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地势平坦,田园风光宜人,总面积约167.81平方公里。其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称“大厘城”),为南诏国“十睑之一”及重要粮仓与商贸集散地;明清时期因茶马古道繁荣成为滇西北商业中心,富商修建的豪宅形成现今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古镇以四方街为核心商业区,街道两旁分布着各类商铺,提供鲜花酥、麻鞋、刺绣挂包等白族特色手工艺品,以及桃花酿饮品等商业服务。</p> <p class="ql-block">喜洲非遗扎染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的传统手工技艺,以独特的蓝白染色工艺和针法技艺闻名。 </p> <p class="ql-block">严家大院由民族资本家严子珍于1919年建造。该建筑群包含"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等典型白族民居格局,融合巴洛克圆门拱、法式三角顶等西式建筑元素。</p> <p class="ql-block">一百年前的喜洲,茶马古道繁荣鼎盛,严家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崛起。严子珍凭借其卓越的商业眼光,在1903年发明了“窝头型”沱茶,并创立了下关沱茶厂,成功开辟了以缅甸为中心的东南亚市场,沱茶的畅销为严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p> <p class="ql-block">从喜州古镇出来,我们马不停蹄的来到大理古城。</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核心历史文化地标,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南诏国时期,作为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长达500余年,是云南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2年被列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城以“文献名邦”著称,融合白族文化、佛教遗迹与自然景观,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独特人文风貌。</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由红龙井门进入古城的。</p> <p class="ql-block">由红龙井街进入复兴路,首先看到的是五华楼,。</p> <p class="ql-block">登上五华楼俯瞰古城。这时阳光洒下来,立刻捕捉这美丽瞬间。</p> <p class="ql-block">下得城楼,复兴路上闲逛,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有银匠世家、段夫人雕梅,还有普洱、小粒咖啡、鲜花饼等等,以及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p> <p class="ql-block">走到南门了,累了,往回返,去约定的饭店吃饭。</p> <p class="ql-block">菜上来了,有烤鸭、有水煮鱼,还有水性杨花👏。</p><p class="ql-block">开吃</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回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美丽的晚霞炫烂夺目,我们正好坐在阳台上一边喝茶休息,一边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