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游记(8)魁北克、渥太华8-10/10

Ar sa

<p class="ql-block">早晨送陈辉去火车站,然后出发魁北克,上午第一站是翠湖山庄,从蒙特利尔到翠湖山庄要开100分钟,到中午时天色转暗,天气预报说是有小雨,临近翠湖山庄下雨,而且雨势加大。</p><p class="ql-block">‍ 根据某书说的,找到P2停车场免费的,某人不停,看P1靓仔点,果然,25.03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湖山庄(Mont Tremblant)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北郊的劳伦山脉,距蒙特利尔约130公里,素有"东方小班芙"之称。度假村背山面水,以法式建筑群为核心,色彩艳丽的欧式房屋沿鹅卵石小径分布,中心广场常设街头艺术表演与休闲设施。四季景观迥异:春季山花遍野,夏季可开展湖泊游泳与高尔夫运动,秋季以相思湖畔"枫影摇曳"闻名,冬季则化身滑雪胜地。游客可搭乘缆车至加拿大东部最高峰顶(海拔3300英尺),俯瞰层林浸染的红枫景观与翡翠色湖泊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翠湖小镇</p> <p class="ql-block">度假村中心区由超过50栋彩色木构建筑构成,外墙采用赭红、钴蓝、鹅黄等高饱和度色调,复原19世纪法属北美建筑风格。主街铺设鹅卵石,沿街分布精品店铺及法餐厅[1] 。夜间AURA灯光秀通过投影技术将枫叶图腾映射在圣伯纳德教堂立面上。</p> <p class="ql-block">雨中漫步,感觉真好</p> <p class="ql-block">中午看雨下得大,找了个店吃了三文鱼饭,用了近两小时</p> <p class="ql-block">尽管下雨,还是坐缆车上山顶</p> <p class="ql-block">翠湖山庄是加拿大赏枫胜地,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上到山顶,伸手不见五指,直接转下行</p> <p class="ql-block">从翠湖山庄出发到魁北克市,已是下午4点,有3.5小时车程,天气转晴,暗暗窃喜,路上车不多,心情也轻松了许多!5:30在M记停留一会,出来时发现下雨了,颇大!赶紧的离开!</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下雨,天色渐渐黑了,雨越下越大,路上车也越来越少,时不时有车超过,一晃又不见了车灯,此刻,我多么希望有前车能带着我开,一直到9点左右,来到魁北克城区,路灯亮了,雨也小了,顺利到达预定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开车下雨下那么久,那么大的雨,左肩左手开始疼了</p> <p class="ql-block">魁北克市是加拿大魁北克省首府,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核心景点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魁北克古城、蒙特伦西瀑布、芳堤娜城堡酒店及圣母大教堂‌,融合法式风情与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蒙特伦斯瀑布</p> <p class="ql-block">昨夜的雨,落叶缤纷</p> <p class="ql-block">魁北克市:加拿大法语文化核心区</p><p class="ql-block">‌历史地位‌:北美唯一保留完整城墙的古城(198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1608年由法国探险家尚普兰建立,城区分为上城(议会大厦、古堡酒店)与下城(石板街、圣母圣殿)。‌‌</p><p class="ql-block">‌经济地位‌:加拿大东部重要港口,轻轨系统“TramCité”建成后将连接多伦多,设计时速300公里。‌‌</p> <p class="ql-block">法语文化的根源与坚守</p><p class="ql-block">‌殖民历史‌:1534年法国建立“新法兰西”殖民地,1763年英法《巴黎条约》后成为英国属地,但法裔通过《魁北克法案》保留语言权利。‌‌</p><p class="ql-block">‌政策保障‌:1977年《法语宪章》规定法语为唯一官方语言,设立“语言警察”监督公共领域使用。‌‌</p> <p class="ql-block">芳堤娜古堡,转了又转,停留了很久,对欧洲古堡已经得到极大的满足!晚上到伊朗餐厅吃了羊腿饭,明天出发渥太华</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去渥太华,天气好,送陈晨回渥太华的家里,我们往酒店办理入住,办理入住的男士满口法语腔,听得一头雾水。l昨天在Google Maps预定了水陆两栖巴士游市区,来到搭巴士的地方,仅3分钟就要开车了,好赶</p> <p class="ql-block">渥太华(Ottawa)是加拿大的首都,也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人口132.4万,4715平方公里,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渥太华河南岸,多伦多以东400公里,蒙特利尔以西190公里。</p><p class="ql-block">渥太华在1826年9月26日以“拜顿”之名建立,为爱尔兰和法国的基督教乡镇,1850年1月1日合并为一个城镇,并于1855年1月1日以“渥太华”之名合并取代,并不断发展成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业技术中心,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高水准生活水平、低失业率的大城市。</p><p class="ql-block">“渥太华”这个名称是来自亚冈昆语adawe,意思为“贸易”。渥太华常被华人简称为渥京。渥太华作为首都城市没有被设为联邦直辖的行政区,但是渥太华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是由国家首都委员会负责。</p><p class="ql-block">渥太华市有4所大学、2所学院及众多技术学院和职业学校。渥太华大学和卡尔顿大学是该市两所主要的高等学府。渥太华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居全国首位,其博士生密集度与美国波士顿持平,在北美地区位居榜首。</p><p class="ql-block">2021年位列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07名。</p> <p class="ql-block">水陆两栖的公交车</p><p class="ql-block">水陆两栖公交车是一种兼具公路与水面行驶能力的交通工具,通过加装船体底座实现漂浮,陆地采用汽车底盘行驶,水中依靠喷水推进器运行,时速约15公里[,其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观光及跨水域运输,全球多国通过不同技术方案实现了商业化应用。</p><p class="ql-block">该车型于2007年9月在荷兰鹿特丹首次投入商业运营,成为城市特色交通景观,2009年马耳他Amphi公司推出陆地时速113公里的两栖大巴,因实用性较强在当地销量增长。2010年英国在克莱德河启用该车型替代传统渡轮,首次承担通勤功能,后续法国、日本等国相继引进,车辆应用场景从旅游拓展至公共交通领域,部分案例因技术故障曾暂停运营,全球发展案例包括中国青岛冒险鸭、日本东京SKY DUCK等观光项目。</p> <p class="ql-block">渥太华的百年圣火(Centennial Flame)是位于加拿大国会大厦前广场中心的长明火台,‌自1967年加拿大建国百年点燃以来持续燃烧至今‌,象征国家多元文化与包容精神,是渥太华的核心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历史与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为纪念1967年加拿大建国百年而建,由时任总理莱斯特·皮尔逊揭幕,火焰由阿尔伯塔省天然气供给,设计上水火交融(火焰在水池中燃烧,周边水流温热),寓意“水火相容”,代表加拿大各族裔和谐共存。火台四周雕刻各省徽章及加入联邦日期,体现国家团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