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长篇报告文学《太行门卫》连载(88)</p><p class="ql-block"> 孔令贤 著</p><p class="ql-block"> 第四篇 西 风 烈</p><p class="ql-block"> (昔西1938年1月至1942年12月)</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沾岭风雷</p><p class="ql-block"> 第三节 日军欲登沾岭难</p><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后期,抗日战争开启反扫荡模式。1940年底,日军扫荡遍及清漳河、浊漳河两岸,矛头直指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129师师直机关和晋冀豫区党政机关。</p><p class="ql-block"> 正太铁路南的昔西地区,有着直达驻和顺的晋中地委(二地委)和驻辽县的八路军总部广阔通道。日军破门而入,欲将昔西打造成“五次治安强化实验县”,使出杀手锏,直捣太行抗日中枢。</p><p class="ql-block"> 侵略者鲸吞昔西,采取切块蚕食、分步推进的策略。优先目标为沾岭下的安坪、巴州、洪水。三村均距县城不足5里,分别是安坪川、巴州川、洪水川的大村、重点村,沿着大川的河道、山路,有垭口通达沾岭。</p><p class="ql-block"> 早在这年9月,驻昔阳日军实施“巩固县城周围十五里以内,摧毁十五里以外”的罪恶阴谋,一番血洗浩劫之后,以武力强迫三个村拼凑维持会。</p><p class="ql-block"> 安坪村一批人无辜被抓,关押在县城留置场。传话说这些人有“抗日嫌疑”,欲证明清白,除非村里派人把别村“抗日分子”抓来,抓一个换一个,直到这个村搞起维持。</p><p class="ql-block"> 消息传回安坪,“村主爷”出面撺掇村干部,“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儿啊,自村的人咱不救,谁救!”</p><p class="ql-block"> 所谓“村主爷”,乃是村里的族长、富户,有权有势,为村庄的实际统治者,村干部焉敢不听!于是,一帮年轻人手持镰刀,闯进附近的梁庄、南沟、庞家峪,明火执仗,扬言要绑人。</p> <p class="ql-block"> 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亲,有的拉扯着亲戚,不少人拿着镰刀不肯动手,说,我们是被逼的啊!些许鲁莽人却径直破门入室,见人就抓,见牲口就拉,见东西就抢。人性之恶被反动政策激活,真正是逼良为娼!</p><p class="ql-block"> 梁庄、南沟、庞家峪就这样成为维持村,由宪兵队政治部任命会长,发给薪水。</p><p class="ql-block"> 之后,安坪模式开始新一轮置换,蚕食效应漫溢着,沿河川向沾岭急进。</p><p class="ql-block"> 野火烧不尽,即使将灭,也有火星迸发。白村、秦山村的硬汉们不甘臣服,不当砧板上的鱼肉,个个怒目圆睁,手执镰刀向来犯者砍去。劫人抢物者们猝不及防,也心虚胆颤,中着者众。到最后,纵然汉子们受伤了,被擒了,也高昂头,挺直腰,悲剧英雄不失男儿本色。</p><p class="ql-block"> 乡亲间骨肉相残,最终演变为村与村间的恶斗,村仇自此播下历史的种子。也引发人们对于抗日情事心悸、胆颤、讳言,敌占区与根据地群众间的对立情绪日见加深。</p><p class="ql-block"> 几乎同时,洪水川、巴州川也在复制连环推磨式的蚕食闹剧。</p> <p class="ql-block">上图:从县城上沾龄,须沿曲折陡峭山路攀登,由山垭口进入。图为南垭口通道。</p> <p class="ql-block"> 大概顾虑这样旋风式推进不太彻底,民众的反抗更加剧敌人的恐慌,从12月17日开始,日军出动大量兵力对岭下展开地毯式扫荡。</p><p class="ql-block"> 十余天间,安坪、巴州、洪水各条大川均有敌军蠕动,山间、河沟不时响起密集枪声。各村民兵往往突然间被包围,来不及组织抵抗,便被缴械。许多村庄迅速被敌人所占,抗日根据地严重萎缩。</p><p class="ql-block"> 面临敌人的疯狂蚕食,岭下的九区(安坪)、十区(巴州)、十一区(洪水)抗日政权在两个多月间经受着血与火、生与死的严重考验。迎难而上还是躲避退怯,忠贞坚守还是妥协投降,不仅是战斗实力的比拼,也拷问灵魂、气节、骨骼。不幸的是,三个区的区委、政府均未交出及格答卷,在敌人强大攻势面前败下阵来,人员也作鸟兽散。</p><p class="ql-block"> 至1940年底,日军魔掌伸入至距县城25里的南掌城、北掌城一带,且有继续向西扩张,染指沾岭之势。</p> <p class="ql-block"> 作为预演,此前侵略者已对岭上伸出"屠城"魔爪。</p><p class="ql-block"> 头年9月10日,日伪军出发扫荡柳林背村,遭遇晋中军分区30团一部阻击后,进入村庄,将群众追至山沟,枪杀77人,余下的64人在村西檀木沟被全部杀死,还烧毁房屋60余间,抢走牲畜56头。 </p><p class="ql-block"> 12月7日,日伪军包围堡沟村,未来得及逃走的33人被抓,除4人侥幸逃脱外,29人被刺死。</p><p class="ql-block"> 大寒掌、周家掌、黄岑也有屠案发生。</p><p class="ql-block"> 侵略者还派遣特务到岭上,逢村必进,或明或暗串联,威逼维持。根据地大后方的杏树岩一带,就因特务告密,许多无辜群众死于敌人屠刀之下。</p> <p class="ql-block">上图:敌后武工队向敌占区进发。</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的沾岭,阳光惨淡地照耀着荒凉大地。那个寒风刺骨的冬日,日军宪兵队武装工作队队长清水利一亲自率领日宪兵队与伪军200余从县城出发,经思乐、李家沟、上庄、西南沟,暮色降临时分,行至杨家峰。</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的村庄,因金代重臣杨云翼族人埋葬于此而得名,距岭上村庄马道岭不到20里,是攀登沾岭的北通道。</p><p class="ql-block"> 清水利一野心勃勃,满以为大权在握,武力至上,攀登沾岭、占领沾尚只是关公温酒斩华雄,唾手可得之事。看着天色将黑,索性命令部下在杨家峰宿营。他则亲自选定在远离村庄的山顶上一户人家住宿。</p><p class="ql-block"> 令他万没想到,杨家峰表面已维持敌人,但抗战力量犹在,仍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清水住宿的这户人家主人,便是地下党员张茂成。</p><p class="ql-block"> 待村庄落下黑幕,周边笼罩着莫名的恐怖,张茂成找个借口,下山来到村里,敲开村长张成科的家门。</p><p class="ql-block"> 张成科也是地下党员。两人一合计,星夜直奔离此不远的龙树村,那里正驻扎着平昔寿独立营2连。</p><p class="ql-block"> 曹君连长是昔西大杏庄人,体格彪悍,勇武过人。听过汇报,大腿一拍,“鬼子自己送上门来,清算他们罪行的时机到了!”</p><p class="ql-block"> “敌军有多少人?多少武器?”连指导员、昔西猛彪人王守政老成持重。</p><p class="ql-block"> “大概200多号人,不清楚武器有多少。”</p><p class="ql-block"> “我们得讲究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速战速决!”</p><p class="ql-block"> 曹君说着,集合100余兵力,借着深沉的寒夜掩护,辗转来到杨家峰村。</p> <p class="ql-block"> 冬夜的天空,冷峻而高远。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庄里,200余日伪军正在伸腰展肢做着甜甜美梦,何曾想到八路军神兵天降,将他们团团包围。曹君手起枪响,“呯”地一声,敌哨兵一命呜呼。</p><p class="ql-block"> 双方接火了。日伪军仓促上阵,一开始便溃不成军。激战半个时辰,10余日伪军被独立营俘虏。</p><p class="ql-block"> 住在山顶的清水本以为狡兔三窟,不会遭人算计。岂料懵里懵懂间大军挨了揍,自身难保,赶忙带领残兵败将,夺路而逃。</p><p class="ql-block"> 一部电台、两匹军马、19余支步骑枪,和若干粮食、饼干、罐头、布匹,成为独立营的战利品。</p><p class="ql-block"> 回到县城,清水利一气急败坏,像一条疯狗,咬牙切齿发誓报仇。</p><p class="ql-block"> 日伪军再次染指杨家峰,有汉奸王牛小带队,打死、活埋群众29人,其中有地下党支部书记赵千义。</p><p class="ql-block"> 自卫队长张实妮当场怒斥汉奸的卖国行径,王牛小恼羞成怒,拿过伪军的砍刀,手起刀落,这个爱国农民便倒在血泊中。家属和众乡亲见状,忍不住痛哭,伪军冲进人群,七手八脚,好一顿痛打。</p><p class="ql-block"> 时隔不久,日伪军再次袭击杨家峰村,威逼着群众开会,追查勾引八路军袭击“皇军”的主谋。村长张成科不幸殉难,身上被乱刺43刀。农会秘书、自卫队指导员张瓦妮也在敌人刺刀下殒命。</p><p class="ql-block"> 两次血洗村庄,曹君遵照总队部命令没有出兵。游击战讲究避敌锋芒,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保存自已。</p><p class="ql-block"> 之后,曾有小股敌军窜至沾岭北垭口的马道岭、口上骚扰,均被歼。</p><p class="ql-block"> 畏其巉岩不可攀,清水利一色厉内荏,最终也没敢从岭下垭口攀登沾岭。</p><p class="ql-block">(下一篇:《太行门卫》(89):撒向人间都是怨)</p><p class="ql-block">作者:孔令贤,山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出版散文、报告文学作品10余部,有作品获省内外多个奖项,或被转载、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