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之八)木塔奇观 2025年9月25日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见过历千年风霜、战火与地震,却依然巍然屹立的纯木构塔吗?它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矗立在晋北大地上的奇迹——应县木塔。它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却比它们更古老,更低调,也更令人心魂震撼。</p><p class="ql-block">这座塔,原名佛宫寺释迦塔,由孝庄太后倡建于辽清宁二年,距今。已近九百七十个春秋了。想象一下,当它的第一根梁柱被契丹工匠精准安放时,欧洲尚处在中世纪的徘徊,北宋的汴京正酝酿着《清明上河图》里的繁华。它通体没有一钉一铁,全靠斗拱榫卯,如天衣无缝的木质密码,层层咬合,构成了这座高耸入云的六十七米巨构。这是时间的骨骼,是匠心的丰碑。</p><p class="ql-block">走近它,那磅礴的体量便沉沉地压了过来。五层六檐,檐角如翼,层层舒展,仿佛一只巨鹏敛翅歇息于尘世。目光上移,那几方横匾最是夺人心魄。明成祖朱棣所题的“峻极神工”,笔力雄浑,是对这超绝人力之创造的由衷惊叹;而“天下奇观”更是道尽了所有瞻仰者的心声。匾上的金字或许已然斑驳,但那穿越数百年的赞誉,却依旧在风中铮铮作响。</p><p class="ql-block">塔内是另一重幽秘的天地。空气中浮动着陈年木料的馨香与香火的气息。那尊高达十一米的辽代彩塑释迦牟尼佛,面容丰腴,眼神低垂,悲悯中透着一种辽远的神秘。衣褶流转间,是千年前匠人指尖的温度。仰头望去,顶部的穹窿与壁上,还隐约可见飞天的模样。那些曼妙的身姿,披着岁月的烟霞,彩带飘逸,仿佛下一刻便要破壁而出,挟着辽代的草原之风与梵音清韵,在塔内作永恒的旋舞。</p><p class="ql-block">我抚着那粗壮无比的木柱,掌心传来的是历史的脉动。这塔,早已不是单纯的建筑。每一道纹理,都是一页史书;每一处榫卯,都藏着一句智慧的偈语。它不言,却诉尽了一切。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个人的悲欢是何其渺小,但人类以智慧与信念创造的庄严,却能与时间抗衡,获得一种沉静而伟大的力量。这,便是木塔予我的,最深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七绝·木塔奇观》</p><p class="ql-block">浮屠千载刺苍穹,巧构玄机夺化工。</p><p class="ql-block">斗拱叠成天外势,犹传梵响彻寰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