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种菊传统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在石室书院遗址中,考古学家曾发掘出精美的菊花浮雕,证明了成都人对菊花的深厚喜爱。 成都菊花种植传统可追溯至东汉,宋代文献也证明了菊花种植的普遍与用途。宋代时,《牧竖闲谈》一书中记载道:“蜀人多种菊,以苗可采,花可入药,因旧悉植郊野。”这进一步印证了成都人种菊的悠久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至明代,成都人对菊花的热爱更是达到了巅峰。相传,蜀王府花园中有一口名为桔井的古井,因其旁遍植的君子之花——菊花而声名远扬。 明代蜀王府花园以菊花闻名,菊井成为成都菊花的象征,并被诗篇记录。每逢金秋时节,这里的菊花竞相绽放,绚烂夺目,香气扑鼻,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于是,这口古井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菊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时光流转至清末,成都的花农们已经广泛种植菊花。据民俗专家刘孝昌所述,当时三洞桥、东郊以及龙爪堰等地都遍布着菊花花农,仅三洞桥周边就有多达20余户。而其中声名最显赫的花农,莫过于《成都通览》所记载的朱懋先。他曾经栽培过上万株菊花,品种繁多,且不乏如深紫、墨紫、金红及朱砂香菊等名贵品种。 清末成都菊花种植广泛,菊展成为市民喜爱的活动,现已成为区域性文化盛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