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p class="ql-block"> 每周一园里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并进行国旗下讲话。有小朋友问: 为什么要升国旗呀?“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还有小星星呢?”老师说:“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小朋友们却还是懵懵懂懂,从孩子们充满羡慕的眼神、表情和期待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升国旗的兴趣。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因此,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我们爱祖国》这一班本课程,通过探索学习, 引导幼儿从身边开始了解中国及文化。通过亲子调查、集体教学、区域活动、亲子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课程,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萌发了爱祖国的情感。</p> 识祖国标志 <p class="ql-block"> 活动从认识国旗开始。老师用绘本故事讲述国旗的颜色与星星的含义,将抽象的符号变成宝贝们能理解的“红色的守护衣”。</p><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它代表着我们的祖国,是我们中国的象征。” 上面的五颗星是什么意思呢?” “最大的那颗星代表共产党,其他四颗小星代表我们人民!” </p><p class="ql-block">国徽:国徽上有天安门,代表着我们的首都北京;齿轮和稻穗则代表着工人和农民,这堂关于祖国标志的课程,孩子们虽然听的认真,但依旧是懵懵懂懂,但我们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祖国。</p> 赏祖国风景 <p class="ql-block"> 通过动画短片和实景图片,宝贝们“走进”北京天安门、看桂林山水、赏万里长.城。老师用“这是我们中国最漂亮的地方”“很多人都来这里参观”等简单的语言,让宝贝们知道祖国很大、很美。当看到熊猫的图片时,宝贝们兴奋地喊: “这是中国的熊猫,我见过!” </p> 唱爱国红歌 <p class="ql-block">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前太阳升……”操场上童声版红歌响起,老师带着宝贝们来到操场给哥哥姐姐们当观众,跟着旋律晃动稚嫩的小手,没有复杂的歌词,却有最纯粹的情感——有的宝贝跟着哼调,歌声虽稚嫩,却满是对祖国妈妈的喜欢。看着看着便成了操场的主角……</p> 做祝福礼物 <p class="ql-block"> 宝贝们用超轻黏土制作送给祖国的礼物,在老师的帮助下,揉一揉、捏一捏,一个个歪歪扭扭却充 满心意的礼物诞生了。宝贝们捧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说:“这是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给祖国送个大苹果,祝祖国平安!</p> 区域里面送礼物 亲子手工 <p class="ql-block"> “我为祖国送礼物”亲子手工的意义,是在降低小班孩子手工操作的难度,保障孩子都能参与的机会,孩子们独自完成手工容易产生挫败感,亲子合作能让孩子通过递材料、涂颜色等简单的 操作参与,孩子们有了收获感。“祖国”是抽象的概念,而和家长一起制作“礼物” 能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可触摸的具体行为,更容易理解。让幼儿直观理解“祖国”可以是看得见的符号,如火箭,五星红旗,高铁并且为家长提供了高质量陪伴的,让互动更有主题和回忆点。 </p> 主题墙 <p class="ql-block"> 幼儿的学习过程常常未能引起幼儿自身的察觉和注意。那如何让幼儿的学习过程能以一种显性的方式为幼儿所见呢——</p><p class="ql-block"> 主题墙是一种良好的表现渠道,它可以呈现过程性资料。幼儿通过自己的“一百种语言”来表达对主题活动的探索与学习, 这些表征能够以文字以及图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主题墙上。所以主题墙成为幼儿学习与 探究的一种“记录板”,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于是我们在创作主题墙的时候让孩子们跟着参与进来教师通过创设主题墙环境,呈现主题活动从生成、实施到结束的脉络,并引导幼儿与主题墙互动,幼儿、家长与主题墙互动,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 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p> 尾声 <p class="ql-block"> 此次主题活动,没有深奥的道理,只有满满的仪式感与童趣。我们相信,这颗“爱祖国"的小种子,会在宝贝们心中慢慢发芽,未来长成参天大树,让爱国的情怀伴随他们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