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里面有一座航空航天博物馆,在校门口刷身份证即可进校园去参观。<div> 以前工作地点在北科大的天工大厦,中午散步时也有去北航校区走两步,当时参观博物馆需要预约,心想总有机会,这么一推二拖,迟迟没有进去一览盛景。今年国庆节放假,计划去转几个博物馆,7号去时闭馆,8号尽管秋雨绵绵,还是坚持完成计划,了却了心愿。</div>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博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航空馆,成立于1985年,是在北航飞机结构陈列室、飞机机库基础上扩建而成,是我国首个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综合科技馆。博物馆经近4年原址新建并扩充展品。<div> 2012年甲子校庆重新开馆并更名,集教学、科普、文化传承为一体,是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空航天科普与文化、北航精神以及青少年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div> 据说300多件国内外公认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航天展品在此展示。其中30余架新中国成立前的美、苏等国飞机和导弹,特别P-61夜间战斗机(外号“黑寡妇”世界仅存2架)、“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歼-10”战斗机等多数为国内唯一,珍藏数量和等级全国航空界首屈一指。 <b>1.歼-10战斗机</b><div> 中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第三代战斗机,具有高可靠性、高生存力和高机动性能,其作战半径大,起降距离短,攻击能力强,综合作战效能达到国际同类战斗机先进水平。1998年3月23日,歼-10首飞成功。2003年,歼-10生产型正式交付,开始装备部队。</div>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b>2.P-61夜间战斗机(外号“黑寡妇”)</b><div>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诺斯洛普公司研制的一种重型战斗机。美国设计的第一架夜间战斗机,与中型轰炸机大小相仿,<b></b></div>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P-61夜间战斗机-“黑寡妇”示意图) <b>3.“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b><div> 英国一型亚音速喷气式第二代半战斗机。1959年开始研制,第1架原型机在1966年8月31日首飞,并在1967年被正式命名为“Harrier”,即鹞式。改机也获得“寡妇制造者”的绰号,据统计,AV-8A(B)一半多在事故中坠毁。<b></b></div> 鹞式战斗机的垂直起降原理主要依赖于推力矢量技术。这种技术允许飞机在起飞时将发动机的推力指向地面,从而实现垂直起飞。起飞后,推力会逐渐转向飞机尾部,帮助飞机获得高度和速度。尽管鹞式战斗机可以垂直起降,但由于燃料消耗较大,通常在短跑道上使用短距起降(STOL)来辅助起飞。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内部结构示意图)</p> <b>4.各种教学实物</b> ( 机翼的结构) ( 起落架) (弹射椅) (机炮) (飞机发动机-拆解) <p class="ql-block">(AL31F发动机,俄罗斯产,镇馆之宝)</p> <b>5.北京一号</b><div> “北京一号”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 1958年,北京航空学院的师生员工仅用了 100 天(左右)完成了从第一张蓝图到飞机首飞的全过程。 “这家飞机具象化了北航的精神。1958年10月完成北京至上海往返2500千米航线试飞任务,累计飞行46次、30小时。<b></b></div>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感慨,中国航空发展的历程!感慨,北航师生空天报国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