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映象《二》

小草

江西行第三站:井冈山 <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挺进井冈山,在井冈山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被誉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  仰慕已久的井冈山,今天终于来到了。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每一步都是对历史的致敬,每一眼都是对先烈的缅怀。</span></p> 井冈山市区:挹翠湖公园 <p class="ql-block">  挹翠湖公园,位于井冈山茨坪的南山脚下,是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挹翠湖公园不仅是井冈山自然美景的一部分,更是革命历史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这里,每一处景色都诉说着井冈山的故事,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革命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火炬广场是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南山公园顶端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登顶可远眺主峰,俯瞰茨坪全景,感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小孙女昂首挺胸在火炬广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正大厅存列着非常醒目的毛主席亲笔提词,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踏入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展厅内灯光柔和,文物陈列有序,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  小孙女在博物馆里,与妈妈 一起探寻那些尘封的红色故事。并教育她学会敬畏与感恩,懂得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让人敬仰而感动的红军班长——马义夫,在战斗中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为战友们铺平了胜利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当我手指尖触摸到冰冷的烈士雕像时,顿时,敬畏之情涌上心头。我想对他说:是你们溢血奋战用鲜血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太平生活,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革命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通过浮雕、武器、军装等文物,生动还原井冈山斗争场景,让我们“穿越”至革命岁月,直观感受革命艰辛。‌‌</p> <p class="ql-block">重温课堂上学过的《朱德的扁担》,传递井冈山精神。</p> 井冈山上毛主席旧居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旧居前</p> 黄洋界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地势险要,曾发生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p><p class="ql-block">黄洋界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1928年8月,湘赣国民党军发动第二次“会剿”,调集4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红军以不足两个营的兵力击退敌军。此战被称为“红军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p> <p class="ql-block">  与夫漫步黄洋界山林间。</p><p class="ql-block"> 于云雾缭绕中感受历史沉淀的壮阔与岁月静好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胜利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上,一个承载着革命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地方,有一个令人震撼的雕塑——胜利的号角。</p><p class="ql-block"> 壮观的胜利场景,传递出战斗结束、和平到来的喜悦。</p> 井冈山旗帜 <p class="ql-block">  站在井冈山红旗之下,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它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热血与信仰。</p> 八角楼 <p class="ql-block">  八角楼是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村的清代建筑,因毛泽东在此撰写革命著作而成为重要历史遗址。</p><p class="ql-block"> 八角楼也是革命活动中心‌:</p><p class="ql-block"> 1927年至1929年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在此居住办公,借助单灯芯油灯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p> <p class="ql-block">  楼内陈列毛泽东使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象征革命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农民协会旗帜</p> <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陵园里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走进井冈山烈士陵园,松柏凝翠,碑林肃立。瞻仰15744位烈士名录,无名碑前默立,信仰之重如山岳压心。</p> <p class="ql-block">游井冈山有感:</p><p class="ql-block"> 游井冈山红色基地,触摸革命烽火记忆。黄洋界炮声犹震,八角楼灯火长明,先烈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铸就精神丰碑。挑粮小道见证军民同心,更悟“依靠群众”方为胜利根基。</p> 第四站:萍乡 <p class="ql-block">  秋收起义纪念碑:位于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碑高30.9米,碑身镌刻江泽民题名及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词,基座浮雕展现起义场景,是纪念1927年秋收起义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萍乡秋收起义广场</p> <p class="ql-block"> 秋收起义首次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旗帜,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端;受挫后转向农村,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奠定中国革命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坐落安源镇,邓小平题写馆名,馆藏文物5000余件(含一级文物61件),系统展示1921-1930年安源工人运动史,涵盖罢工、秋收起义等重大事件,被誉为“中国工人运动摇篮”。</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去安源</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1921年秋,毛泽东为贯彻中共“一大”决议,深入安源考察工人疾苦,揭露资本剥削,播撒革命火种。</p><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推动安源工人运动发展,促成全国首次工运胜利(1922年大罢工),为秋收起义(1927年)部署武装力量奠定基础,开创党领导工农武装斗争先河。</p> <p class="ql-block">  站在烈士像前,方知红领巾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红领巾起源于192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源儿童团,由烈士黄静源的血衣布条演变而来。</p><p class="ql-block"> 红领巾的起源故事</p><p class="ql-block"> 红领巾的来历可追溯至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创立的安源儿童团。这是中国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首批成员包括王耀南等7名小矿工。1925年,共产党员黄静源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儿童团成员为纪念他,将殉难时的血衣撕成布条系在脖子上,表达继承遗志的决心。这一事件被视为红领巾的直接雏形。‌‌象征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红旗的一角,后于1949年正式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陈列着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通过声光电展示生动还原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如同一部立体的党史教科书,既记录着“星星之火”的燎原历程,也启示我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基因是最珍贵的传家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七日江西山河行,自然馈赠与红色基因交织,</span>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篁岭晒秋斑斓如画;景德镇陶艺添趣;望仙谷星河入梦。美食烟火暖胃,山水滋养心灵。</p><p class="ql-block"> 亲情与时光共酿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快乐店铺永不打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游玩地点:江西</p><p class="ql-block">出行人员:小草与家人</p><p class="ql-block">编辑整理:小草</p><p class="ql-block">记录时间:2025.1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