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临刷家谱馆的收藏证 张天东拍摄 2025.10.11

张天东

<p class="ql-block">今天创作“收藏证”,是大家参加各种活动多,让我给他(她)奖励“光荣证”、“荣誉证”,多次提出要求,但是,我没有自格发证的。提出已经有四、五年了。</p><p class="ql-block">最近,搬了新家,家里装修一下,一间屋室是打了书柜墙一面,四分之二突书架,四分之一璃柜,四分之一是带门柜。</p><p class="ql-block">上层书柜,是兰临刷民间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会,参观介绍宣传册,收藏红色书籍,自己出版红色活动影集。</p><p class="ql-block">第二层,分右是兰临刷家谱收藏。左边是张天东编修的百家姓家谱作品。</p><p class="ql-block">第三层,右边是书画书籍各种……</p><p class="ql-block">罗平老师编修一部《罗氏家谱》,给我赠送一部《罗氏家谱》,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让我给一个收藏证。但是,要求高,满意完就。去文化商店购买一章“收藏证”,让打印文化,最后落款是:兰临刷民间家谱文化传播研究会</p><p class="ql-block">兰临刷家谱馆</p><p class="ql-block">年月日。</p><p class="ql-block">盖章完就。</p><p class="ql-block">参加发谱会议,让大家看到了。尤其是武威政府机关领导和书画艺术家,武威地区西北分馆《中华家谱馆》副馆长:刘威昌看到了,他也给我赠送一部《刘氏家谱》,并且提出给一张《收藏证》。</p> <p class="ql-block">一步踏入民间艺术之路,永无停歇</p><p class="ql-block"> ——记张天东老师的艺术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默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识张天东老师是在我们八里镇岘口子村,2017年9月的村换届选举大会上,他以记录换届大会摄影记录被镇政府邀请展开工作,来我们村的,作为一个村基层选举组织的一名成员,自然接触他也就多点,初见的张天东老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坦诚,热情,意气风发的样子。在简单的聊天中,也就顺其自然的加了联系电话。张老师自称是一个热衷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人。</p><p class="ql-block"> 换届大会结束后没多日,受张天东老师邀请,和几个曾未谋面文化人士一起茶楼小坐。见面后,大家互相认识,并互相了解,畅所欲言,兴致盎然,因为文学,大家都很投缘,从这次茶花聚会中对张老师的了解也就更深了。</p><p class="ql-block"> 在七里河水磨沟阿干河的河道石砌的河缇上总有《兰临刷》的手绘油漆蓝色大字标幅,我起初也不知道是啥广而告之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是张天东老师的“名片”。油漆是他退休后的第一爱好,也是他的业余工作。他的油漆艺术排前于摄影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起初,张天东老师用最原始,最普通的手法,在兰州市这个省份城市用自己的余热传播着民间艺术,把自己的必胜精力扎根于民间文化艺术。</p><p class="ql-block"> 认识张天东老师后,我跟张老师说,现在都用微信网络做文化宣传。张天东老师便换了智能手机,用微信平台做起文化交流,从此剑拔弩张,一发不可收拾,把文化交流和传播做的风声水起。只要有网络能传播的文化艺术的地方,张老师总能捷足先登。这些不仅源于张天东老师本人是一个广接善缘之人,更有广交朋友和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奋斗精神分不开的。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张天东老师是一个有静有动的人,当他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当他静的时候,他又是一丝不苟,他的书法和篆刻,隶书书体娟秀,柔美又有几分刚劲有力,字字珠玑,让人百赏不厌,书法造诣颇深。</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张天东老师对自己艺术的追求目标是真的忘我的境界,他的手提包总是鼓鼓的,他对自己每做的一件事总是准备一丝一毫都不差。对人,对时间都是苛求完美。他用脚步丈量生活中的每一寸时光,把握机会,瞅准时机说干就干!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走街窜巷,收集整理编撰家谱文化记载。张王李赵,不知毫尽多少心血,为每一个姓氏的家谱整理编撰搜集资料来源,不惜一切代价,为家谱文化迈开长长的步子。为了更好把家谱文化记载和编撰做好,有更好的家谱交流活动之地,他在七里河区西果园《魏家大院农家乐》挂牌《兰临刷家谱交流》基地。</p><p class="ql-block"> 张天东老师在红色文化道路上更是奋力前行,为红色革命文化交流和传播,奔赴延安,会宁等地,一路踏着革命者走过的足迹,用本真的文化情操组织文化团体活动,怀着对红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敬畏之心,在民间文化宣传和传播的道路大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张天东老师用不仅用摄像机记录着甘肃这片土地的民间风土人情,还用一颗平常的心,追寻远古的足迹。润物细无声,能让这个时代的问文化交流与传播先赴后继,影响更多年轻民间文化人士向前推进。他对文化艺术的执着,毫不逊色于高层文化群体传播,为民间文化传播搭起沟通心灵的桥梁,筑建起一堵光辉耀眼镌刻时代文化的墙。</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兰州市天都山文化艺术协会》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一个普通的民间文化艺术的追求者,深知:“文化自信铸就辉煌,文化是民族之魂,传承是文化之基。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文化兴国运盛,文艺兴民族强。”的道理。张天东老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艺术传播精神让人折服,更让人自叹不如。 </p><p class="ql-block"> 祝愿张天东老师在余生的艺术追求的前进道路上大放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