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带着我们去旅行》~~七十五岁老太的三次旅拍故事

郝喜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年孩子们带着我们旅行途中, 女儿为我安排了三场旅拍与写真。七十五岁的我,从最初分不清写真与旅拍的区别,到亲身体验了一遍,既收获了快乐,也增长了见识。我把这段经历作为旅行中的精彩片段记录下来,留给未来的自己,也分享给我的好朋友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苗寨风情:真实,才是收藏的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年暑假的贵州之行, 山路蜿蜒,步步登高。七十五岁的我在连日的奔波后, 确实感到了疲惫。 来到著名的朗德苗寨,正当打算放弃晚上去千户苗寨的行程时,女儿来找我和她婆婆,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她请了摄影师, 为我们安排了一场苗族服饰旅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女儿的贴心安排让我们顿时精神焕发,腿不沉了,脚也迈得动了。放下行李,我们没休息就跟着她去试服装。摄影师问要不要化妆,我们都婉拒了。我们喜欢苗族服饰的华美,拍照只为留个纪念。 没有浓妆艳抹,没有刻意摆拍,只有苗家盛装与我们最本真的笑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份“不化妆”的坚持,效果却出奇地好。照片里的人,眉眼间是我熟悉的皱纹,笑容里是一贯的温和,在光影的衬托下,我们显得格外精神、 年轻。这是一种“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它没有抹去岁月的痕迹,却为真实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组和亲家的合影,至今翻看,仍能让我想起苗寨的清风与笑声,满意至极。在拍摄过程中,女儿全程陪伴着我们。那一刻我明白:年年假期带你去旅行是孩子的孝心;而在你旅途疲惫时,创造惊喜为你注入活力,是孩子更大的爱心与付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老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宝贝女儿,婆婆口中的最美媳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景德镇唐装: 一场美丽的误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景德镇御窑厂,我被这座世界瓷都的历史震撼, 也看到千年瓷都已成为现代网红打卡地。看着那些身着唐装、明艳动人的身影,我随口赞叹了一句“真漂亮”。 这本是随口的赞美,女儿却当天就为我订了唐装专业写真馆,要给我拍一套盛世唐装写真集。说要让我也体验一回盛世唐装的美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写真馆,看到墙上的明星照和正在化妆的游客都是浓妆艳抹,像要登台的演员,这情景让兴冲冲而来的我心里开始纠结并心生退意。 但商家怎会退掉到手里的生意?我提出不画浓妆,要求淡妆,化妆师却奇怪地看着我说:“这就是唐装的妆容啊。”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化妆镜里陌生又妖艳的自己,我都不敢直视。我本意是想体验大唐风韵,欣赏那种雍容华贵的服饰之美。然而从化妆开始,我的意见就被完全忽略了。工作室的化妆师执着于她心中的“唐妆”, 对我的想法置若罔闻。最终,镜头里是一个陌生而艳丽的“年轻女子”--脸上涂抹得雪白, 腮红浓艳,那镜中人真的有点让我心惊。其实这也是我浅薄的认知所致,我此时才认识到豪华又贵重的盛世唐装写真集和我这个七十五岁的老太是多么的“不搭”!但是为时已晚,进退两难那就只能继续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摄影师的努力,尽管成片里是一位眉眼精致、皮肤毫无瑕疵的美丽女子,漂亮得像画一样,但那绝不是我。它丢失了我所有的个人特征,更像一个穿着唐装的陌生模特。这次拍摄让我深刻体会到:如果照片美则美矣,却失去了本人的神韵,那就不是“写真”,而是“失真”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这“美丽的误会”背后,是女儿顶着33度的高温, 一步不离地陪伴守候老妈的那份亲情。写真虽有遗憾,但每每想起那个炎夏里女儿的身影,我心里就充满幸福和感动!这份收获远大于那几张夸张的照片,我会把这段经历和这份幸福永远珍藏。真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甘南藏服:去繁从简,回归本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了景德镇的“经验”,在甘南拉卜楞寺的藏服旅拍中, 我坚持了自己的主张。我放弃了夸张复杂的头饰和浓艳的妆容。化妆师采纳了我的意见,只化淡妆。我穿上美丽的红色藏袍,用少许发带稍作点缀,保留了一丝藏族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辽阔的原野上,天空湛蓝,云朵洁白,我展现的是最放松、最真实的自己。尽管因为游客众多,摄影师无法精细构图,成片率不高,但最终得到的那几张满意照片格外珍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里的我,笑容舒展,眼神明亮, 藏袍的厚重与我的年龄相得益彰。它或许不够“完美”, 但真实记录了一位热爱旅行的老人, 在甘南穿着藏族服饰的真实写照。虽然专业摄影设备让我看起来年轻许多,但那神采、那风貌,依然是我-一个热爱生活、 享受亲情的老人。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组旅拍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原上天很冷,我们化完妆穿戴好后,需要走很远的路去拉卜楞寺。我们拍照一行六人都穿着单袖的藏袍, 更觉寒冷。因为还有小孩子,我们都把那只袖子也穿上了,这样确实暖和许多。时心里还有点小纠结,不知这样穿对不对,会不会引起误会。后来才知道,单袖穿着本是藏族人民的生活智慧,为了劳作方便,在正式场合,他们也会穿上两只袖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两场旅行中的三次旅拍,让我开心快乐,有得有失,也让我在旅行中增长了知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体会到:“旅拍”更侧重于“旅+拍”,核心是在旅行中记录风景、 当地文化、服饰和个人体验,追求人物与环境的融合, 记录的是本人在那时那地的真实状态与情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而“写真”更侧重于“拍人”,核心是人物本身,通过化妆、造型、灯光在影棚或特定场景中,极致地展现被拍者的美、气质或某种特定风格。景德镇的唐装体验就更偏向“古风写真”,目的是创造出一个符合主题的形象,有时会为了“ 美”而使用夸张手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追求完美是从事旅拍,写真这一行业摄影师的一份职责,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需求。夸张,真实也是因人而异,无可厚非也不能求全责备。我的这几次经历纯属个人见解,在此一并感谢三位摄影师和化妆师的辛苦付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