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雁南飞(3)淮安漕运博物馆

雪过留痕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故居出来向左走,没多远就到了始建于晋代的镇淮楼,镇淮楼坐落在淮安城的中心点也是最高处,最初是用于军事瞭望的,明代楼上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清代的时候为镇压淮河水患,改名为镇淮楼。</p> <p class="ql-block">镇淮楼城门犹如时光穿梭机,置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喧嚣繁华的现实,缓步穿过城门,就到了厚重古朴宁静的漕运景区,犹如穿梭到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漕运景区,主要由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和中国漕运博物馆组成。</p> <p class="ql-block">总督漕运公署为明清两代管理漕运事务的最高机构(清代称为总督漕运部院),公署的主要职能就是督察催促漕运事宜,管理南粮北调的筹运工作。</p><p class="ql-block">公署门前上联为:地居黄运中水欲制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下联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官做群民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然不知是谁做的,但一片爱国爱民之心跃然纸上,令人敬仰,赞叹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曾主管全国漕运的唯一机构﹣﹣总督漕运部院,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兴衰的历史见证,更是华夏文明的一大奇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漕运始于隋唐,明初设漕运总督驻节山阳,总督天下漕运,兼任巡抚,有时还兼管河道与六部长官等,故又称漕运部院。自明初至清末,漕运总督237任。该漕署原为历代官府所在,经多年经营,规模宏大,有房屋213间,官兵22000多人。清末,运河失修,漕运停办。</span></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坐曾是历史上主管全国漕运的机构的漕运总督公署,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被毁坏,我们今天看到的是长年湮没于地下又重新被发现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2002年8月在旧城改造中发现了公署遗址,同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也许若干年以后再来,会在原址的基础上,按原貌恢复吧。</p> <p class="ql-block">以这个标志为分界线,再往前走就是依托公署遗址建成的漕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漕运博物馆设有文物厅、愿景厅、淮安厅、运河厅、历史厅、序厅六个展厅,分门别类讲述漕运的兴衰史,作为中国唯一展示中国漕运历史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中国漕运博物馆向世人完整地展现了漕运古迹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漕运是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智慧和故事,漕运是一种运输方式﹣-官方组织的公粮水运。千里运河,沟通华夏五大水系,连缀黄河、长江、珠江三经济体系,实现南北经济交流、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为漕运的肇始时期,各诸侯出于军事争霸的目的,依托漕运完成后勤补给及兵员运输。</p><p class="ql-block">秦汉则为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地方性漕运事业普遍兴起,为中国的第二次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是漕运的形成期,其主要作用是为战争服务。</p> <p class="ql-block">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纵向沟通海河、淮河、黄河、长江与钱塘江五大水系,由此进入生机盎然的大运河时代。</p><p class="ql-block">唐宋,尤其是宋,经济重心南移,东南漕运勃兴,漕运成为唐宋经济鼎盛的最好注解。</p> <p class="ql-block">元代主要的漕运方式是海运。明代漕运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影响之广为历代之最。清承明制,无论是管理机构、水源、线路、治河,还是漕运体制,都是在明旧制上的改进和发展。</p><p class="ql-block">之后漕运演绎着生命中最后的辉煌,上升为维系帝国命脉,衡量帝王千秋功业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京杭运河时代漕运的重要特征。</p> <p class="ql-block">漕运是经济,也是政治。漕运是历史,也是文化,漕运是制度,更是生活。如今回过头看这段历史,漕运即是智慧,也是悲壮。漕运既是骄傲,也是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