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斋文学社诗词书画第三十二期

任平飞

<p class="ql-block"> 秋日夜雨</p><p class="ql-block"> 任平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夜雨初临,像一封迟到的微信语音,从雁门关外发来,带着塞北的凉意。它没有江南秋雨的缠绵,却带着原平人骨子里的干脆——细密的雨丝先把楼沿、窗玻璃和空调外机打湿,再把黑沉沉的夜色缝合成一袭柔软的帷幕。屋里的灯亮着,灯光被雨幕柔化,在手机屏幕上投下一层淡淡的光晕;雨滴沿着阳台的金属栏杆往下淌,在窗根下积成一汪浅浅的水洼,映着灯影晃啊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总觉得,原平秋夜的雨,比白天更安静。白日里的城市,要么是风吹过环城林带的“沙沙”声,要么是公交进站的报站声,要么是工地塔吊的低鸣和外卖小哥的提示音,可一到雨夜,这些喧嚣全被雨丝收走了。雨落在城东的河谷和黄土台地上,把浮尘压得严严实实,空气里少了往日的土腥味,只剩下湿润的凉意;雨打在市区里的槐树上,叶子被洗得发亮,偶尔有被风折断的细枝“啪”地掉在路面上,溅起一圈涟漪。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了静音键,只剩下雨点敲打的节拍,还有自己胸腔里慢慢起伏的呼吸与心跳,安稳得让人想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就着这雨声发呆。</p> <p class="ql-block">  我最爱在这样的夜里,靠在窗边听雨点落在不同地方的声音,那是独属于现代原平的雨夜交响乐。落在玻璃上,是“噼噼啪啪”的脆响,不像农村老屋里糊着麻纸的窗那样柔,倒像有人在键盘上快速打字,每一声都干净利落;落在空调外机和防盗窗上,是“叮叮当当”的金属音,像一段即兴的电子鼓点,混着远处高架桥上来往车流的低吟,构成城市的底噪;落在楼下的柏油路上,噗噗地被雨线密密缝合,路面被洗得油亮,反射着红绿灯的光斑,像一幅流动的抽象画。风从西边的阳武河谷钻进来,带着莜麦和胡麻的清香,混着一点煤烟味——那是家乡独有的气息,穿过高楼间的风道,把阳台的窗帘轻轻鼓起来。远处的高铁在雨幕中穿梭,白光一闪而过,像一颗流星;偶尔有长途货车驶过绕城高速,灯光在水汽里拉成长长的光带,又很快被夜色吞没。</p> <p class="ql-block">  雨夜里,记忆最容易被这样的声响点亮,像有人在心里划亮一根火柴。我想起童年的土屋、油灯、热炕和母亲熬的砖茶。那时候父亲穿着洗得发白的老羊皮袄,从山里赶羊回来,雨把羊皮袄打湿,他却笑着把我抱起来,从怀里掏出几颗揣热了的沙棘果。母亲坐在煤油灯旁缝补,针线穿过我的旧棉袄,偶尔抬头看一眼窗外的雨,念叨一句:“这雨好,明年的庄户能长得旺。”灶台里的硬材还烧着,铁锅里的砖茶“咕嘟咕嘟”冒热气,母亲会往茶里加一勺红糖,搅和匀了给我盛一碗,喝下去浑身都暖烘烘的。</p> <p class="ql-block">  也想起少年时的秋雨,和村里的伙伴共撑一把旧伞,踩着田埂上的泥水去看村头的老井。我们躲在麦秸垛里,听雨声打在麦秸上的“簌簌”声,聊着长大后的事——谁要去大同当矿工,谁要去忻州学手艺,谁要去太原上大学。那时候把写好的信要跑到村口大队部里等着邮政员送来报纸和信件后再把我们的信捎走,信纸被雨丝溅上几个小印子,寄到远方,反倒让收信的人想起家里的秋雨。</p> <p class="ql-block">  如今身在城里,雨夜的生活变了,又好像没变。窗外是钢筋水泥的森林,窗内依然可以有一盏暖灯、一杯热茶。我会从橱柜里抓一把妻子昨天炒的葵花籽,慢慢剥着吃,香味混着雨气,格外香;再泡一壶茶,看茶叶在热水里缓缓舒展,有的沉在杯底,有的浮在水面,像一段被重新拾起的岁月。手机屏幕亮着,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我把它调成静音,只留下呼吸和雨声。偶尔翻几页从旧书网上淘来的老版小说,纸页发黄,带着淡淡的霉味,在雨夜里读起来,却格外有味道。文字里的故事和窗外的雨声相互应和,仿佛能听见另一个灵魂在低语,说着和我们一样的烟火日常,一样的岁月悠长。</p> <p class="ql-block">  朋友圈里,有人在晒雨后的街景,有人在转发关于家乡的文章,有人在群里约着明天去吃一碗热腾腾的羊杂粉。我点开地图,看着家乡的定位,那熟悉的经纬度坐标在雨夜里安静地躺着。想起二柱子,他从大同回来那年,说矿上效益不好,想在家乡种药材。那天也下着雨,我们坐在炕头喝着茶,他说:“以前总想着往外跑,可下雨的时候才发现,还是家里的土炕暖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人说“秋风秋雨愁煞人”,但在原平,秋雨更像一场清醒剂。它不添愁,而是把心里的尘垢洗干净。让我们在回望中学会珍惜——是母亲熬的砖茶,是父亲的老羊皮袄,是村口的老井和老榆树;也让我们在告别里学会从容——告别远方的工作,告别年少的轻狂,转而拥抱脚下的这片土地。老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原平的凉意来得更直接。这一场秋雨过后,海拔俩千三百多米高的黑水圪妥村在清晨的地垄上会结一层薄霜,白花花的,像给刚收割完的庄稼地盖了层薄薄的锦缎。城里的清晨也凉了,出门得穿上风衣,不然风一吹,胳膊肘就冻得发疼。这凉意像个提醒,告诉我们该给心灵添一件“衣裳”了——把那些不开心的事裹起来,把温暖的记忆揣在怀里。</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秋夜里,最适合做些安静的小事。我会点一份热气腾腾的羊杂粉,听外卖小哥在雨里敲门,接过餐袋的瞬间,香气和暖意一起涌进来;或者把阳台收拾干净,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整理好。我会给远方的朋友发一段语音,说“家里下秋雨了,你那边冷不冷?”三两句问候,像秋雨一样实在,却能把温暖稳稳地送到对方心里。雨声淅沥,万物都放慢了脚步,没有匆忙的赶路,没有嘈杂的声响,我们终于能静下心来,和自己好好相处,想想过去的事,聊聊未来的梦,连时间都变得温柔起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了,雨势渐渐缓了,从“哗啦啦”变成了“淅淅沥沥”。远处的绕城高速上,偶尔有汽车驶过,车灯像两颗流星,在雨幕里一闪而过,把路边的白杨树影子拉得很长,又很快消失在夜色里。我走到窗前,轻轻推开一条缝,雨丝带着凉意钻进来,落在脸上,清爽得很。楼外的槐树叶上还挂着水珠,风一吹,水珠往下掉,“叮”地一声落在空调外机上,溅起小小的水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忽然明白,这原平秋夜的雨,不仅落在窗外的玻璃上、柏油路上、树叶上,也落在我们的心里。它像永兴河里的山泉水,洗去我们心里的尘埃——那些为生活奔波的浮躁,那些为琐事烦恼的焦虑,都被雨丝带走了,只留下心底的敞亮;它像母亲缝补的棉袄,带走我们心里的不安,留下稳稳的笃定——知道不管遇到什么事,家里的灯永远为我们亮着,母亲的茶永远是热的,这片土地永远在等我们回来。</p> <p class="ql-block">  等天明雨歇,推开窗,一股混杂着泥土、青草和玉米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深吸一口,满是秋天的味道。楼下的柏油路被雨浇得湿漉漉的,干净得像新铺的一样;远处的天涯山露出了清晰的轮廓,山顶上还飘着淡淡的云;手机上跳出一条消息,是朋友发来的照片:村口的老井边,雨水把井口洗得发亮,映着蓝天,像一面镜子。我们会发现,那些昨天还觉得迈不过去的坎,那些还搁在心里的愁绪,在一夜秋雨里,已悄然变得柔软,就像被雨浇过的黄土,看似松软,却藏着能长出庄稼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原平的秋日夜雨,没有江南的缠绵,却有塞北的清醒与力量;没有浓得化不开的愁,却有洗尽铅华的暖。它落在岁月里,落在记忆里,也落在每个原平人的心坎里,陪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秋天,把日子过得像铁锅里烧开后的砖茶,温热、实在,又满是滋味。</p> <p class="ql-block"> 清雅斋文学社征稿启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要说我们学问不深,不要说我们经历太少,其实人生的故事很多很多,虽然其中有眼泪也有欢笑;不要说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要说我们不谙世事尽欢颜,其实这就是生活的滋味,我们的体会需要别人的认同。也许,当你看到好友有文章发表的时候,会因羡慕而跃跃欲试;也许,当你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故事或心情的时候,希望能有人欣赏;也许,你经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想一鸣惊人却无处施展。。。。。。 </p><p class="ql-block">  清雅斋文学社,为了响应“双百方针”,活跃文化领域,提高本社知名度扩大社员影响力,拟定期在本社以美篇的形式为社员发表作品文集,现面向全体社员和各界文学爱好者征集诗、词、书、画、曲、赋、散文、篆刻、根雕、奇石、摄影等稿件,文章体栽不限,不怕幼稚,只要有个性;辞藻不求华丽,但求真情流露。我们不求浩瀚的大海,但求一两朵小浪花。 </p><p class="ql-block">  你还在陶醉吗?还在犹豫吗?学友们,请拿出你谱写心灵的妙笔,沉淀你最自信的心绪,为我们文学社编奏一曲梦的乐章,也为你们成长的旅程捎上一束美丽的花絮。</p><p class="ql-block">投稿要求</p><p class="ql-block"> 作品思想健康,内容新颖,有真情实感,文体不拘。凡耳闻目睹,触景生情,或风物人情,自然景观等等,均可投稿。记叙文、小说、诗歌、散文、读后感、日记等任何体裁,由你选择。本美篇平台急需各种比赛中获过奖的作品。 2、投稿栏目:“亲情驿站”、“书海拾贝”、“感悟生活“、“青春絮语”、“心灵家园” “芳草萋萋”、“诗韵飘渺”、“赛文优选”、“创意火花”“艺海扬帆”。投稿时务必请标明所投栏目,否则不予接收。 3、作品必须为自己原创,严禁抄袭。 4、稿件,诗歌在50行以内,一般文章字数在1500字左右。 5、统一用wps形式端正书写,题目下面依姓名 示例格式如下: 题目:黑体四号加粗居中 题目下面注明姓名***,黑体小四居中 正文:宋体小四 正文后另起一行附上:原创首发 楷体小四</p><p class="ql-block">投搞对象</p><p class="ql-block">  本社全体会员以及社会各文学爱好者 </p><p class="ql-block">投稿方式及数量</p><p class="ql-block"> 每位投稿者最多五篇作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保证质量,符合格式,然后将作品统一发至微信平台或1126900679@qq.com。 15935034358微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投稿时间</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小时均可</p><p class="ql-block">联系方式 :15935034358</p><p class="ql-block">  另:投稿时将自己的简历一份,生活照一块发过来 ,以便编辑时使用 ,谢谢合作!</p><p class="ql-block">联系人:任平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