的面积包括其整个北部和西部海岸都属于黑山。</p> <p class="ql-block">9月16日:</p> <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才到,今天早上离开。对于这个阿尔巴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曾经的首都~~斯库台市,在我的手机里只有拼图这三张照片(拼图中右下是酒店餐厅前拍的一座教堂),回忆里连印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模糊都算不上。😂😂</span></p> <p class="ql-block">在阿尔巴尼亚,司机丹尼斯似乎对亚得里亚海都拉斯湾北岸、作为巴尔干半岛最古老城市的都拉斯(Durrës)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他把车停好,亲自带我们步行到海边转了一圈,还迟迟没有离开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于是在在海边餐厅又吹着亚得里亚海慵懒的海风吃了近2小时的慢午餐。🤭🤭</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才继续前往距此三四十分钟车程的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p> <p class="ql-block">因为包车公司的小袁说他们帮订酒店的话是booking上挂牌价的九五折。出发前十几天看他为办邀请函订的那两晚酒店确实不错,而这两天行程紧张没空查且本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想法,乐得做甩手掌柜让他帮订这两天斯库台与地拉那的酒店。昨天斯库台含早550人民币/间还可以,没想到地拉那这间他说位于富人区的酒店到后发现内装虽好外部环境却并与我们设想的落差很大。而且到后被告知只有一间付过款,没付款的不能入住。问前台另两间多少一间?回复50欧比包车公司报价的60欧还便宜!当然这可能是那间早订的原因。我们当即用现金支付了另两间的房费。之后除了明后两晚黑山布德瓦两间两晚(还缺的那一间)的住宿外便全都自己查订没再假手于人了。</p> <p class="ql-block">办完入住手续后司机开车带我们去市区。</p> <p class="ql-block">先把我们在“金字塔”附近放下然后自己去找车位。</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地拉那“金字塔”。这座外形奇特的建筑,最初是作为霍查纪念馆建造,于1988年首次开放,后被用作广播电台、北约基地等,如今是一个新型的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拼图下为“金字塔”,上为塔顶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然后司机带着我们开车到基督复活东正教堂车库,停好车带我们乘电梯直接上到教堂大门旁。</p> <p class="ql-block">基督复活东正教堂原建于1865年,1967年被破坏,2011年在原址重建,是欧洲第三大的东正教教堂,内部有精美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导航带我们Citywalk。看他不甚熟悉的样子估计他的客人到地拉那的不多吧?🤭🤭</p> <p class="ql-block">穿过位于地拉那市历史中心的地拉那城堡。这座野战防御工事,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6世纪。如今,城堡内新建了步行区,有餐馆、咖啡馆和礼品店等。</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广场是地拉那的心脏,以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命名,广场上的斯坎德培骑马雕像是城市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雕像与高楼中间那座尖塔建筑是始建于1789年,地拉那所剩无几的古建筑之一,也是城市地标性的文物古物的埃塞姆贝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对面则是国家历史博物馆(过后才为没走进并快速游览一下而后悔)、阿尔巴尼亚美术馆等众多墨索里尼时代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局原因,从50年代末开始,阿尔巴尼亚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包括地拉那在内的全国各地修建了几十万座地堡,这些地堡成为了阿尔巴尼亚特殊历史时期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这些地堡中,最有名的是位于地拉那东面达依特山核掩体内的“0774工事”。这个地堡始建于1972年,竣工于1978年。地堡总面积2685平方米,共5层,有106个房间,内有霍查和总理穆罕默德·谢胡的战备用“公寓”、会议室、食堂等。该地堡曾是最高机密,如今已被打造成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展示了阿尔巴尼亚的冷战历史,通过展品和场景重现,让游客了解霍查时代的军事和社会生活。</p> <p class="ql-block">司机丹尼斯似乎不太了解中国人对该国特殊历史时期产物一一地堡的好奇心,没带我们去看“0774工事”地堡。所以Citywalk时我们重点提出想看地堡,司机用手机导航还是找了好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斯坎德培广场附近的 Bunk’Art 2地堡博物馆,入口不太起眼,内部展示着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文物、照片和资料,半球形地面部分顶拱上贴满了相关照片,是了解阿尔巴尼亚历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尔巴尼亚</span>是20世纪末欧洲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一直被认为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CBD的几座拉风建筑拯救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拉那的首都气质。🤭🤭🤭</span></p><p class="ql-block">拼图中间那栋座落于斯坎德培广场边。</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晚上的奇遇成为我们阿尔巴尼亚最深刻最温暖的记忆!找酒店前台推荐附近餐厅,一个刚在酒店吧厅会完朋友的老人听说我们来自中国,用并不流利且口音很重的英语说他去过北京和义乌等,然后非让我们6个人上了他的5座车,把我们带到位于公园边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家超有氛围的餐厅:vila feliz</span>,终于喝上了热汤吃到了不夹生的米饭。</p> <p class="ql-block">吃完步行回酒店,公园入口穿过地下通道走三五分钟就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来我们离“富人区”仅咫尺之遥!</span>🤭🤭🤭</p> <p class="ql-block">9月17日:</p><p class="ql-block">本来以为阿尔巴尼亚就这样了难怪经典团多数忽略不来,直到今天上午去了克鲁亚古堡。</p> <p class="ql-block">位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以北约31公里处的克鲁亚古堡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堡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堡坐落在海拔680米的崎岖山顶,南起托莫里山,北至乌尔齐尼,可俯瞰亚得里亚海沿岸风光。</p><p class="ql-block">图为城堡脚下古街远眺。</p> <p class="ql-block">这条古街阿尔巴尼亚最古老的集市之一,集市建筑可追溯到400多年前,两旁是木质平房,售卖阿尔巴尼亚特色手工地毯、民族服装和木制品等。</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有斯坎德培博物馆。该博物馆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反对奥斯曼帝国侵占为主题,藏品包括15世纪起的阿尔巴尼亚工艺品、书籍文献等。</p> <p class="ql-block">城堡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城墙由巨大的石块砌成,共三层,外观气势恢宏,至今还留有抵御外侮的炮台,素有“鹰之巢”之称。</p> <p class="ql-block">11点多出发二进黑山,没想到在入境关口因为邀请函问题(说是邀请函警察局同时发给4个口岸的,前面两个口岸收到了这个口岸却没收到)足足等了近4小时!就在我们绝望地以为要返回阿尔巴尼亚明早再过境还不能确保顺利时,5点半终于放行了,据包车公司小袁说是“打给旅游司司长,他们转到了内政部,内政部找了出入境”。</p> <p class="ql-block">太不容易了!所以当5点半入境黑山后司机说原计划中的圣施特凡岛日落是怎么也赶不上了,要不要赶就近海边看?急需安抚一下受惊小心脏的我们当即表示同意!</p> <p class="ql-block">于是,匆忙打包了披萨和饮料,在White Beach赶了场绝美日落。</p> <p class="ql-block">晚8点半到达布德瓦。同伴4人入住包车公司通过当地旅行社订的公寓酒店。办邀请函的时候酒店只给了2间,包车公司说已留言让酒店有空房时留出一间给我们,可从出发前至昨天booking上查都显示“售完”,所以今天一大早我自己就订了离同伴酒店300步之遥的一家公寓酒店,也是四星,“年中大促”折价近半后也是500多点另找6欧城市税。同伴很满意,我们对45平米带电磁炉及超大洗手间的公寓更满意。😃😃</p> <p class="ql-block">9月18日:</p><p class="ql-block">晨起,阳台山色更喜人!</p><p class="ql-block">独自下楼去拍日出,楼下便是超市,侧面是餐厅,不含早也无须担心了。</p> <p class="ql-block">走5分钟就到了海边摩天轮,再往右走上5分钟便到布德瓦老城。</p> <p class="ql-block">9点出门去科托尔古城。</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跨进古城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入眼帘的便是</span>武器广场上的这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托尔钟楼。钟楼</span>始建于1602年,最后的外观是1667年地震后的重建期间完成的。它是科托尔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塔楼由两层楼和一个开放式走廊组成,南侧脚下有一根带有石头金字塔的立柱,曾是惩戒犯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武器广场右侧古巷前行不远是圣特里芬广场,</span>圣特里芬大教堂依山座落广场边。这座罗马式与巴洛克风融合的教堂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809年,当据说时一位威尼斯商人运送基督教圣者“特里芬”的尸骸途经科托尔海湾时遭遇风暴,遂决定在此建教堂安放圣骸。现存的大教堂建于1124年,于1166年建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的两座钟楼高度不一样,据说是1667年地震后重建时因经费不足造成。</span></p> <p class="ql-block">古城山脚下蜿蜒而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达4.5公里的古城墙</span>延伸连接圣乔瓦尼山山顶要塞,这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欧洲的长城”</span>最早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建,后来威尼斯人又在原有基础上扩建。201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登城墙和要塞门票15欧,据说是巴尔干半岛最贵的门票。</p> <p class="ql-block">攀上1300级台阶可抵达要塞最高处,能俯瞰科托尔城市和峡湾的纵深。我们全都败下阵来中途而返了。🫢🫢</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这座拜占庭风格小教堂是圣尼古拉教堂,始建于1902年,顶部有两个相对的六角庭,后面是墨绿色的圆穹顶,是古城内的重要宗教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风景如画的科托尔峡湾,“陆地与海洋的最美邂逅”。</p><p class="ql-block">(科托尔湾常被称为“欧洲最南端的峡湾”,但它实际上是一个溺湾,即被海水淹没的河流峡谷。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侵蚀,而非冰川侵蚀,这与峡湾的形成机制不同。不过,科托尔湾拥有狭长的海湾、陡峭的崖壁等与峡湾相似的地貌特征,景色同样壮美。是世界上最美的25个峡湾之一,1979年与科托尔古城一并被到入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一点半古城出来去司机推荐的位于古城门外的烤肉店BBQ Tanjga,去到才知是小红书都推荐的网红店,排了好久才点上再等了好久才上桌<span style="font-size:18px;">155欧三份牛排双人套餐,前后</span>吃了2小时。</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外海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近4点开车沿有25个发卡弯盘山公路到达科托尔古城后面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洛夫琴山观景台</span>,这里是拍摄科托尔峡湾全景和夜景的理想位置。</p> <p class="ql-block">买瓶咖啡进去拍个够。</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与峡湾是海风吟唱的古老歌谣与壮美诗篇!</p> <p class="ql-block">下山没走回头路。</p><p class="ql-block">5点半到达这个Zipline观景台。从这里可以将那座被安缦酒店承包的小岛及周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得里亚海</span>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俯瞰圣斯特凡岛。</p> <p class="ql-block">15世纪时,圣斯特凡岛是一个小渔村,后帕斯托维奇家族用打败奥斯曼海盗缴获的战利品建起房屋和城墙,使其成为带城堡的要塞。20世纪50年代,黑山政府将其改造成豪华度假村,吸引了众多名人。如今岛上有安缦圣斯特凡酒店,是全球最小众的安缦酒店之一,基础房型700欧元/晚起,含私人海滩使用权。</p> <p class="ql-block">到达山脚下的圣斯特凡岛时已是6点半。</p> <p class="ql-block">夕阳转瞬即逝,圣斯特凡岛只零星灯光亮起。听司机说安缦酒店目前没客人入住没营业。看来“消费降级”是地球村普遍现况!😢</p> <p class="ql-block">被司机吊了两天胃口的海鲜大餐虽然好吃且没有想象中贵(185欧),但在距离布德瓦半小时车程外且候餐较久,10点才回到酒店真有点累了。</p> <p class="ql-block">9月19日:今天要离开黑山去波黑了,早上又去古城。</p> <p class="ql-block">二访布德瓦古城,只为看她一眼!🤭🤭</p><p class="ql-block">这个芭蕾舞美女雕像身后配布德瓦古城才是最佳机位,无奈朝阳己高照逆光不好拍。🙁</p> <p class="ql-block">9点出发,本来是先去紧挨科托尔古城的佩拉斯特古城并登圣母岩岛的。</p> <p class="ql-block">佩拉斯特是黑山科托尔湾内的一座巴洛克风格小镇,从小镇的码头可以乘船前往参观圣母岩岛(Gospa od Škrpjela)。这是亚得里亚海中独一无二的人工岛,由渔民多年抛石建成。岛上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岩上圣母教堂,教堂内部收藏了68幅17世纪画作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前一天包车公司小袁主动问我们要不要坐船去蓝洞及上岩母岩岛,因为我们2016年在希腊的扎金索斯己经去看过蓝洞且坐这个快艇要耗时3小时怕晕船所以没选择,但我跟他说要想上圣母岩岛。他说明天顺路去佩拉斯特四五欧坐摆渡船上即可。我以为他帮我们安排好了。差不多到的路上我还说了这个小镇,司机问我们是不是要二条船?我说我们不去蓝洞.。他一路没停车我们以为他找不到车位说去对面,对了对面我们问船呢?这时他说可以返回去对面但坐船要20欧。这样贵了几倍又浪费了返程时间大家就没了兴致。</p> <p class="ql-block">就此因沟通问题无奈与这个美丽小镇擦肩而过,成了此程最大的遗憾。</p><p class="ql-block">只能远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幸好余同学的长焦镜头留下了几张不错的圣母岩岛照片聊以慰藉。</p> <p class="ql-block">远眺圣母岩岛与佩拉斯特小镇。</p> <p class="ql-block">中午一点到达波黑首站~~特雷比涅小城。</p> <p class="ql-block">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位于东南欧的中部。其邻国包括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均属于前南联盟。</p> <p class="ql-block">特雷比涅小城位于波黑最南端的东赫塞哥维那地区,距离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约30公里。</p><p class="ql-block">小城最重要的景点是赫尔采戈瓦奇卡格拉查尼察教堂(Hercegovačka Gračanica)。</p><p class="ql-block">这座砖石结构塞尔维亚中世纪建筑风格的东正教教堂建于2000年,坐落在Crkvina山上,是为纪念著名诗人约万·杜契奇(Jovan Ducic)而建。据说教堂很大程度上模仿了科索沃的格拉查尼察修道院,内部装饰华丽,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它不仅是当地信徒的重要宗教场所,也是波黑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还是俯瞰特雷比涅城市景观的最佳观景点。</p><p class="ql-block">莱奥塔尔山脚下,特雷比什尼察河呈S形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司机朋友推荐并开车领路而来的河边餐厅环境太舒服了!结帐198元,刚从较高物价且用欧元的黑山过来的我们拿出200欧元,结果服务生只拿了一张百元钞,说标价是当地币马克!我们马上说“Keep the change!”波黑第一顿就给了我们惊喜。</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司机又带我们去了圣母升天教堂-特尔多什修道院。这座建于13-15世纪<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头教堂不仅</span>是塞尔维亚东正教重要宗教场所,其酿酒传统可追溯至15世纪,至今仍用传统方法酿造葡萄酒,游客可参观酿酒过程并品尝特色佳酿。</p> <p class="ql-block">舍去了不顺路的Kravica瀑布。</p> <p class="ql-block">5点半到达距莫斯塔尔约15-20分钟车程的布纳泉。</p> <p class="ql-block">布纳泉(Vrelo Bune),欧洲最大的喀斯特溶岩泉,也是波黑最著名的自然风景之一。泉边那座白色的木石结构建筑是布拉加依驿站(Blagaj Tekke),建于1446年至1520年之间,属于伊斯兰苏菲派的驿站,是苏菲派信徒修行、碰头、歇息与冥想的场所。夏季时游客可以乘船进入溶洞参观泉眼,我们因赶上山看落日没进去。</p> <p class="ql-block">I [爱心] Mostar!😄</p><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前司机又带我们上Fortica Hill(福蒂察山)追场日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俯瞰莫斯塔尔全景的绝佳地点之一,可以欣赏到莫斯塔尔老城、古桥以及周边山峦的壮丽景色,尤其日落时分,景观尤为迷人。</p> <p class="ql-block">此外,山顶还有玻璃栈道、餐厅和 zip line 项目,是集观景、休闲、冒险于一体的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老桥上游客往来穿梭的身影影影绰绰,依稀可辨。</p> <p class="ql-block">天黑了才下山入住与古城、圣三一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Holy Trinity)一路之隔的酒店。</p><p class="ql-block">圣三一大教堂建于1863-1873年,由著名建筑师安德烈·达米亚诺夫设计,曾是扎胡姆列和黑塞哥维那教区的所在地。1992年波黑战争期间被毁坏,2010年开始重建,建筑风格融合拜占庭元素。据说内部装饰有大量圣像和镀金雕刻,第二天早上从教堂门外隔窗一窥果然金碧辉煌(<span style="font-size:18px;">拼图右</span>)。</p> <p class="ql-block">9月20日:酒店早餐后步行5分钟去逛古城。</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位于波黑南部,曾是该国种族最混杂的城市之一,在近现代遭受了种族群体的分裂之患与炮火的轰炸。硝烟散去后,这座迷人的历史名城不仅仍是黑塞哥维那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还成为了整个波黑最受欢迎的旅行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Mostar的“Most”是桥的意思,如虹静卧内雷特瓦河(Neretva)上的老桥无疑是莫斯塔尔最受人瞩目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1557年,奥斯曼的苏莱曼一世委托设计师Mimar Hayreddin花费9年时间修建这座单拱石桥,以代替原来的木桥。完工后的桥梁全长约27.34米,桥宽约4.55米,最高处距水面约20米,是当时全世界最宽的桥。</p> <p class="ql-block">1993年波黑战争爆发,老桥在同年9月长达几小时的炮击中被严重摧毁(下令毁桥的几名元凶在2013年被国际法庭判处数年监禁)。待战争结束后,政府即开始筹备老桥的重建工作,修复的石料一部分沿用了当时沉入河中的原始材料,另有一部分当地取材,设计基本保持原样不变。重建工作于2004年完成,重获新生却富有十六世纪奥斯曼艺术风格的“老桥”与其周边老城区于次年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与相隔两百米之外与老桥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这座单拱桥建于1558年,据民间传说,是老桥设计者为了验证在当时仍是设计新概念的“方案”的可行性,而在西岸先建造的微缩桥。</p> <p class="ql-block">由于内雷特瓦河夏季水流湍急,水温低,桥面距水面较高,老桥便成了世界各地的勇敢者向下一跃的地方,成为一座“冒险之桥”,跳水传统最早可追溯至1664年。</p> <p class="ql-block">卡拉多兹-贝伊清真寺是莫斯塔尔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建造于1557年。</p> <p class="ql-block">“战争和种族灭绝受害者博物馆”还没开门。门口宣传架上那十来张照片展现了1992年4月~1995年12月那个战火纷飞时期的残酷,令人震撼与心痛。但愿历史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约了司机10点来接,沐浴着晨光2小时安安静静轻轻松松逛完古城旅行团到来之前撤了。</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亚布拉尼察市,打卡内雷特瓦河战役纪念馆。这里因二战时期的内雷特瓦河战役而闻名,画面中的断桥位于博物馆旁,是当年战役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半左右到达亚伊采。</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10天无意中得知波黑有欧洲唯一城挂瀑的小城一一亚伊采,于是决定多花近3千元包多一天车过来。</p> <p class="ql-block">因瀑布而完整保留下来的水车。</p><p class="ql-block">周边是个大公园。时值周末,不少当地人运动或亲子活动。</p> <p class="ql-block">司机把我们带上去建于14世纪位于山城制高点的亚伊采城堡。</p><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可俯瞰周围山谷,感受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伊采瀑布,位于普里瓦河与弗尔巴斯河交汇处,是欧洲唯一位于市中心的瀑布,落差达22米。水流在阳光下闪烁银光,与中世纪古城堡交相辉映,形成独特景观,曾</span>被印在南斯拉夫1946年1000第纳尔上。</p> <p class="ql-block">下午5点不到就把水车、城堡、瀑布等主要景点都游览完了。</p> <p class="ql-block">入住昨天才订的公寓,三间同层且又大又新,客厅窗户及阳台正对着城堡。</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出来游历三国“久”未下厨,见公寓厨具一应俱全,Bingo又近在咫尺,于是休息了个把小时后买菜(还有金莎雪糕)回来一家炒一两个菜,半小时开饭,7点就吃完各自回房安歇了。自己动手比在餐厅吃省钱省时好多。🤭🤭</p> <p class="ql-block">9月21日:</p> <p class="ql-block">早起,余同学主动承担做早餐的活儿,让我独自出门溜达。</p> <p class="ql-block">原来城堡下方左转是超市,右转就是瀑布和古城!功课没做好,早知先逛古城,天色暗了再去超市。😂😂</p> <p class="ql-block">途经距萨拉热窝西北方向约90公里的中世纪小镇特拉夫尼克。</p> <p class="ql-block">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城市要塞,俯视小镇美景。</p><p class="ql-block">特拉夫尼克城堡建于13到14世纪,是典型的奥斯曼建筑,曾在战争中起到重要的防守作用,如今城堡内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彩色清真寺建于16世纪,内部和外部用彩色壁画装饰,其一层是开放的集市,非常独特。</p> <p class="ql-block">特拉夫尼克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的故乡,安德里奇的代表作《特拉夫尼克纪事》就是以这座城市为背景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做功略时只知道塞尔维亚中南部有个叫“弗尔尼亚奇卡”的矿泉村,没想到到达萨拉热窝前丹尼斯还带我们去了波黑的KISELJAK矿泉水小镇试了一下,果然是我们在超市买的气泡水一个味。现场看到两个当地妇女拿着大号水瓶去装水,她们用手向我们比划说这水对肠胃好。这么好的水几个无阀水龙头任意流淌,好可惜啊!😄😄</p> <p class="ql-block">饭点到达萨拉热窝Sarajevo。</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位于这一“心形之国”中央,处在被狄那里克山脉(Dinaric Alps)环绕、五座山峰圈起来的丘陵地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不容易找到车位停好车后丹尼斯带我们去吃午饭。他说今天是周日,居民区的好多餐厅不营业,所以直接把我们带到步行街当头这家。这家生意太火爆了,站着等了近半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饭后登黄堡俯瞰。</p><p class="ql-block">黄塔(Žuta Tabija / Yellow Fortress)位于白塔西侧,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曾短暂用作刑事处决的场所,在奥匈帝国时期则被用作武器库。如今,它是最受旅行者欢迎的名副其实的瞭望台,可以一览母亲河米里雅茨河(Miljacka)穿城而过的萨拉热窝市区美景。</p> <p class="ql-block">看!这就是瓦尔特保卫的萨拉热窝!🤭🤭</p> <p class="ql-block">“一半城市一半坟墓”的机位,视觉冲击有点大。</p> <p class="ql-block">(这里插一句:萨拉热窝,真的是“热窝”,正午穿着短袖站在无遮无挡的黄堡上拍几张照就受不了。但回深不到半个月,就听说“热窝”便下雪瞬间变“冷窝”了!🤭)</p> <p class="ql-block">黄堡下来入住酒店。到后才发现一不小心住入“一战导火索”旁!酒店不是离拉丁桥很近,而是就隔着河边单行车道无缝衔接!酒店大堂(其实门面很小,酒店房间均在二楼以上)对面就是萨拉热窝1878-1918博物馆!门口这部敞篷车据说正是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当时乘坐的座驾。转角处地面上的刻字与脚印标明了普林西斯行刺时的位置,博物馆外墙上也以双语标注着事发地。😄😄😄</p> <p class="ql-block">晚午觉一小时后起床出门闲逛去啦!</p> <p class="ql-block">被称为“欧洲耶路撒冷”的萨拉热窝太适合Citywalk了,步行十分钟范围内就能饱览清真寺、东正教教堂、天主教教堂以及曾经的犹太会堂,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漫步似曾相识的街头巷尾,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画面帧帧闪过,历史书上读过的故事也此刻具象化了。🤭🤭🤭</p> <p class="ql-block">在1521年至1541年的二十年间,格兹·胡色雷·贝格担任了萨拉热窝的四任总督,不仅参与了城市规划,也斥资建造了大量流芳后世的建筑,很多建筑都以他的名字命名,背景那座奥斯曼时期建筑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就是其中之一。这座清真寺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奥斯曼时期建筑的代表,其设计师希南(Adžem Esir Ali)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首席建筑设计师。</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西面不远处有一座约建于十七世纪的土耳其式钟楼,据称是波斯尼亚最高的钟楼。这座钟楼没有采用全球统一的标准时间,而是使用独特的“萨拉热窝时间”,其计时以当地太阳升起和落下为基准,每天日出时将时钟调至零点,因此它的时间与世界任何地区的时间都不相同,无法对应成固定的北京时间或格林尼治时间。</p> <p class="ql-block">信奉伊斯兰教的波士尼亚族、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和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都在此安居。东西方文化也在此碰撞交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西文化分隔线。</p><p class="ql-block">站东or站西?This is a question.🤭🤭</p> <p class="ql-block">这座新哥特式教堂是天主教圣心主教堂。教堂建于1889年,是赫尔波斯纳-萨拉热窝大主教区(Vrhbosna-Sarajevo)的主教堂。</p><p class="ql-block">门口右侧的白色大理石雕塑则是为了纪念曾到访的已故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p> <p class="ql-block">这座黄白色房子前正熊熊燃烧的火焰被称为“永恒之火”,最早于1946年4月6日(即萨拉热窝解放1周年纪念日)点燃。火焰以黑色大理石为基座,周边围有人工雕刻的月桂叶装饰;墙面上的铭文以波斯尼亚语纪念在二战中为解放萨拉热窝而牺牲的士兵们。</p> <p class="ql-block">街上“绽放”的“血色玫瑰”警示着和平的可贵。</p> <p class="ql-block">图中树右侧的瑟比利(“Sebilj”一词由阿拉伯语衍生,代指形似书报亭的公共喷泉)喷泉不仅是巴什察尔希亚(“Baščaršija”源自土耳其语,意为“主要市场”)的中心地标,也萨拉热窝的城市地标之一。喷泉水夏季泉水温凉,仍可饮用,据说喝了还有机会回来。🤭🤭</p> <p class="ql-block">由喷泉向四周辐射的区域以小巷为单位,各代表一个行业。比如最著名的铜匠街(Kazandžiluk)以制作铜器闻名。</p> <p class="ql-block">这座精致奢华的建筑是萨拉热窝地标,是由当时的奥匈帝国皇帝在权力交接初期为获得当地民众拥护、表达他们和平愿望的象征而在萨拉热窝历时约三年而建造的。建筑师Alexander Wittek洗去了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将东西方元素融合,设计出了这座结构同欧洲古典风格相似,但细节处尽是精致雕花与尖拱。</p> <p class="ql-block">二战后,旧市政厅一直被用作波黑国家与大学图书馆,然而在1992年8月的战争里,它陷于大火之中,约90%的馆藏付之一炬。如今我们看到的建筑是经修缮后于2014年重新开放的展馆,介绍了该建筑的历史沿革,也常举办主题展览与音乐会等艺术活动。</p> <p class="ql-block">街拍。</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发现萨拉热窝还有好多地方没去看,连国家博物馆都没去!后悔听从司机建议比原计划提前半天一早出发!☹️☹️☹️)</p> <p class="ql-block">9月22日:</p><p class="ql-block">听从司机建议今早9点出发赶去坐萨尔干8字小火车,约了9点来接,酒店没含早,早起的我俩想去给同伴们买早餐,结果下去转了一圈只有两三家开门营业的咖啡餐厅,但居然都是9点后才有餐点出售!幸好同伴们都不是挑剔之人,前一两天买的饼干水果便打发了。😄</p> <p class="ql-block">往塞尔维亚八字小火车站前途经波黑边境小镇维舍格勒。</p> <p class="ql-block">这座拥有悠久的历史的小镇最著名的标志性历史遗迹一一罕默德·帕夏·索科洛维奇古桥,建于16世纪,由奥斯曼帝国宫廷建筑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查·米马尔·希南</span>设计,共有11个石拱,桥身长179.50米,200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德里纳河以反S形穿城而过,古桥静卧碧水之山,为小镇增添了秀丽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河畔初秋的彩林清新脱俗,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此外,维舍格勒还是伊沃·安德里奇的第二故乡。1892年,安德里奇出生于特拉夫尼克附近的多拉茨 。在他两岁丧父后,便跟母亲到了姑母家,在维舍格勒度过了童年时光,并在那里完成了小学教育。维舍格勒的生活经历对安德里奇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德里纳河上的桥》就是以此桥为背景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塞尔维亚的兹拉蒂博尔山区。后面行程接《巴尔干半岛四国之旅塞尔维亚篇》后半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这篇流水账时下单找安德里奇的《德里纳河上的桥》来拜读一下,也不枉我有缘曾到其二乡一游,还站到了这座“德里纳河的桥”的桥上。写完第二天书就寄到家了。😄</p> <p class="ql-block">(“书非借不能读也!”深圳图书馆公众号下单,6元快递费,看空就近社区还即可,方便得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