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口水了吧?😍这可是我跑二三十里地寻来的迟到的宝贝——焅汤烩。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但是,在保定市一个农村还保留着这么一种不起眼却真美味的小吃。</p><p class="ql-block"> 我这人是吃货,去年就和大哥约好去吃,结果大哥去了云南,问谁都不知道,结果一等就是一年。今天如愿以偿吃到了这姗姗来迟的美食。大哥是文化人,跟他在一起只要你有心,那学到的东西可以一把一把的,很有趣。大哥告诉我们,这是用剩了的干的牛筋的火烧再用驴肉汤细火慢焅,最终把驴肉汤完全焅进火烧里的一种保定乡野美食吃法。今天我们一行三人去吃这焅汤烩,这是一家老店,是原来农村供销社的饭店延伸保留下来的饭馆。他们家有两种焅汤烩,一种是加猪肉的,一种是素焅,加豆腐和菜的。大哥说素焅的才能够品出其真味,也就是正宗的,能够本然的感觉到火烧焅进去的驴肉汤味儿。于是,我自然就选择了素焅。焅有两种读音。.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文火烹煮,使汤汁变浓。焅有两种读音。一曰kào,解释为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文火烹煮,使汤汁变浓。二曰kù,不常用。解释为旱气;热气。还同“酷”。残酷。大哥是教中文的教授,跟他出来是长知识的。焅这个字和音现代不常见,但在古籍《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等中就已经收录和记载了。而且客家话也有这个字的叫法和用法,只不过方言读音不同。大哥说,越是偏僻的地方,越保持古音古意多。他对店主配的大蒜也有说道。他说,吃焅汤烩要配大蒜吃才香而不腻。这家主人很用心,上了两盘。一盘老蒜,一盘新蒜。新蒜是秋蒜。老家也叫狗牙蒜,瓣儿小像狗牙,不辣。的确,白白嫩嫩的,脆生生的,我吃一口焅汤烩的火烧,咬上一口白白嫩嫩的蒜,那叫一个美,一个爽。既然来了,何不再来上一个他家的驴肉火烧,据说,只有他家是现杀的驴肉。外焦里嫩的火烧卷着粉白相间的带有驴皮的驴肉,就着焅汤烩和秋蒜,那真是香,香到家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的老家离这里真得不远,算是十里八乡的吧。也许这是乡音乡情全汇聚在这美食之中了。美不胜收,喜不自禁。当然,人家的美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熟知,这不!都是开着车来这里吃的。朋友!你看了,也听我说了,是不是流口水了呢?那就尝尝鲜吧!反正,我还会再来。因为我说过我是吃货,没有吃够,馋虫还张着嘴呢!哈哈!不要笑我吆!</p> <p class="ql-block">带肉(猪肉)的焅汤烩</p> <p class="ql-block">素烩</p> <p class="ql-block">秋蒜也叫狗牙蒜</p> <p class="ql-block">露着白粉肉的火烧</p> <p class="ql-block">我拍得顽皮的云</p> <p class="ql-block">云中月</p> <p class="ql-block">燃烧的云</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子凡茶道(李翠婷原网名微笑风铃)。民主党派,《保定茶道网》主编,保定茶道文化传播中心资深茶道讲师,有声演播师,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研究员,荣获2023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喜马拉雅“民间辩手”奖,《中国诗歌网》和百家号注册会员,保定作协会员。保定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多年政协委员,《美篇》加精作品144篇,阅读量超161万大关。多年来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580多篇,网络5000多篇,散文集《茶里茶外》受到国内社会各界欢迎与好评,并成为众多人们的枕边书。以微笑风铃笔名发表的《儿子福兮?祸兮?》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并上百度百科。培训茶艺师200多名,“快手”“抖音”及喜马拉雅等视频、音频茶文化播出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受邀参加万人品茶评茶分别荣获“达人”、“高手”、“精英”等称号。现场茶道讲座5000多人次,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乐凯集团、北国商城、部队医院、银行、房地产等大型企业及学校、社区与寺院等多家单位纷纷邀请讲座,并多次举办公益讲座课堂,正像她的网名子凡茶道乃老百姓的茶道,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