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笔记:太行山写生

赵炎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农家乐的兴旺景象。熙熙攘攘的农家乐宛如热闹小集市,太行山景区亦不例外。<br>到达长治壶关县的青龙峡景区,路边的张三饭店或许是名字易记,得到我们亲睐,三层楼的小店,房间虽小,倒也干净舒适,老板一家三口,既是伙计又是厨师,忙前忙后,十分热情。 <h5>《长治太行山》纸板油画(30cmx40cm)2015年</h5> 若说河南焦作的太行山植被茂密、满目葱茏,更适合休闲旅游,那长治的太行山则多了几分嶙峋之美,刀劈斧削的悬崖峭壁、幽深蜿蜒的奇峻峡谷、千折百绕的潺潺曲流,别有一番风味。<div><br></div> <h5>《太行晨曦》布面油画(80cmx100cm)2009年(该画在2009年获江苏省美术展览银奖并被台湾意象画廊收藏。)</h5> 在山野里写生,其实很苦,日晒、蚊叮、虫咬,更不用说每天还要背着沉重的行囊爬山涉水,对体力和毅力都是一种考验,即便如此,大家仍然乐此不疲,只因这份辛劳中,藏着收获作品的乐趣与成就感。 <h5>《太行山水库》布面油画(40cmx50cm)2015年</h5> 山里的生活很简陋,农家乐的菜肴也是及其平常,为了犒劳自己,花了一千多大洋向老乡买了一只94斤重的正宗山羊,做成红烧、白切、炖汤等口味。当晚恰逢山里停电,点了蜡烛,大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亦乐乎,好像穿越到旧时的山寨生活。一只羊,10个人吃了整整三天,到后来吃羊肉竟成了负担,举箸之间,便望“羊”兴叹,就连老板家的看家狗“大黄”到最后对一大堆羊骨也不屑一顾。 <h5>《暮色太行山》纸板油画(30cmx40cm)2015年</h5> 来的时间早了点,山上的树叶还没发黄,地里虽然点缀着各色野花,但金秋的季节还不是太浓郁,不过沿途的柿树、山楂树特别多,橙色的柿子、红色的山楂,令人垂涎欲滴。 <h5>《水平如镜》纸板油画(30cmx40cm)2015年</h5> 夕阳西下的时候,天空留下了最后一抹霞彩,山野被染成暖紫色,远处飘散着从农家的瓦蓬中漫出的袅袅炊烟,扑鼻的饭香开始在村子上空飘荡。 《太行山炊烟》布面油画(40cmx50cm)2016年 心想,到了深秋,树叶黄了,斑斓多彩的太行山,定会美得更动人。 2018年 <font color="#ed2308">  谢谢您的观赏</font> <h5>作者简介:赵炎,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太仓市博物馆馆长。出版有《赵炎水乡风景速写画选》(古吴轩出版社)、《赵炎风景油画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新娄东画派赵炎山水画选辑》(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