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小山水赠送明理记》

荷园主人杨莹

<p class="ql-block"><b>《秦岭小山水赠送明理记》</b></p><p class="ql-block"><b>杨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日信手涂鸦,若画出自己满意的,便随手赠了友人。待到友人约展时想找,却总寻它不着。近日一时兴起,去龙窝喝酒时心潮涌动,特意带上了这幅心爱之作,一幅秦岭小山水——《秦岭秋居图》。</p><p class="ql-block"> 想起去年到河声工作室喝茶,见他四壁挂满这类清雅小品。河声的画,画面丰满,墨色氤氲,意境深悠远邈,教人一眼沉溺。我心中实在喜欢,本想开口讨要一幅,又怕他舍不得,终究没有说出口。回家后,便自己挥毫,画了一幅比他尺寸稍大的,贴在墙上独自欣赏。</p><p class="ql-block"> 这幅小画倒也有它自己的缘分——《陕西广播电视报》的编辑一眼相中,将它选在书画专版上刊出。然而,双节期间在长安书院举办的“醉长安·杨莹诗画艺术展”上,策展人却将它连同几幅笔墨相近的小品一并淘汰,理由是“黑乎乎的,不够美观”。看来审美一事,果然人各有异。</p><p class="ql-block"> 此中乐趣,本是文人之间的游戏,自得其乐罢了。曾有位演员朋友对我说:“观众爱看我的表演,却不稀罕你们文人这些写写画画的玩意儿,能值几个钱。”后来我真去问了龙窝的明理兄。他朗声笑道:“稀罕,咋能不稀罕!你多来龙窝喝几回,等酒量上去了再动笔。”这话里透着的,全然是文人的心性。</p><p class="ql-block"> 可见明理兄与我的审美相近。如今将这画赠予在秦岭山下龙窝酿酒的明理兄——我当然是舍得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便常去那里,饮酒闲谈,吟诗作画。在那如仙境一般的地方,竟也能出口成章,下笔有神,随口吟出的几句诗,引得众人喝彩——</p><p class="ql-block"><b>龙窝潭边聚雅士,青砖厂内墨生香。</b></p><p class="ql-block"><b>三秦文脉杯中续,远近吟客共举觞。</b></p><p class="ql-block"><b>长安文友常驻足,龙窝坛边论华章。</b></p><p class="ql-block"><b>吟罢唐诗诵古调,酒旗风里韵悠长。</b></p><p class="ql-block"> 真是好不惬意。 </p><p class="ql-block"> 特此记下一笔,免得日后寻找时又无处可忆。</p><p class="ql-block"> <b>2025.10.10.荷园</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杨莹:当代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陕西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陕西文学艺术创作百人计划人才,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第三届国际丝路艺术节长安诗歌节组委会副主任,陕西三秦文化研究会文学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华商国际传媒中心国际传播研究院专家,西安培华学院客座教授,西安文理学院驻校作家。陕西女子诗社社长。曾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陕西省作协派到西安美术学院督导办、宣传部挂职锻炼和深入生活。著有《纯真年代》、《花儿日记》、《奔向光明》、《从长安出发》等诗歌、散文、小说作品集十多种。作品多次获奖,多次参展,进入全国散文排行榜,入选海内外多种图书版本,被译成英文、日文、俄文、韩文等多种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