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的季节,大地慢慢变换颜色。应朋友夫妇之约,我们一起开车向北,一起去寻找秋天的快乐!约180公里路程,途中的风景,还没有太多令我们欣喜若狂的感觉。一路上家长里短,思乡情结……。不觉我们就来到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白求恩大夫的故乡—格雷文霍斯特(Granenhurst)。车子驶入小镇,古朴典雅的欧式风格建筑,在秋天渐变色的草木衬托下显得格外迷人。摄影爱好者哪能错失良机,不放过每一个令人感叹的细节,即刻记录下这映入眼帘的第一幕,让照片留下珍贵的回忆,陶冶自我。</p> <p class="ql-block">橱窗上的简单商品介绍,也是小镇特色。</p> <p class="ql-block">码头小景</p> <p class="ql-block"> 凑巧赶上蒸汽船就要启航,朋友让我充当一回Muskoka湖上的“水手”,不曾想过的事儿一秒钟奔现,那就接受不吧!</p> <p class="ql-block">码头周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沿湖的别墅、私宅,高品质生活追求者的乐园,从我们的眼前划过。</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毕回到码头,等下一班船的游客排起了长队。</p> <p class="ql-block">驱车来到镇中心解决午饭,小镇风景可不一般,涂鸦上墙人物挺有特色,赶紧拍照免得错过懊悔一番。</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物不知是谁?急急忙忙也没细看。</p> <p class="ql-block">邮局</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小商店</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大夫故居</p><p class="ql-block">故居建于1880年,原是长老教会牧师的住宅,白求恩的父亲曾在此任职。1890年3月3日,白求恩诞生于此,他在此生活了3年多。1972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该故居,按其出生时的原貌进行修缮,1976年8月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在白求恩故居院落北侧的297 John Street,有一栋白色小楼被开辟为“白求恩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白求恩生活战斗的实物和照片,还展示着许多中国各界捐赠的纪念品,如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的微雕本、白求恩人物画像等。我们还看到许多中国人自发捐助的物品,白求恩大夫确实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是一位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故居对面街道上的小屋,紫色、白色,隔远看,相应衬着红色、绿色、黄色的树木,藤蔓,与故居枫树环绕下的绿色小屋相映成趣,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 日渐西沉,意犹未尽,与小镇美好的遇见,怀着对白求恩大夫无比的崇敬,让我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我们告别了小镇,踏上了归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