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的三叔,其实不在北京住,家也不是北京的,因为常年在北京工作,身上自然有了北京人的影子,在山东省邹城市的老家想见到他,只有一年中的关键节日,三叔穿着也十分的讲究,一点看不出他有农民随意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至于我家和三叔的亲缘关系,我到现在也弄不懂,我的爷爷和三叔的爸爸同一个老奶奶。不近不远,并没有隔离彼此间的亲情,很多年前,我们两家住的很近,我很怕他,并不是他爱打小孩,而是他总喜欢用手捏小孩们的耳垂,有一种很疼的感觉,每次看到他,我们就跑开了,三叔很茫然地看着我们,也许他不知道,他的恶作剧,让我们多么的恐惧。</p><p class="ql-block"> 三叔初中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跟着他的哥哥去了东北,卖雏鸭,听传言,三叔卖雏鸭的过程中,冒了一次险,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突遇大雨,他连人带车被冲进来大河,不幸的是三叔被水送进了抽水的管子里,谢天谢地管子是开口的,否则就不好说了,从管子里出来,三叔忙着去抓冲到河里的雏鸭,三叔那时候不到十八的年龄,三叔从东北回来,买了一个很大的收音机,也许是唱片机,整天播放现代歌曲,他家里有很多故事书 ,爱看书的我成了三叔家的常客,《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我都是在三叔家看完的,三叔学会了摄像,他全国各地服务于乡村老百姓,他给很多人留下来美好的回忆,在贵州给人家摄像时,认识了现在的三婶子,三婶子不高也算不上矮,圆圆的脸,细腻的皮肤,说不上美,也谈不上丑,只是他说话,我们有点听不懂 ,那时候我上初中,天真的认为三婶子听不懂山东话,应该听得懂国际语言,我用学会的几句英语给她交流,她却一脸茫然。</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和三叔家都搬了新家,虽然距离的远些了,但是我还是喜欢去他家串门,何止是我愿意去他家,附近的大人孩子,小媳妇,老娘们都愿意去他家串门,三叔家有唱歌的 有打牌的 也有下象棋的,院子里哪些凑热闹的老娘们坐着说闲话,三叔家成了娱乐园,三叔,三婶子都是满脸笑容的招呼着大家。</p><p class="ql-block">三叔去了北京工作,毕竟家里的几亩山地,难以养活一家四口人,我也离开了家乡,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村里很多人都喜欢提起他的儿子王振龙,在他的同龄中学习最好,并且三叔还是放羊式教育方法,王振龙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别人家的孩子,是因为懂得现在的一切得到不容易,没有理由不珍惜。</p><p class="ql-block">万幸的是今年中秋节,在老家见到了三叔,三叔邀请我去他家吃饭,但是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去北京发展 ,了解北京设施农业发展状况,三叔告诉我,回到北京就去昌平看看,看看有没有可租的设施大棚?假如有的话,两年后我和老婆就像三叔的样子去北京发展,假如三叔那天不想在单位工作的那一天 我会邀请三叔一起努力,让他用相机留下我们奋斗的影子。</p><p class="ql-block">三叔,北京见,一定北京见,虽然我们都不胜酒力,但是在北京咱家的基地,共同举杯,共邀圆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