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方尖碑蓝色清真寺

天地一片A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方尖碑</p><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方尖碑正式名称为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Theodosius),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约公元前1490年在位)建造的巨型石碑,原立于埃及卢克索卡纳克神庙,公元390年由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迁至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现矗立于苏丹阿赫迈特广场(原帝国竞技场遗址)。‌该方尖碑是现存最古老的埃及方尖碑之一,高约25米,由整块花岗岩雕凿而成,碑体刻有象形文字和浮雕,是古埃及文明与罗马帝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也是伊斯坦布尔最具标志性的历史遗迹之一。‌</p><p class="ql-block"> 该方尖碑建造于公元前1490年左右,是图特摩斯三世为巩固王权、纪念军事胜利而建,最初位于埃及卢克索卡纳克神庙,与哈特谢普苏特方尖碑共存。其建造动机兼具宗教与政治目的:一方面用于祭祀太阳神阿蒙,另一方面彰显法老权威,消除前任摄政者的影响。公元390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将其迁至君士坦丁堡,作为新首都的象征性装饰,迁移工程耗时三年,通过尼罗河与地中海航运完成。‌‌</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7日,我们一行四人从昆明出发辗转到达到伊斯坦布尔,在当地土耳其导游的带领下到此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苏丹阿赫迈特广场(Sultanahmet Square)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老城区,最初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赛马场(君士坦丁竞技场),拥有超过2000年历史,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象征性场所,现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中心。‌‌</p><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建筑和古迹可分为以下几类:</p><p class="ql-block">‌宗教建筑‌:</p><p class="ql-block">‌ 蓝色清真寺(Sultan Ahmed Mosque)‌:建于17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因内部装饰的2万多块蓝色伊兹尼克瓷砖得名,拥有6座宣礼塔,是伊斯兰建筑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始建于公元6世纪拜占庭时期,原为东正教教堂,后改为清真寺,现为博物馆,以其巨大穹顶和金色马赛克壁画闻名,体现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文化的融合。‌‌</p><p class="ql-block">‌历史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塞奥道西斯方尖碑(Obelisk of Theodosius)‌:源自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已有3500多年历史,公元4世纪被移至此处,碑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p><p class="ql-block">‌ 蛇柱(Serpentine Column)‌:青铜制,原为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殿的祭坛,由君士坦丁大帝迁至此,现存三蛇缠绕的基座。‌‌</p><p class="ql-block">‌ 君士坦丁方尖碑(Column of Constantine)‌:公元10世纪由拜占庭皇帝建造,是广场上唯一由本地人建造的石碑,高32米,原镶青铜浮雕,后损毁。‌‌</p><p class="ql-block">‌其他标志性结构‌:</p><p class="ql-block">‌ 威廉二世喷泉(Wilhelm II Fountain)‌:1901年德皇威廉二世赠予奥斯曼帝国的礼物,为精美建筑,兼具供水与装饰功能。‌‌</p><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与意义</p><p class="ql-block">‌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 广场建筑群展现了拜占庭、罗马、奥斯曼等多时期文明的交融,例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技术影响了蓝色清真寺的设计。‌‌</p><p class="ql-block">‌旅游中心地位‌:</p><p class="ql-block"> 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现代伊斯坦布尔的象征,吸引全球游客,广场周边还分布着修复的18世纪木造房屋。</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方尖碑</p><p class="ql-block"> 君士坦丁方尖碑(Column of Constantine)是公元10世纪由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格尼图斯建造的纪念碑,位于伊斯坦布尔苏丹阿赫迈特广场(原君士坦丁堡竞技场)。</p><p class="ql-block"> 建造背景:为纪念其祖父巴西尔一世而建,是君士坦丁堡竞技场中轴线上现存的三座古代纪念碑之一 。 </p><p class="ql-block"> 别称:又称“罗马方尖碑”或“墙柱”,区别于同广场的埃及方尖碑(狄奥多西方尖碑)和青铜蛇柱 。 ‌</p><p class="ql-block"> 特点:唯一由拜占庭本地人建造的方尖碑,非埃及或希腊原物 。 ‌</p><p class="ql-block"> 该方尖碑与竞技场其他遗迹共同见证了伊斯坦布尔作为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首都的历史 。 ‌</p> <p class="ql-block">  排队进入参观,女士要带头巾,进入清真寺时要脱鞋。</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蓝色清真寺,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纪初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met 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4个较小圆顶,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讨论,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艾赫默德清真大寺(蓝色清真寺)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六座宣礼塔的清真寺。该寺由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一世于1609年下令建造,1617年完工,由塞德夫卡尔·穆罕默德·阿迦设计。 ‌</p><p class="ql-block">‌ 蓝色清真寺拥有六座宣礼塔(四座三层阳台、两座两层阳台),这是全球清真寺中独一无二的特色。 ‌</p><p class="ql-block">‌ 全寺无一根钉子,采用传统奥斯曼建筑工艺,历经数次地震仍屹立不倒。 ‌</p><p class="ql-block">‌ 寺内墙壁镶嵌了21,043块伊兹尼克和屈塔希亚手工瓷砖,因光线折射呈现蓝色光泽而得名“蓝色清真寺”。 ‌</p><p class="ql-block"> 该寺是奥斯曼古典时期的代表作,曾包含神学院、医院、市场等附属建筑。2018-2023年完成全面修缮后,日均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斓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大厅里,满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外围通向在索菲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外围市场</p> <p class="ql-block">修复的18世纪木造房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