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株洲博物馆

郭争鸣

<p class="ql-block">  今天到市民中心补办遗失的身份证,趁办完证还不到十点,第三次来到与市民中心紧邻的博物馆,走进这座承载着株洲记忆与荣耀的殿堂,我带着过往的认知与期待,又收获了全新的感悟。′′这一次,我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游客,而是带着深度探寻的目光,去发掘那些曾被我忽略的细节。大厅里那座象征着株洲工业起源的模型,在灯光的映照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驻足凝视,仿佛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看到先辈们挥洒汗水的身影。第三次参观让我对株洲的工业发展有了更为立体的认知。那些陈列的老旧机床,它们身上的每一道划痕、每一处锈迹,都是岁月的印记,见证着株洲从一个建宁古镇逐步崛起为工业重镇的艰辛历程。想起第一次参观时,只是惊叹于这座城市的伴随共和国而快速发展;第二次才开始领悟到工业体系建立是多么的不容易;而这一次,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工业精神的传承。从早期的手工劳作到如今的智能化生产,株洲工业人始终秉持着创新与坚韧的品质,不断突破自我,这种精神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贯穿了株洲工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文化场所。博物馆会通过购买、捐赠、发掘等多种方式,收集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物品。比如故宫博物院,通过代代传承以及不断收集,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文物珍宝,像书画、陶瓷、金银器等,为后人研究明清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会对馆藏物品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背后的故事和价值。以自然博物馆为例,研究人员会对动植物标本进行分类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将馆藏物品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公众,让人们直观地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会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通过举办讲座、培训、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意识。比如很多博物馆会为学生提供研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历史博物馆主要展示历史发展进程和相关文物,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历史文物,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展示自然标本和自然现象为主。</p> <p class="ql-block">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我国近年特别重视博物馆建设和推进博物馆文化教育作用本身就是国盛民强的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化能够激发全体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文化同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株洲博物馆和近期建成开放的N十T艺术馆为株洲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哪来”是一个深邃且横跨多学科的问题,生命起源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可追溯到约38亿年前。最初,地球上的简单无机分子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闪电、紫外线等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小分子进一步聚合形成生物大分子,最终在原始海洋中演化出了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单细胞生物逐渐发展为多细胞生物,生物的种类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人类是从灵长类动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来。</p> <p class="ql-block">人类社会始终朝着进步和发展的方向迈进。在经济领域,不断追求创新和高效,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例如,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产业等新兴领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在文化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鼓励创新文化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是重要的目标。人们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机会平等。例如,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推动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p> <p class="ql-block">  历史博物馆是以历史文物为主要收藏、研究和展示对象,系统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和规律的文化机构,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如发掘、购买、捐赠等,收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物,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这些文物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组织专业人员对馆藏文物和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和发展规律。研究人员会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等多学科方法,对文物的年代、制作工艺、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作出判断。</p> <p class="ql-block">  株洲市博物馆新馆于2018年12月28日开馆,位于神农湖畔,与株洲规划展览馆、神农大剧院相邻。该馆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陈列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造型犹如“鼎”状,寓意株洲作为“鼎立潇湘”的重要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馆内藏品丰富,有2万多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300多件(套)。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等为主。像商代兽面纹铜铙,体型高大厚重,纹饰精美,是研究商代南方青铜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还有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造型优美,青花色泽艳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神农福地 动力株洲——株洲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分为“潇湘首邑”“工业重镇”“幸福家园”三个部分,通过文物、图片、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展示了株洲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现了株洲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辉煌的工业成就。《湘东古韵——醴陵窑瓷器陈列》:该展览集中展示了醴陵窑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醴陵窑是中国著名的瓷窑之一,以其独特的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于世。展览通过大量的醴陵窑瓷器精品,展示了醴陵窑瓷器从清末创烧到现代发展的全过程,让观众领略到醴陵窑瓷器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五彩”分别对应了湘东的五种特色资源和发展方向,代表着湘东丰富的自然、人文、产业等元素,寓意湘东发展前景多彩斑斓。1. 绿色代表生态。湘东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较高,有许多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比如大屏山等。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为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特色中药材、食用菌等;也可以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等项目。2. 古色象征文化。湘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民俗文化。例如傩文化,湘东傩面具雕刻技艺精湛,傩舞表演独具特色,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一些古老的村落、庙宇等建筑,承载着湘东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3. 红色体现革命。湘东是一块红色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留下了许多红色革命遗址和英雄事迹。像排上镇的毛冲会议旧址,见证了重要的革命历史时刻。红色文化资源是湘东的宝贵财富,可以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4. 金色寓意工业。湘东是传统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在化工、冶金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湘东有一些大型的化工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湘东也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传统工业焕发出新的活力。5. 紫色代表特色农业。湘东的紫色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适合种植特色农产品,如葡萄、火龙果等。当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了一批农产品品牌,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  株洲的地质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①在距今约18亿年至5.4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期,株洲地区主要处于海洋环境。这一时期沉积了巨厚的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如板溪群、震旦系地层等。这些地层是株洲地区最古老的地层,记录了当时海洋环境的沉积特征。前寒武纪时期,株洲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如武陵运动、雪峰运动等。这些构造运动使得地层发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同时也伴随着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到地层中,形成了一些花岗岩体,为后期矿产资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寒武纪至志留纪时期,株洲地区仍然处于海洋环境,沉积了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地层。这些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页岩和砂岩,富含三叶虫、笔石等古生物化石,反映了当时海洋生物的繁荣。晚古生代泥盆纪至二叠纪时期,株洲地区发生了多次海侵和海退事件。泥盆纪时期,海水逐渐侵入,沉积了一套滨海 - 浅海相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侵范围扩大,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地层,这些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等古生物化石。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株洲地区重要的成煤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煤层。中生代三叠纪早期,株洲地区仍为浅海环境,沉积了三叠系下统的碳酸盐岩地层。中三叠世晚期,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海水逐渐退出,株洲地区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进入陆相沉积。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株洲地区主要处于陆相盆地环境,沉积了一套红色碎屑岩地层,即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这一时期,地壳运动较为活跃,发生了多次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火山喷发形成了火山岩地层,岩浆侵入形成了一些花岗岩、闪长岩体等。同时,构造运动使得地层发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形成了一些山脉和盆地地貌。新生代古近纪和新近纪时期,株洲地区地壳相对稳定,主要以风化、剥蚀作用为主,沉积作用相对较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