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清风暖阳</p><p class="ql-block">ID: 38743059</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为何一个减肥的议题能荣登两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为何卫健委主任要用7分钟去谈体重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为何国家不允许你胖能冲上热搜?</b></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当今有什么病能让你雨露均沾躲不过去,那么“肥胖”绝对坐拥首冠。不少人依然觉得肥胖只是“身材不好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部分乐在其中一部分想瘦其中,还有一部分在抗战中。但真正明白体重与健康相关联的问题和原因,很多人并没有得到正解。</span>事实上它是一种潜伏的代谢危机,肥胖不光影响健康还会影响钱包、时间、甚至机会成本。</p><p class="ql-block">我虽然胖点但各项指数正常怎么还能算得上疾病呢?实际上没有健康的胖子,肥胖已经成为不得不重视的健康问题。根据目前的多项研究显示,肥胖和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其中就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p> <p class="ql-block">医学早已明确指出,肥胖不仅仅是外形上的问题,更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且会进展的代谢性疾病。一项系统梳理中国过去30年高BMI人群流行病学数据的研究发现,它会深度扰乱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平衡,广泛损伤心血管、内分泌、肝肾等多个系统。</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许多人直到查出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才意识到,“胖一点”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沉重。等真正开始在医院来回奔波时,才明白:这不是美丑的选择,而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界线。</p><p class="ql-block">目前,肥胖已经成为中国慢性病的主要推手之一,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一系列疾病结伴而行。</p> <p class="ql-block">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日剧增多,根据《2024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IHME, 2024) 的最新估计, 每年超 5600 万人死亡, 其中, 4200 万人的死亡和 16 亿人的伤残是由非传染性疾病造成。</p><p class="ql-block">这些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和伤残的 40% 都由以下四种疾病造成:癌症(肿瘤)、冠心病、 中风和糖尿病。 上述每一种疾病都与超重和肥胖有关并因此加剧,肥胖已成为世界公敌健康杀手。</p><p class="ql-block">最开始观察到肥胖和癌症之间的关系还要从饮食说起,不当的饮食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这点是已经被证实的。而更加不幸的是,肥胖会在增加慢性炎症发生同时抑制人体的免疫细胞。我们都知道,免疫细胞是癌细胞的天敌,当免疫细胞受到影响而被抑制,那么毫无疑问癌症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p><p class="ql-block">近期,一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EJM》杂志调查中显示,肥胖与 13 种癌症:肺癌、子宫癌、胆囊癌、肾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白血病、肝癌、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患病风险增加明显相关,而且会导致更差的预后和生存率。文中为我们带来了综合性研究论述,告诉我们肥胖到底是如何通过影响人体的免疫从而导致癌症增加的。</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场突如其来的“全民减肥运动”的时候,你会发现绝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这场行动的背后是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深不见底的国家忧患。也是一场关乎医保存亡、劳动力质量以及国富民强的百年大计。</p><p class="ql-block">就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用了整整7分钟的时间去谈体重管理,并且宣布将会持续推出体重管理为期三年的行动计划。这可不是简单的健康提醒,而是一纸国家级的减肥动员令。而这背后能看到的是我国当下急待解决的健康危机以及不容忽视的经济压力。</p> <p class="ql-block">世界肥胖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25世界肥胖地图》显示,2025年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41%体重超标(按BMI≥25kg/㎡),9%的成年人伴有肥胖(按BMI≥30kg/㎡)。预测至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人数将达5.1504亿。如果按照中国超重/肥胖的BMI诊断标准(24kg/㎡和28kg/㎡),这些数字会更高。</p><p class="ql-block">柳叶刀最新的研究已经揭露,截止到2024年中国的25岁以上超重肥胖的人口已经到达4.02亿,稳居全球第一。澎湃新闻更是直接报道中国人正在经历着“集体发胖的时代”。我国的肥胖地图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男性大于女性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若按此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到2030年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恐怕将突破70.5%,儿童肥胖率将超过31.8%,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每1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7个人超重,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一个是小胖墩。</p><p class="ql-block">然而胖起来的可不止是国人的腰围还有医保支出的曲线。每年因肥胖相关疾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已经高达2千亿元,相当于每天烧掉7亿的医保资金。</p> <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修建了1.5座港珠澳大桥8艘航空母舰的造价。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这一个数字预计到2030年将翻倍至4180亿元约占医保总支出的21.5%。医保基金虽然尚有3.87万亿的结存,但是支出的增速已经连续两年超过收入的增速了。</p><p class="ql-block">当下这样入不敷出的现状以及肥胖率的飙升叠加,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黑洞,最终可能让整个医保体系不堪重负土崩瓦解。而肥胖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只是让医保变的杯水车薪,更重要的是它与二百多种疾病息息相关。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多种癌变肥胖都是幕后推手。</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忧心忡忡的是肥胖的年轻化趋势,根据研究显示90后的体脂率比70后的体脂率要高出5个百分点,但肌肉量却少了3公斤。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小学生的肥胖率从17.14%激增到26.2%,高中生则是从10.88%上升到21%。这种趋势如果不及时扭转,那未来我们面对的劳动力大军可能是一支体力不支精力不济的软弱之师。</p> <p class="ql-block">更为隐秘的是肥胖正在吞噬着我们这个国家的生产力。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肥胖人群的劳动生产率比健康人群要低10%-20%,在一个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这样生产力的损失无异于慢性自杀,变相在削弱我们这个民族的竞争力。</p><p class="ql-block">而如果深入去解析肥胖的成因,你会发现这是一场经济发展与生活方式变迁的综合产物。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城镇化率从过去的不足20%飙升到今天的67%,大量的人进城吃的饱了吃的好了吃的也膨胀了。</p><p class="ql-block">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以劳动力为主的第一占比却从过去的30%跌倒了15%,人们日常的热量消耗却在直线下降。都市生活当中的高糖、高脂的食品大行其道,外卖平台一键送达,职场久坐也已经形成了新常态,整个社会正在朝着一个高热量摄入低能量消耗的方向滑行。</p> <p class="ql-block">某体检中心的数据更是揭示了职场肥胖的惊人真相。金融从业者腰臀比超标率已经高达67%,程序员的脂肪肝患病率惊人的高达81%,而新媒体行业的工作者呢?日均久坐超过了14个小时,这哪里还是什么工作简直就是在慢性自杀变相透支健康。而这一切埋下的不光是健康的炸弹,也是未来医保的重负。</p><p class="ql-block">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时候,这更是给老龄化当中雪上加霜。健康的年轻人本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因肥胖提前预支了健康退下了历史的舞台。国家出手整治肥胖本质上是一场未雨绸缪的系统性的战略布局。</p> <p class="ql-block">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各国对抗肥胖的手段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英国推出糖税,对高糖饮料要额外增加税收,哥伦比亚更是直接征收超加工食品税打击垃圾食品。最为严厉的当属日本,日本的其腰围法案规定40-75岁的员工必须严格的去测量腰围。男性不得超过85厘米女性不得超过90厘米,超出的话企业将面临着罚款。</p><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应对肥胖的措施是更加系统性的,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体育局等16个部门共同推进体重管理年的计划。不仅详细公布了成年人肥胖的养生指南,还鼓励各个医院设立体重门诊从生活方式到饮食结构到医疗干预,全方位的构建体重管理的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场健康的革命更是一场经济计算。研究表明在体重管理这个唯度,每投入一块钱未来就会减少3-5块钱的医保支出,若全国的肥胖率降低10%,每年可以节省的是数百亿的医疗成本。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健康红利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肥胖是“富贵病”?它很花钱!</b></p><p class="ql-block">很多人把肥胖戏称为“富贵病”,觉得顶多是“吃得好”引起的身材变化,甚至还有人认为“胖点也没啥大问题”。可一旦把账算细了就会发现,这笔“富贵”,确实不便宜。</p><p class="ql-block">一项覆盖44000多名成年人的研究显示,每位肥胖者的年均医疗支出约为639美元,超重者也达到607美元,相比正常体重人群显著更高。而且这种负担并不平均,中老年人群尤其明显。45岁以上的超重或肥胖人群,其超额支出占个人医疗费用的7.28%(中年)和6.48%(老年)。</p><p class="ql-block">不仅是“自己破财”,整个社会也在为体重买单。研究测算,超重和肥胖导致的直接医疗成本,已占中国年度医疗总支出的近4%,且大部分集中在非住院诊疗环节,如高血压、糖尿病门诊随访、慢性病处方药物等。这意味着,肥胖正在持续吞噬公共医疗资源,是慢性病防控的一大隐形黑洞。</p><p class="ql-block">实际上,这些支出早已潜移默化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却常常被误认为只是“例行体检”或“慢性病随访”,而忽视了背后的体重因素。而早期管理体重、延迟发病,远比“发病后再治疗”更省钱、省事,也更有效。</p><p class="ql-block">所以说,肥胖不是“富起来”的象征,而是一个实打实的财务负担。与其“有病再治”,不如从现在开始少一分体重,多一份健康储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不仅是钱包,还有时间和机会成本!</b></p><p class="ql-block">肥胖的代价,从来不只是账面上的花销,它还在悄悄吞噬我们的时间与人生可能。</p><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个常见场景:为了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定期跑医院开药、做检查、听讲座;突发急性并发症还要请假住院、手术、康复。一项全国数据分析显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尤其在门诊和检查方面更频繁,中老年人群尤甚。这一切不仅消耗金钱,更严重挤压了原本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时间和精力。</p><p class="ql-block">更隐性的,是那些被肥胖悄悄挡住的人生机会。研究表明,肥胖者更容易因病缺勤、提前退休,不仅影响收入,也影响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的外出活动、家庭聚会都被多病缠身的身体状态剥夺。</p> <p class="ql-block">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国家整治肥胖的背后也是对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的重新考量。肥胖带来的疾病本质上是一种人为的风险,而这个风险所带来的医疗负担却是全体参保人共同承担的。每个参保人平均每年要多承担437块钱为他人的肥胖买单。而肥胖问题更是直接在侵蚀着整个医保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p><p class="ql-block">从过去的疾病治疗到今天我们向健康管理的转变,从过去被动的接受医疗到主动防御的转型,这也代表着我们国家卫生战略的重大调整。也预示着未来的医疗体系将更加注重防御为主防治结合。国家管理你的体重不是要对你的自由进行干涉,而是对于民族健康的呵护,对于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p> <p class="ql-block">三体当中有句名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而当代的中国健康则是发展的第一需要,唯有全民健康才能支撑起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也唯有管理好腰围才能确保医保体系的可持续性。也唯有减去多余的脂肪我们才能轻装上阵。在全球竞争当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p><p class="ql-block">减肥又岂止只是为了身材,当咱妈喊你减肥的时候不是在管你要吃几碗白米饭,而是在帮你节省未来几十万的医疗费用。减掉的是脂肪赢得的是未来瘦下来的健康身体,健康的是你强大的是我们这个民族。这场没有硝烟的体重战争你我皆是战士,每一次管住嘴迈开腿都是对我们这个家庭对我们这个民族最好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警钟已响,但并非没有退路!</b></p><p class="ql-block">从钱包到时间,从身体到心理,肥胖的代价早已无处不在。但好在,这并不是一条不可逆的健康滑坡。</p><p class="ql-block">研究显示,只要体重下降5%~10%,就能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风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改善往往并不依赖昂贵药物或极端手术,而是来自规律饮食、适度运动、早期干预。</p><p class="ql-block">喊你减重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不仅是宣传知识,更是一次全民的“体重觉醒”。每个人都可以从一点点改变开始,重建健康也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