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2020的美篇

老李2020

<p class="ql-block">奉献《诗朗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冬香好妈妈工作站银发志愿者</p><p class="ql-block">奉献是一种精神,</p><p class="ql-block">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p><p class="ql-block">做为一名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胸怀坦荡、</p><p class="ql-block">老有所为、</p><p class="ql-block">老有所用,</p><p class="ql-block">为社会与人民尽一份努力、</p><p class="ql-block">发一份荣光,</p><p class="ql-block">把无私的奉献、</p><p class="ql-block">化做一道彩虹、</p><p class="ql-block">把世间装扮得文明漂亮!</p><p class="ql-block">做足做好、</p><p class="ql-block">实现人类的辉煌!</p><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进社区活动室,窗台上几盆绿萝舒展着叶片,映着光,透出勃勃生机。一张长桌上摆着几本翻旧了的笔记本,纸页微微卷边,字迹工整,记录着一次次志愿服务的篇章。墙上挂着一块明显温馨的牌子:“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名字朴素,却像一口老井,沉静而有深意,汩汩流淌着多年不息的温情。</p><p class="ql-block">她们来了,一群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阿姨。有人提着保温壶,笑着说“今天给大家泡了枸杞茶”;有人一边整理宣传册一边念叨:“上次发的反诈资料,王奶奶说看懂了,没再信那个‘中奖’电话。”她们不是专业演员,也不是政府干部,只是普通的退休党员,却把“党员”两个字,穿在身上,刻在心里。</p><p class="ql-block">站里的李阿姨今年六十八了,退休前是小学老师。她说:“人退休了,心不能退。站里组织去养老院陪老人说话,去社区教老人用手机,去学校讲红色故事——哪一件不是‘教’?只不过,现在我的学生是爷爷奶奶。”她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像绽放的菊花,温暖而有力。</p><p class="ql-block">记得去年冬天,寒潮突至,气温骤降。站里的几位阿姨自发组织“暖冬行动”,一针一线织了三十多条围巾,还亲手写了祝福卡,送到环卫工人和独居老人手中。有位大爷接过围巾时眼眶红了:“儿女在外地,没想到还有人惦记我。”那一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风中的热气与围巾上的温度,默默诉说着“奉献”最真实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她们不讲大道理,却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老有所为”。有人负责调解邻里纠纷,三言两语化干戈为玉帛;有人牵头组织“银发巡逻队”,晚上在小区转一圈,居民都说“看见她们,心里就踏实”。她们像一盏盏小灯,不耀眼,却连成一片光,照亮了社区的角角落落。</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年纪大了就该享清福。可她们说:“清福不是躺着过日子,是心里有事做,眼里有人看,手里有活干。”她们把“奉献”当成一种习惯,像每天早起刷牙、吃饭一样自然。不是为了被记住,而是因为“我还能帮上忙”,就值得去做。</p><p class="ql-block">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名字里有个“妈妈”,其实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界限。她们是社区的“妈妈”,是老人的“姐妹”,是年轻人眼中的“暖心阿姨”。她们用岁月沉淀下来的耐心、善良与责任感,织就了一张看不见的网,兜住了许多人的孤独与无助。</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她们像一群慢行的守灯人。不追赶潮流,也不渴望掌声,只是默默点亮一盏灯,再点亮一盏灯。她们的身影或许不再挺拔,脚步或许不再轻快,但那份坚定与热忱,却比许多年轻人都更炽热。</p><p class="ql-block">奉献,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经年累月的坚持;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在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在这群银发志愿者身上,能看到了一种最朴素也最动人的力量——那是岁月赋予的智慧,是信仰支撑的担当,是共产党员初心不改的回响。</p><p class="ql-block">她们说:“我们老了,但心还热着,还能为社会尽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而我想说:正因有你们,这世界才更有阳光,温暖心房。</p> <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视频均取自微信群</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