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现代定窑美品

寒清

<p class="ql-block">国庆节期间,孩子开车带我们去了京西门头沟的琉璃渠村,参观了这里为皇家烧制琉璃的展览和窑炉等。在此,惊喜的发现了曲阳定窑的一家店堂,这里除了售卖现代定窑从梅瓶到茶杯的各种艺术品外,还接受手工制作体验。</p> <p class="ql-block">店里最贵的一件定窑梅瓶标价七万六,据说是照着故宫藏品一刀一刀刻出来的。站在它面前,能感受到那种沉静的力量——不是张扬的华丽,而是内敛的讲究。灯光打在釉面上,纹路如风拂水,层层荡开,现代刻工的精准与耐心,在这一件器物上展露无遗。</p> <p class="ql-block">另一只长颈盏口瓶静静立在台面上,象牙白的釉色温润如玉,不刺眼,也不沉闷。刻花细致却不拘谨,线条舒展,像是匠人呼吸之间的自然流露。釉面干净,毫无做旧痕迹,反倒透出一种坦荡。听说市面上有些仿古做旧的物件,但这里从不参与那种游戏。保定人实在,手艺也实在,东西摆在那儿,无需伪装年代,自有其分量。</p> <p class="ql-block">橱窗前还有一只同样的长颈瓶,这次看得更清楚些。那花纹是萱草,用的是主付刀工艺,一刀主形,一刀辅线,双刀并行,却毫不凌乱。刀锋走势已有些挥洒之意,不似初学时那般拘束。看得出来,手艺人已经熟极而流,心到了,手也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一只未上釉的梅瓶摆在角落,素胎裸露,反倒更容易看清细节。有些地方留着竹丝刷过的痕迹,整齐得过了头,显然不是手工所为。刻花风格也与前面几件不同,线条更硬,布局更密,应是另一位师傅的手笔。手艺这东西,终究带着人的性格,有人沉稳,有人张扬,有人一丝不苟,有人洒脱自在。</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觉得,看瓷器,不只是看美,更是看时间与人心的较量。这次拍下这些现代定窑的作品,也翻出了我自己收藏的几件宋代定窑。并排一放,高下立见。宋人的刻花,布局精妙,疏密有致,纹饰铺展如行云流水,利用率极高,几乎不留废笔。而现代工艺虽已进步显著,但在整体气韵与空间掌控上,仍显生涩,大致相当于北宋早期的水准。我那几件藏品,自己推测是宋真宗时期1005年之后供奉辽廷之物,已属北宋中期的风貌了。技术可以追赶,但那种浑然天成的审美节奏,还需岁月沉淀。希望陈文增先生的团队能继续前行,在传承的路上,不止于形似,更要逼近神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