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22日是我太行山之旅的最后一天,我跟团游览了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p><p class="ql-block"> 皇城姐府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其是清康熙朝文渊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曾辅佐康熙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该故居有640多间房间,比著名的山西乔家大院还大9倍。当年,康熙皇帝曾两次御临,并在此住宿过夜。</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御书楼,该楼是为纪念一代名相陈廷敬而修建的,楼顶釆用黄色的琉璃瓦,是皇城相府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御书楼的牌匾上“午亭山村”四字为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午亭”是陈廷敬的晚号,当年康熙用他的晚号给这个村子命名,是对陈廷敬的最高褒奖。</p> <p class="ql-block"> 这是御书楼广场前的看台,我们进入皇城相府后,导游先让我们到这里坐等,观看古装剧《迎圣驾》。</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时左右,开始演出。</p> <p class="ql-block"> 该剧重现了300多年前,康熙皇帝御临陈府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看完演出,我们开始参观。</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中道庄,其是皇城相府的大门。“中道庄”三字是相府主人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题写,这也是皇城相府的原名,其意是陈氏家族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p> <p class="ql-block"> 大学士第又称相府院,是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府邸。整体建筑布局分前院、中院、后院三部分。前院为迎客厅,中院为起居室和书房,后院因康熙皇帝曾下榻居住,又称为康熙行宫。</p> <p class="ql-block"> 进门处墙一侧放的是五菱神车(运粮车)。</p> <p class="ql-block"> 这是小牌坊,其建于清顺治十四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牌坊上面书有“圣旨”两字,下面的小字记录了从明嘉靖至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及其先祖的功名禄位。</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石牌坊,建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是陈廷敬再次出任吏部尚书时奉旨而建的。牌坊上记载了陈氏家族几百年的荣耀与辉煌,其是中国清代北方笫一文化巨族。</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点讲解员在介绍墙上“麒麟献瑞”的砖雕,其是皇城相府的镇宅之宝,这麒麟头顶日月光辉,代表天下太平,胸前有方天画戟,代表能逢凶化吉,屁股坐的是铜钱,代表视金钱如粪土。</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跟随讲解员继续参观</p> <p class="ql-block"> 相府的建筑非常精美,十分讲究。</p> <p class="ql-block"> 走入相府,这里有陈廷敬的起居室和书房。</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康熙皇帝曾下榻居住过的楼室</p> <p class="ql-block"> 室内挂的是康熙皇帝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是小姐院</p><p class="ql-block"> 小姐院是陈氏家族闺中女儿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该院落与西花园相通,小姐们常在此吟诗作画,对弈弄琴。</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时,花园正在喷放雾气,营造仙境感觉。</p> <p class="ql-block"> 在此,我们开始登高观景,俯视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高处观石牌坊和小牌坊。</p> <p class="ql-block"> 图中所见的是文峰塔</p> <p class="ql-block"> 这是墙上的洞窗</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步步高台阶</p> <p class="ql-block"> 身边没有景区讲解员可问讯,不知下面是什么楼。</p> <p class="ql-block"> 城墙的高处有一排锣鼓</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中高楼便是河山楼</p><p class="ql-block"> 河山楼高七层,可说是那时的摩天大楼,其是陈廷敬父辈为抵御流寇侵扰,在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修建的,为砖石结构,是皇城相府内的最高建筑,它虽经四百余年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雄姿依旧,堪称是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下图河山楼右侧可见一排藏兵洞</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中华字典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明清是字书的兴盛时期,清陈廷敬等奉敕编撰的《康熙字典》是古代字书的顶峰,它总结历代字书的编撰经验,且多有创新。收单字47035个,体例沿用214部十二集,同部首下按笔画排列字序,注音释义引征考辩详尽,且有总目、检字、补遗、备考等附录,成为后世字典的楷模,影响极为深远。</p> <p class="ql-block"> 走出字典博物馆,我们继续参观。</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陈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这是陈廷敬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为同团旅友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完成参观已是中午,我们在当地就餐后,坐大巴赴郑州火车站,乘高铁回沪。</p><p class="ql-block"> 我的太行山之旅结束了,7天时间中只有1天晴天,旅游逢下雨,总有点令人遗憾,但我还算有点收获。</p><p class="ql-block"> 以上照片均摄于皇城相府,文字根据旅游资料组织,多谢各位观看和指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