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春,南京解放的捷报传遍全国次日,临沂城郊一片开阔地迎来了特殊的奠基仪式。刘伯承将军专程驻足,挥锹培土,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埋下第一方基石。彼时,谁也未曾想到,这座由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主持设计的陵园,会在七十余年后,成为兼具建筑艺术巅峰与革命精神图腾的红色地标。 一、中轴之上:礼制与信仰的空间对话<br>梁思成的设计图纸上,一条贯穿南北的轴线如脊梁般撑起整个陵园。南起舒同题写的朱漆大门,北至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纪念塔稳稳矗立在轴线正中,形成“堂-塔-门”三位一体的格局。这种源自中国传统建筑的礼制秩序,被赋予了全新的精神内涵:拾级向北而行,空间由开阔渐至肃穆,参观者的心境也随建筑序列的递进,自然沉入对英烈的追思。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LLJ0EGEVALPGJd9DfCbmY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文章来源:继续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