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青水秀村落美</p><p class="ql-block"> 青砖黛瓦檐角飞</p><p class="ql-block"> 生息绩溪龙脉地</p><p class="ql-block"> 英才倍出壮国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奕世牌坊气势伟</p><p class="ql-block"> 胡氏宗祠耀金辉</p><p class="ql-block"> 徽韵禅心存功徳</p><p class="ql-block"> 诗意龙川占头魁</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完安徽西递宏村之后,我们急忙乘车赶往龙川村景区进行考察学习。龙川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以徽派建筑艺术和胡氏宗族文化为核心,被誉为 “江南第一古村”。村落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公元 337 年),至今已有 1600 余年历史,地形如 “龙舟出海”,东依龙须山,西傍登源河,形成 “枕山、环水、面屏” 的风水格局。</p> <p class="ql-block"> 龙川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辖3个村民组,731户,2316人。这里林地面积2.26万亩,水田1396亩,茶园面积620亩。交通便利,华龙公路穿境而过,旅游业十分发达。</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水街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蕴。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胡氏宗祠,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奕世尚书坊,徽商胡炳衡宅以及远近闻名的胡宗宪尚书府坐落其间。村前油菜花海如金毯铺展,登源河畔古廊桥倒映碧水之中,龙川村充满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p><p class="ql-block"> 村内古建筑木雕、石雕技艺精湛,造型自然、美观,体现了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胡宗宪、胡雪岩和胡适均出自绩溪本地,使得龙川村人文底蕴更为深厚,是徽州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龙川村是徽派建筑与宗族文化的活态史诗,历史遗存甚多,有着目不暇接之感。行走其间心灵便会被时时震撼,我们在龙川村核心景区流连忘返,从下午三点到晚上七点整整参观学习了四个小时,直到天色已晚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该村。</p><p class="ql-block"> 龙川村留给我的最深刻的记忆是胡氏宗祠。胡氏宗祠是我国木雕艺术的巅峰殿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 年),占地面积 1729 平方米,以 “木雕艺术博物馆” 著称。三进五开间: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泮池、露台、门楼、正厅、寝楼,两侧廊庑对称分布,体现徽派建筑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木雕绝唱:梁枋、斗拱、雀替等构件上雕刻有 500 余幅图案,题材涵盖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市井生活。其中,正厅 “四和图”(和谐、和顺、和美、和鸣)以荷花为载体,寓意深刻,是徽派木雕的集大成者。宗祠正厅中央的藻井与梁枋,光影交错间,尽显木雕层次感;门楼外侧“九龙戏珠”浮雕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奕世尚书坊明代石雕的永恒丰碑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四柱三门五楼式结构,高 10 米,宽 9 米,是徽派石雕的典范。雕刻工艺十分细腻,横梁浮雕 上有“麒麟送子”“双狮戏球”,底座抱鼓石镂空雕刻 “鹤鹿同春”,刀法细精,线条流畅。匾额 上“奕世尚书”四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大家文征明题字。以 表彰胡富(户部尚书)、胡宗宪(兵部尚书)叔侄,记载着龙川胡氏 “一门三尚书” 的荣耀。亦世尚书坊曾因战乱损毁,现存主体为 1980 年代修复,部分构件保留着明代原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 胡宗宪少保府,一尊胡宗宪的雕塑威然耸立,尽显抗倭名将的风采。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展示明代官僚府邸规制与徽商文化交融。在议事厅复原了胡宗宪与戚继光商讨抗倭策略的场景,陈列着明代盔甲、兵器。书画展厅展出了胡宗宪手迹《筹海图编》片段,以及文徵明、唐伯虎等名家题赠书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龙川水街是诗意栖居的徽州画卷,沿登源河而建的明清古街,全长 1 公里,青石板铺路,两侧徽派民居鳞次栉比,马头墙高低错落。有着风水玄机。龙堤凤街的河东“龙堤” 是纵铺石板象征龙脊,河西 “凤街” 横铺麻石代表凤羽,合称 “龙凤呈祥”,暗含 “阴阳和顺” 的儒家伦理论。水街地下暗渠连通登源河,兼具防火、排水功能, 整条水街如一幅灵动的画卷徐徐铺展。水街中段 “美人靠” 临溪而设,打卡者拍摄汉服人像时可借水中倒影营造意境。在非遗工坊澄心堂人们可以体验 “摇帘捞纸”,见证制作一张龙须草宣纸的大体过程,在徽墨酥工坊人们可以参与制墨,感受 “轻胶万杵” 的古法工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微墨大师胡开文塑像</p> <p class="ql-block"> 龙川村是隐秘山水之间的瑰宝。龙川村着落在龙须山下,龙须山的主峰海拔 1048 米,以 “高山沙漠” 地貌闻名,站在龙须山观景台上,可俯瞰龙川村全景。</p><p class="ql-block"> 在龙川村还有一座叫横山的小山,上面有一个寺庙称灵山庵,这里常年香火甚旺,禅意与传奇交织,它始建于唐代,原名 “山官寨”,传说胡宗宪少年时在此修文练武。现存的大雄宝殿为清代重建,内供观音像,梁枋彩绘保存完好。庵后古木参天,溪流潺潺,野樱盛开,在经堂感受静谧。在灵山庵前观看黄昏谢的徽派飞檐,搭配溪流恰似一幅精美绝伦的 “禅意山水” 构图。</p> <p class="ql-block"> 在离开龙川村前,我们参观了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大家看到他家的房屋和其他村民一样非常普通,但家里的摆设十分整齐。据介绍胡锦涛的父母青年时期就离开了家乡,在江苏泰州从事茶叶生意,只是偶尔带着很小的胡锦涛同志回村祭祖或看望亲人。在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前我们一行拍照留影,表达对人民领袖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半天的参观学习使我们感受到龙川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历史厚重感与自然风光令人陶醉,古老的祠堂和建筑展现出往昔的辉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肃然起敬,仿佛穿越时空,了解到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龙川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等待着更多的人去翻阅和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