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楼塔古称“仙岩”。唐代末期藩镇割据,吴越国王钱镠的外甥楼晋任黄岭守将,后在州口溪南建宅定居,繁衍成村,名曰“楼家塔”(塔即土丘),简称“楼塔”。 车停横街,不远处就是洲口溪,溪上有座五孔石桥洲口桥,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后屡建屡毁,现桥建于1920年。 从洲口路走到游客中心,途中遇见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老宅“协和里”,可惜大门紧闭,未能入内一睹。 游客中心 走过游客中心,沿横街一路往西。横街不算长,石板铺路,沿街店铺林立。 街边有小湖,越往里走,小湖变成了街边的水道,方便百姓取水用水,俗称水街。将州口溪上游的溪水引入村内,利用自然落差修建水渠,九曲十弯,经横街、上街、下街,总长2000多米,最后又汇入州口溪。 横街,状元楼旧址 横街 横街 横街 横街 横街,古镇水系 横街,古镇水系 上街,白铁铺 上街 上街 上街,参观楼晋祠堂(中祠堂) 楼晋祠堂(中祠堂) 楼晋祠堂(中祠堂) 下街 下街,合义墙门 下街 杨树弄 杨树弄 杨树弄,楼英纪念馆 楼英为元末明初有名医,所著《医学纲目》,先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楼英纪念馆二楼 楼英纪念馆二楼外望 楼英纪念馆二楼外望 楼英纪念馆 随后在古镇内随意穿行 狭长的小弄 中祠弄的庆善堂 前厅弄 前厅弄的古宅 前厅弄的古宅 前厅弄 前后花厅旧址 花厅弄 花厅弄 工尺谱 下祠弄,楼英祠堂(下祠堂) 下祠弄,楼英祠堂(下祠堂) 下祠弄,楼英祠堂(下祠堂) 最后穿过仁德弄,返回了洲口路。转了一个小时,在古镇内兜兜转转一大圈,还是漏了上祠堂等几处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