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你

九黎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聊的时候,我偶尔会刷刷抖音,听听音乐,娱乐一下。2025年10月5日18:21时,一位叫做“堂”的人突然私我,叫出了我的名字,可进入他的空间,此人苍颜陌面,并不认识。疑惑问道:“你好,你是?”两分钟后,他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原来是刘某堂,三十五年了,与从来没有联系的他邂逅,我颇感意外,思绪如潮,堆砌在记忆深处的往事,断崖式塌方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十七年前,我到文山县人民法院报到,分配在平坝人民法庭工作二年后,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正式开始审理案件。刘某堂是我的当事人,我二十来岁,他与我同龄,因为案子所以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说你办案公正,案子在你手上,我放心。”刘某堂与我接触说的第一句话,至今仍历历在耳。文山“三七”享誉国际,刘某堂作为七农,贷款投资种植了近百亩“三七”,那年月,“三七”价格不菲,当地老百姓靠“三七”发家致富,拥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家不少。曾经有一个老人到法庭立案,我告知预交50元诉讼费,他没带现金,霸气从兜里拿出一个“三七〞放到桌上:“这不是钱吗,够不够?”令我啼笑皆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某堂的案子,因为合同约定不明,他吃了一点亏,对我有些不满。我未作过多解释。过些时日,他请我吃饭,诚恳而明事理:“请你吃饭,与案子无关,感谢你公正无私!”我拒绝了他的请吃。他自然地笑了笑:“说句心里话,拿到判决书时,我心里有点儿不爽,反复看了几遍。签合同时过于相信别人,只怪我自己。判决非常公平公正。你就要这样子,依法办案,坚持公正,我们老百姓感谢你!”这句话我铭记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非常感谢刘某堂能真诚地和我说这么一句话,它代表了老百姓对人民法院的希望、要求和心声。在平坝法庭工作的八年里,院党组曾三次调我回院里工作,是平坝的人民群众三次把我留了下来,我无悔于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那片热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逢年过节,老百姓背着腊肉、鸡鸭、糯米粑粑来送我,我一一谢绝了,他们眼里透出的那份炽热与信任,令我感激不尽。我被调回法院机关庭室工作后,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平坝辖区的案件纷纷跟着来到了文山,温世尧院长在全院大会上,强调“平坝的案子,立案庭不允许再立案,告诉当事人回平坝法庭立案”,才平息了流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么多年过去,芳华岁月里的记忆如潮水一般。在我的执业生涯里,除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那些奋勉淬砺的日日夜夜,刘某堂说过的话,在我主审的每一件案子中,都会重复一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王!”刘某堂对我的称呼变了。他说:“我们都老了,虽然与你接触不多,但我记得你,我现在在文山领小孙孙。三十多年前请你吃饭,你拒绝了我,现在退休,应该可以到我家里坐坐了,我们一起年轻过,一起变老了,一起聊聊过去在平坝的故事,聊聊现在清闲自在的生活。”遇见刘某堂,不经意之间,我感觉自己又与青春打了照面,这种感受源于那些年在平坝工作时的喜怒哀乐,得失荣枯,有回忆也有感慨。我欣然接受了邀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刘”,我也改个称谓吧。岁月无声,往事如烟。今日遘见,我们将成为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