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文学基础常识(10 个)</p><p class="ql-block">四书五经:“四书” 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儒家核心经典,很多成语和思想都源于此。</p><p class="ql-block">六经:比 “五经” 多了一部《乐经》,可惜后来失传,所以现在常说 “五经”。</p><p class="ql-block">十三经:在 “五经” 基础上,增加了《尔雅》《公羊传》《谷梁传》等共 13 部儒家经典,是古代文人必学的典籍。</p><p class="ql-block">四库全书:清代乾隆年间编修的大型丛书,分 “经、史、子、集” 四部,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代的大量典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之一。</p><p class="ql-block">经史子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经” 是儒家经典,“史” 是史书,“子” 是诸子百家著作,“集” 是文人诗文集。</p><p class="ql-block">风骚:“风” 指《诗经》里的《国风》,“骚” 指屈原的《离骚》,后来 “风骚” 成为文学才华的代称。</p><p class="ql-block">汉字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比如 “日” 是象形,“上” 是指事。</p><p class="ql-block">五谷:古代指稻、黍、稷、麦、菽,不同朝代说法略有差异,但都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很多文学作品里会提到。</p><p class="ql-block">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是古文运动的代表,散文成就极高。</p><p class="ql-block">竹林七贤:三国魏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常聚在竹林喝酒、清谈,是魏晋名士的代表。</p><p class="ql-block">二、诗词经典(15 个)</p><p class="ql-block">《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 305 首诗,分 “风、雅、颂” 三部分,常用 “赋、比、兴” 手法,比如《关雎》《蒹葭》。</p><p class="ql-block">《楚辞》:以屈原作品为核心的诗歌总集,句式灵活,多用 “兮” 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p><p class="ql-block">乐府诗:汉代开始的官方诗歌体裁,多反映民间生活,比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还被称为 “乐府双璧”。</p><p class="ql-block">建安文学: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是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 “建安七子”,作品风格刚健有力,被称为 “建安风骨”,比如曹操的《观沧海》。</p><p class="ql-block">山水田园诗派:唐代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作品多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王维还被称为 “诗佛”,他的诗 “诗中有画”,比如《山居秋暝》。</p><p class="ql-block">边塞诗派:唐代另一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风格雄浑豪放,比如王昌龄的《出塞》。</p><p class="ql-block">诗仙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比如《望庐山瀑布》《将进酒》。</p><p class="ql-block">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被称为 “诗史”,比如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p><p class="ql-block">诗魔白居易:唐代诗人,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通俗易懂,比如《长恨歌》《琵琶行》。</p><p class="ql-block">小李杜:指唐代晚期的李商隐和杜牧,李商隐的诗含蓄朦胧,比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杜牧的诗俊爽清丽,比如《泊秦淮》。</p><p class="ql-block">豪放派词:宋代词的流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风格豪迈奔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婉约派词:宋代词的另一流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风格委婉含蓄,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很有名。</p><p class="ql-block">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前期清新明快,后期因国破家亡变得凄凉哀怨。</p><p class="ql-block">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他们的元曲作品影响深远,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广为人知。</p><p class="ql-block">《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三句,用简单的景物描写,勾勒出凄凉的秋景,被称为 “秋思之祖”。</p><p class="ql-block">三、散文与小说(10 个)</p><p class="ql-block">《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包含很多孔子的思想,比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p><p class="ql-block">《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善于用比喻和辩论,比如 “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 class="ql-block">《庄子》:道家经典,庄子的著作,充满奇幻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比如 “庄周梦蝶”“庖丁解牛” 的故事都出自这里。</p><p class="ql-block">《史记》: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被鲁迅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比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p><p class="ql-block">《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的散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成为后世人们向往的乌托邦象征。</p><p class="ql-block">《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的散文,是他为兰亭雅集写的序,不仅文章优美,他的书法作品更是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p><p class="ql-block">《西游记》:明代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讲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充满奇幻色彩,人物形象鲜明,比如孙悟空、猪八戒,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p><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明代罗贯中的历史演义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众多英雄人物和战争故事,比如 “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是四大名著之一。</p><p class="ql-block">《水浒传》:明代施耐庵的英雄传奇小说,讲述梁山好汉反抗压迫、聚义梁山的故事,塑造了林冲、武松、鲁智深等经典人物,是四大名著之一。</p><p class="ql-block">《红楼梦》:清代曹雪芹的长篇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被誉为 “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四大名著之一。</p><p class="ql-block">四、戏曲与曲艺(5 个)</p><p class="ql-block">京剧:中国国粹之一,形成于清代,融合了多种戏曲元素,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经典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p><p class="ql-block">昆曲:被称为 “百戏之祖”,起源于明代,唱腔优美婉转,经典剧目有《牡丹亭》(汤显祖创作),其中 “游园惊梦” 一折非常有名。</p><p class="ql-block">《牡丹亭》:明代汤显祖的昆曲剧本,讲述杜丽娘因梦生情、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评剧: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风格通俗易懂,经典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p><p class="ql-block">相声: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手段,讲究幽默风趣,能给人带来欢乐,经典段子有《报菜名》《五官争功》。</p><p class="ql-block">五、文学典故(5 个)</p><p class="ql-block">邯郸学步:出自《庄子》,讲一个燕国人到邯郸学走路,结果不仅没学会,还忘了自己原来的走法,最后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丢失了自己原有的本领。</p><p class="ql-block">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讲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之后就天天守在树桩旁等兔子,不再种地,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p><p class="ql-block">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讲越王勾践战败后,睡在柴草上,每天尝苦胆来提醒自己不忘耻辱,最后终于打败吴国,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p><p class="ql-block">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廉颇因嫉妒蔺相如的地位,多次羞辱他,后来知道蔺相如为了国家大局而忍让,就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去请罪,比喻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p><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出自《列子》,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就说 “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就说 “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不再弹琴,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