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母校留合影

HZB

<p class="ql-block">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2025年10月9日,我重新走进华师大校园,阳光温柔地洒在熟悉的林荫道上,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记忆交织的气息。那天,我并不是一个人回来的。我们——一群穿着浅绿色上衣的老同学,像多年前那样聚在一起,笑声在树影间回荡。第一站是校园里的自然主题展,模拟的丛林深处,一只长颈鹿静静伫立,仿佛也在回望过去。我们站在心形标志前合影,那一刻,不只是在拍照,更像是把一颗颗跳动的心,轻轻安放在了母校的怀抱里。</p> <p class="ql-block">穿过树林,我们来到那片曾无数次走过的大树下。阳光透过叶隙洒落,像碎金铺在肩头。大家站定,有人比出胜利的手势,有人笑得眼角泛起细纹。这些树,比我们当年更粗壮了,枝干伸展,如同守护者般沉默地见证着我们的归来。我们不再年轻,但站在这里,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拉回了青春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又一张合影,姿势不同,笑容如一。有人双手交叉在胸前,有人歪头看向同伴,轻松自在得像一场寻常的午后聚会。可我知道,这份轻松背后,是多年未见的牵挂与重逢的欣喜。绿色的衣衫在绿意中融成一片,像是我们与这片土地从未分离过。</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走,继续拍。每一次快门按下,都像在时间的河流里打下一个锚点。有人举起大拇指,有人挥手致意,那些简单的动作,却承载着最真实的情感——我们还在这里,我们还记得彼此,记得这片校园的每一片叶子、每一缕风。</p> <p class="ql-block">树林深处,几棵老树依然挺拔。我们站在它们面前,像学生时代那样整齐排列,又像家人团聚般随意自然。阳光依旧斑驳,照在脸上,也照进心里。这些年,有人远走他乡,有人坚守岗位,有人已鬓发斑白,可当我们站在一起,所有距离都被拉近,所有岁月都被温柔覆盖。</p> <p class="ql-block">有人突然指向天空,像是在提醒大家别忘了头顶的广阔。那一刻,我抬头望去,蓝天被树枝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却格外清澈。我们曾在这里许愿、奔跑、沉默、成长。如今归来,不是为了寻找过去,而是为了确认:那些年种下的梦想,是否还在生长。</p> <p class="ql-block">几位女同学在树前摆出俏皮的姿势,有人戴上帽子,有人轻扬手臂。她们的笑容明亮得如同当年教室窗外的春光。我不由得想起那些一起熬夜画图、互相借笔记、在食堂抢最后一份红烧肉的日子。原来,有些情谊,从不需要频繁联系来维系。</p> <p class="ql-block">三棵并肩而立的大树前,我们又一次停下脚步。有人挥手,有人微笑,仿佛在向时光致意。这些树,像极了我们——各自生长,根却始终扎在同一片土壤里。</p> <p class="ql-block">走到美术学院门前,心突然安静下来。那栋熟悉的建筑静静矗立,金色的“美术学院”四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排成几排,前排坐下,后排站立,像毕业那天一样整齐。棕榈树依旧挺拔,花盆里的植物也生机盎然。这一刻,庄重与温情交织,仿佛整个校园都在为我们鼓掌。</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站在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建筑前,我们调整站姿,等待快门。有人微笑,有人凝视镜头,眼神里有回忆,也有骄傲。这栋楼看过我们青涩的脸庞,如今又见证我们成熟的身影。它不说话,却记得一切。</p> <p class="ql-block">人多时,队伍更显浩荡。我们手持纪念品,戴着帽子,像一支有组织的队伍,又像一个久别重逢的家庭。金色的校名在阳光下闪亮,门前的红花热烈绽放,仿佛也在庆祝这场回归。</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在美术学院前合影,我们已不再拘谨。前排坐着,后排站着,姿态从容。柱子、窗户、棕榈树,一切都那么熟悉,像是从未离开。我们笑着,聊着,仿佛时间只是轻轻绕了一圈,又把我们带回原点。</p> <p class="ql-block">有人双手交叉,有人手扶腰间,自信而从容。这不只是合影,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宣告:我们走过风雨,依然挺立;我们历经变迁,初心未改。</p> <p class="ql-block">一小群人站在台阶上,背景是典雅的建筑和盛开的花卉。我们不再追求完美的构图,只求留下最自然的笑容。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母校,不只是砖瓦与树木,更是这些与你一同站在这里的人。</p> <p class="ql-block">人数虽少,但每一张脸都写满真诚。我们站在台阶上,抬头望着“美术学院”那四个字,像孩子望着家门。红色的花卉在两侧绽放,像是为这场重逢点燃的礼花。</p> <p class="ql-block">建筑前的台阶、棕榈树、盆栽,一切如旧。我们穿着统一的浅绿色上衣,像一支绿色的旋律,在校园的五线谱上轻轻奏响。这不是表演,而是一次深情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回到展览厅,那只长颈鹿依然伫立在模拟的丛林中。我们再次在心形标志前驻足,仿佛完成了一场仪式的闭环。从自然的象征开始,到艺术的殿堂结束,这一路,我们用脚步丈量了青春的长度,也用合影封存了情感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美术学院门口,我们站成两排,有人竖起大拇指。红色的柱子映着阳光,金色的牌匾闪闪发亮。那一刻,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归属感——无论走多远,这里始终是我们精神的原点。</p> <p class="ql-block">一排人,整齐站立,笑容饱满。建筑简洁而庄重,像一位沉默的老师,静静看着他的学生们归来。我们不说话,但眼神里写着:我们回来了,带着您的教诲,活成了各自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站在门前,我们笑得更加自然。金色的校名、红色的门、简洁的窗,一切都那么熟悉。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聚会,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过去与现在,在这一刻交汇。</p> <p class="ql-block">两排人,整齐划一,每个人都带着微笑,有人竖起大拇指。红色的柱子、金色的牌匾、两侧的花盆,构成了一幅属于我们的校园图景。我们不是来怀旧的,而是来确认:那些年,真的值得。</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所有人都竖起了大拇指。阳光正好,校名在光中闪耀,绿植摇曳,红门静立。我们用这个简单的动作,向母校、向青春、向彼此,致以最热烈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台阶上,我们再次排列整齐。浅绿色的上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我们笑着,拍着肩,仿佛要把这些年错过的时光,都浓缩进这一张张照片里。</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合影,我们站成一排,自信而从容。金色的“美术学院”依旧醒目,窗户和红门构成画面的底色。我们不再年轻,但我们的眼神,依然明亮如初。</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张合影,我们站在台阶上,笑容灿烂。金色的大字、红色的花卉、简洁的建筑,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我们不是在告别,而是在说:母校,我们回来了,而且,我们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