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广府古城: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婷婷

<p class="ql-block">十月的秋意渐浓,随团踏上永年城与广府古城的旅程,仿佛步入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这里不仅有厚重的历史遗存,更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出独特韵味。青砖灰瓦间,时光悄然倒流,脚步落在石板路上,像是踩在了岁月的节拍上。</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老的城墙之上,脚下是斑驳的石阶,眼前是飞檐翘角的城楼与连绵的砖石墙体。风从城垛间穿过,带着几分凉意,也捎来了几百年前的回响。我沿着石板路缓步前行,身后是拱形的城门洞,像一张微微张开的嘴,诉说着过往的烽火与安宁。远处那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静静矗立,不声不响,却让人心生敬意。明代的砖,清代的瓦,民国的脚印,都在这一砖一石间沉淀下来。</p> <p class="ql-block">城门口,一对游客正笑着合影,阳光斜照在他们身上,映出轻松的剪影。那笑容像是被这座城轻轻托起,没有喧嚣,只有满足。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任由这画面撞进心里——原来历史不只是冰冷的遗迹,它也可以是温暖的笑容,是人们在古老屋檐下自然流露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石阶有些湿滑,阴天的云压得低,仿佛随时会滴下一段往事。抬头望去,屋檐上的彩绘虽已褪色,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精致。走在这条通往高处的路上,脚步慢了下来,心却走得更远。每一步都像在穿越,从现代走入旧日,从喧嚣走入沉静。</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一座大型相机雕塑立在路边,上面还塑着一位文人模样的头像。一位游客正手扶雕塑,歪头比着剪刀手,神情俏皮。这场景让人忍俊不禁——我们用镜头记录古城,而古城也用它的方式,把我们收进了它的记忆里。历史与当下,在这一刻悄然握手。</p> <p class="ql-block">穿过那道写着“海棠园”的圆形门洞,眼前豁然开朗。金底黑字的牌匾在秋光中泛着温润的光,园中小径蜿蜒,黄紫粉的花簇拥成片,像是谁打翻了调色盘。再往前,一座红黄相间的牌坊高高耸立,灯笼随风轻晃,“永城皇都节庆古城”几个大字喜气洋洋。节日未至,气氛已浓,仿佛整座城都在准备一场盛大的重逢。</p> <p class="ql-block">门前红灯笼摇曳,墙上一幅壁画格外生动:一个手持卷轴的卡通书生与攀爬的孩童相视而笑,童趣中透着文化的温度。我驻足片刻,忽然觉得,这座城并不老。它把传统穿在身上,却用现代的语气说话,像一位博学的长者,愿意蹲下来,和孩子讲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位游客在“三槐辅”牌坊前摆出武术姿势,动作虽不专业,却有模有样。远处有人轻声议论:“这儿是太极之乡呢。”我点点头,仿佛已能听见拳风掠过城垣,看见白须老者在晨光中缓缓推手。这城,不只是用眼看的,更是用心感受的。</p> <p class="ql-block">“海棠园”那四叶草形状的门洞前,有人静静站着,姿态放松,像是在等一阵风,或是一句诗。黑色牌匾上的金字在灰墙衬托下格外醒目,而门洞后的绿意,又为这份古朴添了几分生机。我忽然明白,所谓穿越时空,未必是回到过去,而是让过去在今天依然活着。</p> <p class="ql-block">穿过“广府古城”的红色牌坊,灯笼成串,横幅飘展,阴云下的喜庆竟也不显压抑。石板路延伸向深处,两旁屋檐连绵,像是伸手便可触到旧时光的衣角。走在这条路上,脚步不自觉地放轻,生怕惊扰了沉睡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古街两旁,醋坊的陶罐盖着红布,招牌上的“醋”字苍劲有力,像从木头里长出来的一般。一位游客坐在长凳上歇脚,背景是红灯笼与玻璃橱窗,传统与现代就这样自然地并肩而立。再往前,一块蓝色路牌写着“我在广府很想你”,墙上的彩绘字“YES, I LIKE GUANG FU”配上卡通图案,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座城,既深情,又调皮。</p> <p class="ql-block">醋坊前的场景格外鲜活:两个大醋坛子安静地蹲在门口,红布上的“醋”字红得热烈。有人坐在长凳上拍照,有人凑近嗅闻那若有若无的酸香。这味道,是生活的气息,也是时间的发酵。</p> <p class="ql-block">一面砖墙上贴满了彩色标签,写着“不沾闲”“锅略的”这样的方言词,配上红色的武术剪影,动作凌厉,仿佛下一秒就要跃出墙面。我读着这些词,像在破译一座城的密码——它用语言和姿态告诉你:我们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脾气。</p> <p class="ql-block">一根挂着玉米串的柱子旁,有人靠着休息,帽檐压得不高不低,神情惬意。柱子上的蓝牌写着“我在广府很想你”,像是对远方朋友的一句低语。这句告白,不矫情,不煽情,却最动人。它让一座古城,突然有了心跳。</p> <p class="ql-block">两位游客在“古城韵味沁心脾”的红色背景板前合影,动作各异,笑容一致。那堵老砖墙默默做着背景,纹理深刻,像写满了故事却从不开口。而他们,正用自己的方式,为这故事添上新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子轻快地走过一面彩绘砖墙,帽檐下是专注的眼神。墙上的大字与红标鲜艳夺目,与屋檐灯笼相映成趣。她的步伐像在丈量古今的距离——不远,也不近,刚刚好够让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那面“广府”壁画墙,蓝紫色仕女衣袂飘飘,头戴花朵,眼波流转,仿佛从唐画中走出。她们静静站着,却让整条街都温柔了下来。而三省楼虽未亲至,却已在同行者口中勾勒成形——水浒的豪气,梁山的风云,都在这一砖一瓦间隐隐回荡。</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壁画前,伸手轻触那朵画中的蓝花,指尖冰凉,心却滚烫。画中女子凝视远方,而我凝视着她,像是两个时空的对望。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什么叫“一眼千年”。</p> <p class="ql-block">红墙上的“广府”二字沉稳有力,两侧仕女一个粉花簪鬓,一个紫发垂肩,服饰斑斓却不失古意。灯笼悬于檐下,风起时轻轻一晃,光影交错,仿佛时光也在此刻停顿。</p> <p class="ql-block">一次短旅,半城烟火,半城史。广府,以它静默的砖瓦与灵动的文化,让我在行走中读懂了时光。它不急于展示辉煌,而是让你在不经意间,被一盏灯、一句话、一朵画中的花,悄然打动。</p> <p class="ql-block">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旁驻足,我拍下一张照片。碑石沉默,墙纹深刻,而我的影子轻轻落在上面——像是一种致敬,也像是一次对话。这座城不需要呐喊,它只用存在,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边缘,望向那条古意盎然的街道,行人如织,屋瓦连绵。阴云未散,却压不住这座城的生气。它像一本摊开的书,每一页都写着故事,而我,正一页页读着,舍不得翻得太快。</p> <p class="ql-block">一面刻着“古城”“太极广府城”的砖墙前,木质指示牌指向各个角落:“浮光太韵禅庭”“俺不一样的咧”……名字有趣,方向各异,却都通向同一种味道——属于广府的,独一无二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群游客在街心合影,笑声清脆,红灯笼在头顶轻轻晃动。他们举起手,比着心,背景是连片的古建筑。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谓文化传承,或许就是这样——不是死守,而是欢笑着走进去,再带着它走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