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寻北之旅(下)

小路(黄解明)

<p class="ql-block">图/文:小路(黄解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376122</p> <p class="ql-block"><b>  从满归驾车一路向北,车窗外的风景悄然变换——当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碧浪绿毯渐渐淡出视野,脚下便触到了黑龙江漠河那片黝黑沉实的土地。目的地在导航里愈发清晰,期待也跟着漫溢开来,连风里都裹着藏不住的兴奋。</b></p> <p class="ql-block"><b>  中午12点刚过,中巴车缓缓驶入漠河——一抬眼,那句“中国最北城市”的认知便先跳了出来。17年前曾踏足这里,可此刻隔着车窗望去,记忆里的模样早没了踪影:街道换了新颜,建筑也不复旧貌,连一丝模糊的轮廓都寻不见。</b></p> <p class="ql-block"><b>  还好,当北极星广场映入眼帘时,心里忽然一暖,唯有这里还残留着些许熟悉的痕迹,像一把轻软的钥匙,悄悄叩开了尘封多年的时光,总算没让这次重逢,真成了“初见”。.</b></p> <p class="ql-block"><b>  一眼就被这边境的俄罗斯风情建筑戳中!色彩鲜亮的屋顶、独特的造型特别吸睛,再配上宽敞干净的街道,走着都觉得舒服。更惊喜的是八月的风,明明是暑期,却凉丝丝的超透心,这体验令人印象深刻!生怕这份感觉溜走,当天就赶紧把沿途画面剪成视频,算是给这段记忆留个专属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当晚,我们循着热度去打卡了网红地标“漠河舞厅”。远远就看见门店亮着暖黄的灯,木质招牌上的字体带着点复古感,门口零星站着和我们一样来打卡的游客,手机镜头都对着门牌不停拍摄。一直记得,是一部同名纪录片或是歌曲,让这个地方一夜之间火遍全网。其实我向来不偏爱舞厅这类喧闹场所,但既然已经抵达漠河,总觉得该来看看——毕竟它早已不是单纯的娱乐空间,更像一个承载着故事与热度的符号,少了这一站,好像就少了点与这座城的联结。</b></p> <p class="ql-block"><b>  第二天特意早起,凭着之前的模糊记忆赶上去北极村的班车——要知道,这可是漠河超有名的村落,我一直记着它是“中国最北村落”,说起来,这趟寻北之旅,目的地差不多就是这儿了!坐了一个多小时车,刚下车第一眼就看到“中国最北客运站”,一下子就有了“终于到最北边儿”的实感,还挺激动的。</b></p> <p class="ql-block"><b>  感觉这儿不愧是中国最北村落!北极村这儿的“最北”元素也太密集了,看哪儿都觉得新鲜又特别。你能看到“中国最北邮政局”,连旁边的邮筒都是“最北”的;逛得到带着年代感的“最北供销社”。</b></p> <p class="ql-block"><b>  无意间还找得到住着当地人的“最北人家”,甚至吃饭的地方都是“中国最北餐厅”——感觉在这儿,随便一个设施都能挂上“最北”的牌子,特别有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北极广场上,象征方位的北极星标志指引方向,而这里更因承载着领袖的亲切足迹而意义非凡——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亲临北极村考察,为这片北疆大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b></p> <p class="ql-block"><b>  突丌转弯处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三根立柱构成的玺状雕塑,造型庄重典雅,尽显东方气韵。玺身以古朴篆体镌刻“金鸡之冠”四字,清晰点明此地为中国纬度最高点的独特地理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雕塑上端饰有灵动龙纹,姿态昂扬,传递出磅礴气势;四面则分别雕琢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纹饰,纹样细腻精巧,既承载着传统祥瑞文化,也为这座地标性雕塑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与艺术质感。</b></p> <p class="ql-block"><b>  北极村的黑龙江畔,立着醒目的中国界碑。江水静静流淌,对岸便是俄罗斯的疆土,一碑之隔,两国风光尽收眼底。在这里驻足打卡留影,早已不只是简单的纪念,更像是给这段“寻北之旅”画上一个有分量的句号,成了来人心中不约而同的不二选择。</b></p> <p class="ql-block"><b>  北极村最鲜明的特点与标识,便是“中国北极”这一身份——它像一枚无声的印章,郑重宣誓着这里不可动摇的“中国最北端”地位。连阳光都似被这份独特赋予了巧思,穿过建筑缝隙洒在地面时,都刻意形成一个个大大的“北”字,仿佛天地共证,将“寻北”的心意刻进了每一寸光影里。</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这块石碑旁,心里忽然松了口气——仿佛它在无声回应:这次寻北之旅的目的,终于达成了。那一刻,我笃定自己找到了“北”,以为这就是旅程的终点答案。可后来的经历却悄悄颠覆了这份认知,才恍然明白:有时你亲眼所见的“事实”,或许只是一层表象,并非真正的全貌。</b></p> <p class="ql-block"><b>  直到旅程第二天,我坐上前往龙江第一湾的公交车,才真正推翻了此前的固有认知——北极村并非中国最北的村落,更不是雄鸡版图上那枚终极的“北”字坐标。而我们当天要奔赴的地方,才是这场寻北之旅真正的终点。</b></p> <p class="ql-block"><b>  车窗外的风裹着极北之地独有的清冽,掠过成片被细雨笼着的白桦林,朦胧间,树干上的纹路像在晨光里凝固的墨痕,一帧帧向后倒退。偶尔能瞥见雨中飞鸟掠过的残影,还没等看清羽翼的弧度,便被车轮碾起的水花轻轻掩去。</b></p> <p class="ql-block"><b>  车厢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只有发动机的低鸣与乘客们偶尔压低的交谈声交织,有人指着窗外掠过的界江支流轻声惊叹,指尖划过玻璃上蜿蜒的雨迹——那雨痕像垂落的丝帘,倒为这场奔赴“最北”的期待,添了几分细碎又鲜活的雀跃。</b></p> <p class="ql-block"><b>  近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告一段落,当中国真正最北端的石碑赫然出现在眼前时,这里才是中国版图上能踏上的最北角落。此刻天空的小雨仍在淅淅沥沥地飘洒。</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裹紧雨衣,顶着细密的雨丝转向祖国南方,不约而同地张开双臂——此刻无需多言,唯有这样的姿态,才能妥帖拥抱我们的伟大母亲,拥抱这片让人心潮澎湃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指尖仿佛触到了风中漫来的暖意,抬头望着石碑上“中国最北点”的字样,恍惚间才想起要确认那串特殊的坐标:北纬53°33′42″,正是这里,定格了祖国疆域最北的刻度。</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才是中国疆域版图上真正的最北点。不一会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大名鼎鼎的龙江第一湾——恰好此时天空骤然放晴,云层渐渐散开,一缕微光落在江面上。</b></p> <p class="ql-block"><b>  原本被雨雾藏着的龙江第一湾,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江水蜿蜒如绸,在天地间画出一道温柔又磅礴的弧线,那无与伦比的委婉与壮阔,瞬间惊艳了所有目光。我慌忙掏出手机录制视频,镜头里的江水泛着粼粼波光,耳边是风掠过江面的声音,而心中的激动与震撼,也随着这一帧帧画面被永久定格,成了这段寻北之旅最珍贵的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抵达北红村时恰逢中餐时分,而这座村落的模样,再一次颠覆了我此前的固有认知——它竟是一座满溢着异域风情的典型俄罗斯民族村落。刚到村口,一排色彩鲜亮的巨大套娃便映入眼帘,它们仿佛带着最热情的民族迎客姿态,静静矗立在那里,用鲜活的模样温柔迎接我们的到来。</b></p> <p class="ql-block"><b>  漠河的北极村的地理位置介于北纬53°27′00″~53°33′30″之间 。而北红村的地理坐标为北纬53°33′ 。</b></p><p class="ql-block"><b> 北红村的纬度比北极村更高,它才是中国最北端的村级行政区 。</b></p> <p class="ql-block"><b>  唯有眼前这座邮政站、这只邮筒,才真正担得起“中国最北邮政局”与“中国最北邮筒”的名号——没有多余的修饰,只凭“最北”二字,便成了这片土地上独一份的特殊印记。</b></p> <p class="ql-block"><b>  至此,我的寻北之旅才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段旅程不仅让我大开眼界,饱览了北国旖旎的风光,尽享了沁人心脾的凉爽,更一次次打破了此前的固有认知,让“北”的意义,从地图上的一个符号,变成了亲身触碰过的鲜活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直到这次寻北之旅,我才真正厘清了关于“最北”的真相:中国最北的村庄并非众人熟知的漠河北极村,而是更添质朴风情的北红村;真正的中国最北点,也不在北极村境内,而是藏在龙江第一湾附近的乌苏里浅滩,北纬53°33′的坐标,精准标注着祖国疆域的最北刻度。</b></p><p class="ql-block"><b> 更意外的是,我还解开了一个认知误区——“最北”不等于“最冷”,中国真正的“冷极”,其实在漠河北极村以南;直线距离达800公里外的内蒙古根河市的冷极村,地处北纬</b>51°02′。<b>这些打破固有印象的发现,便是我这场寻北之旅最珍贵、也最难忘的收获。(完)</b></p> 文上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