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边境行(一)

战略合作伙伴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是从烟台到大连。住在船上。</p> <p class="ql-block">夜航的船像一座漂浮的城市,在漆黑的海面上缓缓前行。我躺在舱室里,听着引擎低沉的轰鸣,感受着海水在船底轻轻晃动。窗外偶尔闪过几缕微光,是远处渔船的灯火,还是城市尚未熄灭的霓虹?说不清。这一程横跨渤海,从山东半岛的尖角出发,驶向辽东半岛的怀抱,像是用一夜的时间,穿越了地理的边界,也悄然拉开了东北边境行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山东烟台鱼人码头</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拂过脸庞,我站在烟台渔人码头的充电站旁,看着海面泛着细碎的银光。蓝色的指示牌静静立在绿植之间,仿佛在提醒每一个即将启程的人:电量充足,才能走得更远。这里没有喧嚣的汽笛,也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有几辆车安静地停靠,像在等待一场不急的告别。我深吸一口气,把这片刻的宁静装进行囊——这是旅途最初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渔人烧烤大排档的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三角形的灯箱上写着“小海鲜”“小龙虾”“啤酒”,字字都透着人间烟火的热气。昨晚临行前,几个当地人正围坐在外摆的桌边,举杯畅饮,笑声被海风吹得很远。我虽未入席,却仿佛尝到了那份鲜辣与痛快。这顿饭,是给远行者最温柔的饯行礼。</p> <p class="ql-block">再路过那家大排档时,阳光正斜斜地洒在“渔人烧烤大排档”的红白招牌上,映得整栋浅色建筑都亮堂起来。灌木丛修剪得整齐,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质。我想,旅途中最动人的往往不是目的地,而是这些不经意间撞见的日常——一家街边餐馆,一段安静的午后光影,它们不动声色地告诉你:生活,本就该如此松弛。</p> <p class="ql-block">沿着海岸线走,一块指示牌立在路口,指向“第二海水浴场”。红色箭头写着:“阳光是免费的,希望你从容不迫。”另一侧的黄箭头补了一句:“冬去春来,漂洋过海来看你。”我站在那儿笑了。这些话不像导航,倒像一封写给陌生旅人的信,温柔又笃定。原来在这片海边,连路标都懂得诗意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的海滩最是迷人。橙黄的夕阳贴着海平面缓缓下沉,把整片天空烧成了暖色的梦境。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在沙滩上,有的牵着手,有的独自伫立。防波堤上的黑石沉默地守着潮水,远处城市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那一刻,时间好像也放慢了脚步,任由晚风把心事吹散在浪花里。</p> <p class="ql-block">一条木质栈道伸向海中,两旁是石木相间的护栏,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几位行人慢悠悠地走着,有人拍照,有人只是望着海发呆。白云悠悠地飘在蓝天上,海面波光粼粼,远处的小岛像水墨画里的留白。我踏上栈道,脚步不自觉地放轻——有些风景,本就不该用匆忙去丈量。</p> <p class="ql-block">这天的海滩格外热闹。孩子们在沙地上奔跑,情侣坐在防波堤上低语,老人牵着狗缓缓踱步。绿树林荫下,那座小小的灯塔静静矗立,虽不再指引航船,却成了人们心中某个温暖的坐标。海水清澈见底,蓝天倒映其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洗过一遍。我坐在沙滩上,看人群来来往往,忽然觉得,所谓边境,不只是地理的交界,更是心境的过渡——从喧嚣到宁静,从熟悉到未知。</p> <p class="ql-block">大连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船靠岸时,阳光正好洒在“渤海轮渡”的船身上,像为它披上了一层金边。码头干净整洁,白色护栏映着碧海蓝天,几位游客提着行李缓步走下舷梯,脸上带着初到异地的新奇。我站在甲板上最后回望一眼烟台的方向,海风拂面,心中却已悄然种下对下一段旅程的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烟台到大连,不过是一夜航程,却像完成了一次小小的跨越黄海的仪式。海是沉默的见证者,而我,正一步步走向东北更深处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