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余年别梦圆 战友情浓聚溧阳 2025.10.10

CJR作者

<p class="ql-block">  <b>五十余年别梦圆 </b></p><p class="ql-block"><b> 战友情浓聚溧阳</b></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江苏溧阳绿洲宾馆,暖意融融,喜气洋洋。原南京军区守备24团步兵营(原一营)营部的战友们在此欢聚一堂,大家久别重逢,握手言欢,相互问候、祝福,场面温馨感人。</p><p class="ql-block"> 五十余年光阴流转,多少战友自脱下军装、各奔东西后,便再未谋面。当岁月在鬓角刻下痕迹,当皱纹爬上曾经年轻的脸庞,一声“老战友”的呼唤,瞬间击穿了时光的隔阂。紧紧相拥的那一刻,仿佛当年军营里的号角仍在耳畔回响,训练场上的汗水还未干透——时间在此刻凝固,又在相拥的温度里悄然倒流,将往昔与今朝紧紧相连。“你还是老样子!”“头发白了不少啊!”简单的话语里,藏着道不尽的感慨与牵挂,欢声笑语中,眼角的湿润是岁月馈赠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这场相聚,更像一场跨越半世纪的“时光回溯”。当年的老领导、老战友们端坐席间,脸上依旧是记忆中亲切和蔼的笑容,一声“首长好”“班长好”,脱口而出时带着少年般的赤诚。那些曾在训练中严厉督导、在生活中关怀备至的身影,此刻与眼前的老友重叠,心中涌起的不仅是重逢的欣慰,更有一份对青春岁月的深深敬意——正是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让这份情谊超越了普通的友情,成为刻在生命里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推杯换盏间,话题从当年的营房轶事,聊到如今的柴米油盐、儿孙绕膝……,琐碎的日常在战友们的分享中变得生动鲜活,仿佛彼此从未缺席过对方的人生。这种无需客套的熟稔 ,让绿洲宾馆的宴会厅成了最温暖的“家”,每个人都敞开心扉,将积压了五十余年的思念与牵挂,细细倾诉。</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的不舍中,更多的是对下一次重逢的期盼。大家约定,要让这样的相聚成为常态,让这份在军旗下淬炼出的情谊,在岁月里愈发醇厚。</p><p class="ql-block"> 战友情,是穿过军装的人最懂的羁绊。今日溧阳的重逢,是对青春的致敬,更是对岁月的礼赞。这份情,无关名利,不分彼此,只在一句“战友”里,永驻心间。</p><p class="ql-block"> 步兵营(原一营)营部</p><p class="ql-block"> 第五届战友联谊会组委会</p><p class="ql-block"> 2025.10.10</p> <p class="ql-block">溧阳市博物馆是江苏省溧阳市第一座综合性城市博物馆,位于燕湖公园湖畔,2018年11月正式开放,2024年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舍以东汉蔡邕在溧阳制作的“焦尾琴”为造型原型,总建筑面积1.8万㎡,展厅面积8000余㎡,分三层:1层展示迄今最早的高级灵长类化石。2层系统呈现自史前至民国各时期文物与人物。3层原为城市规划馆,改造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与展陈体验。</p> <p class="ql-block">两位军中老领导与他们家属合影的珍贵瞬间</p> <p class="ql-block">溧阳籍战友及家属在第五届战友联谊会上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四对老兵夫妇欣然相聚,镜头定格下他们执手笑谈的温暖画面,不仅是对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穿越半个世纪战友情深的生动见证。</p> <p class="ql-block">“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原南京军区守备24团步兵营(一营)营部第五届战友联谊会,再聚首,忆往昔军旅峥嵘,叙今生战友情深,岁月变迁,情谊不改。”</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战友情深。原南京军区守备24团步兵营(一营)营部的老兵们齐聚一堂,在第五届战友联谊会上重温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那一身戎装的记忆或许已泛黄,但彼此间的情谊如陈酿般愈发醇厚,每一次相聚都是对青春与忠诚的深情回望。</p> <p class="ql-block">潘小明,原一营营部通信班通讯员,此番毅然挑起溧阳战友联谊会宴会主持重担。<span style="font-size:18px;">零培训、全实战,一开口字正腔圆、妙语连珠,一抬手从容沉稳、气场全开,赢得满堂彩!老战友们,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潘小明,好样的!</span></p> <p class="ql-block">岁月染白了鬓角,却浓了战友情。老领导与老战友举杯相敬,杯中是军旅岁月的热血记忆,是卸甲后的牵挂与惦念,每一次碰杯,都是对峥嵘往昔的深情回望,对一生情谊的郑重珍藏。</p> <p class="ql-block">来,老战友们,让我们共同举杯,为这份跨越时光的营部战友情,干杯!</p> <p class="ql-block">这杯酒,敬所有老战友的健康与顺遂。愿我们带着这份军营淬炼的情谊,在往后的日子里常联系、常牵挂,让战友情如这杯中的酒,越品越醇厚!</p> <p class="ql-block">这杯酒,敬我们第五届战友会的重逢。时光流转,我们虽添华发,但战友情谊历久弥新,今天的相聚是对往昔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牵挂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老战友们,大家好!今天能和各位重逢相聚,既是缘分更是情谊。组委会代表全体成员,向咱们并肩走过岁月、始终初心不改的老战友们敬上一杯!</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这张合影里定格此刻,每一张笑脸都是战友情的鲜活注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溧阳水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简介</b></p><p class="ql-block">溧阳水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是1939年11月7日由陈毅、粟裕在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水西村公开宣布成立的抗战指挥机构,统一领导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及苏南地方抗日武装。指挥部旧址原为明代李氏宗祠(光裕堂),现存司令部、政治部印刷所、战地服务团、副官处、通讯班等五处旧址,总占地约2000平方米,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西村由此成为苏南抗战的基地和东进北上的战略支点,为巩固苏南、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在鲜红党旗与铁军群雕前,几位老兵身着纪念衫并肩而立。昔日的军旅荣光与烽火岁月的热血豪情在此交融,他们以老兵的姿态,与历史深处的英雄们完成了一场关于忠诚与担当的精神对话。</p> <p class="ql-block">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蓝石墙前,几位老兵身着纪念衫合影。这里是铁军精神的地标,他们的到访,让往昔的烽火岁月与今日的初心传承在此刻交汇。</p> <p class="ql-block">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展厅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战友们凝神驻足</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前聆听讲解</span>。那些布满岁月痕迹的文物与史料,在灯光下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的铁血与赤诚,参观者们在这历史的回响中,与当年的铁军精神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绿意间,陈毅与张茜的铜像静静矗立。他们一身戎装,在岁月的光影里定格了烽火中的伉俪情深,也将铁军的家国大义与铁血柔情,永远镌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1日,水西村的草屋前,身着新四军军装,仿佛踏入那段烽火岁月。这里曾是铁军运筹帷幄的地方,如今回望,先辈的赤诚与担当,仍在时光里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在景詹沙河大桥的石碑旁,邂逅一段关于桥梁与自然的故事。青石镌刻的字迹,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愈发醒目,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过往与今朝,每一处纹理都藏着时光的印记,每一片绿意都晕染着生活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b>景詹沙河大桥项目简介</b></p><p class="ql-block">景詹沙河大桥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于2021年12月建成。</p><p class="ql-block">大桥位于溧阳市环天目湖1号公路上,桥梁总长248米(主桥跨径布置80m+123m+45m),桥面宽13.74-23.74米,钢拱总高度64.5米,桥面玻璃栈道至水面高度达36米,桥梁钢材用量5930吨,其供墩一体化弦琴造型,为国内首创。主机采用一条优美、劝态的曲峻,是弦琴造型,吊杆采用放射形直线分布,桥面采用弧线形,桥梁两俪设置玻璃观景台(玻璃栈道),呼应"美音自在溧阳"的城市文化精神。大桥通过灯光亮化点缀,婉如一条身披彩虹的巨龙横跨天目湖畔,大桥入选"水的江苏"十大最美乡村桥,获省级示范"平安百年品质工程"。</p><p class="ql-block">建设单位:原阳市交通建输局</p><p class="ql-block">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施工单位:江苏华晨路桥建设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监理单位:江苏苏科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凭栏远眺,蓝天如洗,远山含翠,现代桥梁横跨碧波。二老同游,在这开阔景致中,将旅途的惬意与相伴的温情,融入山水相映的美好画卷。</p> <p class="ql-block">青铜雕像定格策马瞬间,在竹林与木栏的映衬下,尽显历史的厚重与动感。“恩”字镌刻其间,似在诉说一段往昔故事,阳光洒落,让这凝固的艺术与周遭的绿意,交织成一曲古今对话的悠扬乐章。</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状元柱立于林荫间,龙纹雕刻苍劲灵动,底座碑文诉说着科举时代的荣耀。游人往来,在绿意与古意的交融中,仿佛能触摸到往昔学子们对金榜题名的憧憬,每一处细节都是对文脉传承的深情致敬。</p> <p class="ql-block">状元阁前,古建飞檐翘角,红瓦白墙间尽是人文韵味。二老同游,在光影与绿意的映衬下,与这份科举文化的厚重遗产温柔相遇,每一处檐角都似在诉说往昔学子的凌云之志,每一缕阳光都为这段游园时光添上诗意注脚。</p> <p class="ql-block">湖水澄澈,远山如黛,船只在水面悠悠荡漾。立于湖畔石上,任清风拂面,看天光云影共徘徊,满心都是这湖光山色馈赠的悠然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湖畔水牛雕像系着红绸,古朴中透着生机。绿树环绕,湖水悠悠,远处景致朦胧,仿佛在这片田园风情里,能触摸到农耕文化的质朴脉搏,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故事。</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壶”矗立林间,3.5米的紫砂提梁壶,凝聚十余名工匠七月匠心。碑刻详述其传奇,在绿意掩映中,每一处细节都是紫砂工艺震撼世界的注脚,诉说着传统技艺的磅礴与精妙。</p> <p class="ql-block">凭栏而立,青山远黛,湖水含烟。老友相聚,同赏这一方山水胜景,将岁月的情谊与旅途的欣喜,都融入这蓝天绿树的开阔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餐桌上佳肴满桌,杯盏交错间,两位老友笑意盈盈。同款的衣衫,相似的神情,将岁月沉淀的情谊,在这温馨的相聚时刻,酿成最动人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宴会结束时黄上模老连长赋诗一首:</b></p><p class="ql-block"> <b>寄战友</b></p><p class="ql-block">相识军营去与留,</p><p class="ql-block">别离泪水念悠悠。</p><p class="ql-block">烽烟往事情俱在,</p><p class="ql-block">戎马青春梦未休。</p><p class="ql-block">回首风霜霞作伴,凝眸岁月逝如流。</p><p class="ql-block">今朝汇聚星光亱,</p><p class="ql-block">无限心中玉露秋。</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1日于溧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寄战友》</b>一诗以戎马生涯为经纬,织就铁血与柔肠相融的战友深情,展现跨越时空的铮铮情谊。诗中"别离泪"的缱绻与"戎马青春"的刚健往复交响,终在重逢宴饮时迸发为情感的华彩。"梦未休"三字,既铸就军魂不灭的烙印,亦完成精神火炬的传递,突破传统怀旧诗的感伤窠臼,绽放出"夕阳胜朝阳"的生命诗章。 谢谢老连长当代诗作的佳品。👍👍👍</p> <p class="ql-block"><b> 步兵营(原一营)营部</b></p><p class="ql-block"><b> 第五届战友会闭幕词</b></p><p class="ql-block"><b>尊敬的各位战友、亲爱的军属们:</b></p><p class="ql-block">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终于在江苏溧阳,圆满赴约这场期盼已久的相聚。首先,请允许我提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应邀出席的原24团沈金来参谋长、原一营潘奉喜教导员、原一营一连黄上模连长、三连彭献祥连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为本次战友会奔走筹备、全力保障的每一位战友与支持者,道一声:辛苦了,感谢你们!</p><p class="ql-block"> 为了这场相聚,筹备组前后联络45名战友及军属,精心编印通讯录、定制纪念衫,把牵挂与心意妥帖送到每个人手中。最终,19名战友跨越山海、26名军属温情相伴,45张熟悉的面孔在此重聚——数字会定格,但这份战友情,比任何印记都更滚烫、更珍贵。</p><p class="ql-block"> 此刻霜叶正红、秋意正浓,我们齐聚溧阳绿洲宾馆,话军旅、叙友情,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还记得吗?那段摸爬滚打的岁月里,我们同吃一锅饭、同站一班岗,汗水浸透迷彩服,也浇铸了一辈子拆不散的兄弟情。这份情谊能延续至今,离不开溧阳籍组委会马云峰、潘小明、席福宝、徐庆宝四位战友的日夜操劳,更离不开各区域召集人的全力配合——尤其要提身在国外的杨威战友,虽远隔重洋,却始终心系聚会,默默做好协调工作。正是这份“一个都不能少”的坚持,才有了今天这场圆满的相聚。</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两天的行程,每一刻都值得珍藏。我们走进溧阳历史博物馆、驻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在文物前驻足、在场景中回望,不仅重温了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更读懂了“战友”二字背后,那份跨越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同游天目湖山水园,漫步慈孝文化园、品悟茶文化馆,湖光山色间,笑声与畅谈声交织。就像天目湖的湖水,深不见底、绵长不息,我们的战友情,也从未因时光流逝而褪色。</p><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明天我们就要各自返程,回到熟悉的生活与工作中。但我想说,这次分别从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次相聚的序章。战友情谊,从不会被距离冲淡,更不会被时间磨平——往后日子里,愿我们带着这份温暖的回忆,常联系、多牵挂,在人生的下半场,依然能像当年在军营里一样,互相扶持、共赴美好。</p><p class="ql-block"> 最后,再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战友、各位军属,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为这场相聚奔赴而来,更感谢军属们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是你们的守护,让战友们能毫无牵挂地珍藏这份情谊。在此,我们共同约定:明年再聚,不见不散!也祝愿大家返程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兵营(原一营)营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第五届战友联谊会组委会</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