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冰日记】2025年7月9日,星期三,晴 今天准备进疆。清晨5:30就起床了。敦煌的天,比家乡的天要明的迟。都五点半了天还黑咕隆咚的,但街上的路灯和建筑物上的广告灯、亮化灯却灯火通明。<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进疆第一站是哈密。6:24正式从敦煌假日酒店出发。根据智能导航提示,走s245省道,路程近400公里,据说路上无人烟,因此提前加满了油箱。<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s245省道路上车辆很少,路也很好走,后来在路上休息时听大车师傅说s245是去年刚修好通车的。<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9:20进新疆界东南河服务区,接受公安检查,检查需要身份证刷脸。<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2:20进入新疆新星市,这是入疆后见到的第一个城市。<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2:47到达新疆哈密市区,吃饭后找了家名叫“凯景大酒店”的酒店住下。新疆的酒店,比起甘肃来,同等水平的酒店,价格要贵点,但出门在外能住就行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5:00左右从酒店出发,15:19到达哈密回王府参观。<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6:50从回王府出发,行程64公里,17:54到达大海道景区游览了瀚海神龟、双头马、艾斯开霞尔古堡、瓜乡少女等雅丹地貌。 18:30从大海道景区出发,22点回到凯景大酒店,然后出去吃了晚饭,近0:00点才回酒店休息。这一天确实挺累的,车上一直打瞌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们要进新疆了</b></h3> 今天是我们出来的第15天,终于要到目的地新疆了:那个占我国国土面积1/6,比10个山西省还大的地方;那个我国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那个“平沙漫漫黄入天”“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所在。经过近8天的计划外非自主旅游,同伴们压抑的心情终于得到了释放,才清晨五点半,这帮老头老太太就起来了。一个个喜笑颜开、蹦蹦跳跳的。冰哥哥照例把车擦得锃光瓦亮(这车跟了我七、八年了,从来没有享受过这待遇)。他说,天是黑的,但路灯是亮的,不影响擦车。 导航“活脱脱”是个当地通,尽引着我们走小街小巷,一路上也没有看见个加油站。也许是被将近400公里的无人区给吓着了,同伴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建议我返城加油。我不听,一直走,一直走!天不欺我!当大片的荒漠冲入我们眼帘的时候,有一个加油站孤零零地“杵”在村口。 门关着。我有点儿紧张了。正踌躇着呢,门开了,一个稍微上了些年纪的中年妇女,边走边挽着头发迎了出来。很热情地给我们加油。她说,听见我们说话像外地人,一定是要进疆了,所以说,尽管远不到上班时间,还是赶紧起来,不能让远地而来的客人误事儿!她可能不知道,在50天的旅程中,她的话一直温暖着我。 还真是将近400公里的无人区,笔直、油亮的道路两旁,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黑的或棕里带黑,黑里透红的沙丘。一路上,我们只遇到过两辆车,一辆小车,一辆是大车。开小车的是一对小夫妻。在进新疆界东南河服务区接受公安检查时,又碰上了,才知道小俩口都是老师,趁假期准备游遍新疆;开大车的是两个中年男子,甘肃人,在甘肃和新疆间跑运输。当时,他们在路边休息。见我们停车,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吃西瓜。并告诉我们这条路是去年才修好的,刚通车不久。还开玩笑说,你们真厉害,这条路都能找到!让我们放心开,说这条路是我们的专属公路。 新星市是我们穿越400公里戈壁、沙滩后遇到的第一个城市,这个具有“西域襟喉”之称的城市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亮眼。过新星市不远,我们就进入了那个瓜香四溢的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大门”,唐玄奘西天取经第一站,素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和“新疆缩影”之称的哈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密回王府</b></h3> 我们没有去探寻樊梨花的征战地,又没有第一时间闻着果香味儿去吃哈密瓜。而是到了离我们所住宾馆五、六公里的哈王府。哈王府正在修建,府门前的公路下有个不大点儿的停车地方。游人不是很多,但还是费了很大劲儿才把车停下。人到哈密,才知新疆连太阳也比我们山西要大。 有资料说,回王府是公元1706年,由一世回王“额贝都拉”经康熙帝批准在原址上重建的。为了体现皇恩浩荡,不但恩准他参照北京紫禁城的建筑风格,还给他派了汉族工匠。琉璃瓦顶、飞檐斗拱、金龙装饰都有样学样。整整修了七年,才宣告竣工。从建筑风格上讲,它的出彩处在于:既保留了中原宫殿建筑的富丽、恢宏、秩序和逻辑,还突出了伊斯兰建筑的庄重和富有变化。是清代新疆规模最大的宫廷建筑群。 从外观特征上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回王府是新建的。据说,回王府曾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一次比一次宏大,一次比一次气派。最后一次被毁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最后一次重建是2004年。当然,之前原址上的建筑是不能叫做王府的,虽然一世回王“额贝都拉”的祖上四代都是哈密的封建领主(伯克),但还称不上“王”,他们的院子也顶多能算是“哈密老爷”的院子。就连“额贝都拉”在归顺满清前,也只是准格尔部的一个藩臣,只有十来匹马,十来个人。 选择最重要。从“额贝都拉”反叛准格尔部开始,到三代“额敏”开启“屯田开垦”,四代“玉素甫”参与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七代“伯锡尔” 在张格尔之乱中功勋卓著,官位从札萨克一等达尔汉,镇国公及固山贝子,郡王品级及多罗贝勒,历经七代,方至亲王。严格意义上讲,直到第七代,才可称“王”,其建筑也才能被叫做“王府”。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额贝都拉”开始,其九世,都为稳定新疆、平定叛乱、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追溯到“额贝都拉”,也算名符其实。起码是对历史的一种肯定。 由“额贝都拉”上溯至前四代,他们都不是回族,其后也不可能是。之所以称为“回王”,说法很多。我比较认同两种。一是其血脉溯源可至回鹘、回纥,二是其部族被视为“回疆八部”之一。 在参观完富丽堂皇的回王府后,我们还参观了“回王墓”,瞻仰了被“阿古伯”附属势力杀害的“伯锡尔”。哈密回王自“额贝都拉”始,至“沙木胡索特”止,共传9世,233年。 奇怪的是,回廊环绕的哈密回王府,却将其后花园打造成了一个小型的动物园,那些动物可爱是相当可爱,但总觉得有点儿不伦不类。不管做出这一创意是不是为了引流,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不严肃的创意。 整体而言,陈列的故事挺精彩,观感差强人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密大海道</b></h3> 入疆第一天就见到沙海上的奇观—哈密大海道。满眼都是震惊:惟妙惟肖的双头马,引吭高歌的沙石鸟,清秀可人的瓜乡少女,扭首摆萌的瀚海神龟,以及苍凉古朴的史前遗址,随处可见的城堡烽燧,形态各异的化石,构造精巧的粮仓……能想象出来的都有,想象不出来的也都有。尽夺天地之造化,鬼斧之神工。 来到这里,当你看到那满眼的浩瀚,你不得不相信,这里曾是一片巨大的海域,曾有一种长着翅膀的龙,叫飞天翼龙;曾有一种写在书上的景,叫海市蜃楼。驼峰成山,沙砾成海。这是大自然的遗迹,是天地间的法门。 我无比相信,当天地震荡,山川异变,海水退去,海还在,海相可沉,沙还留。于是,有了烽燧,有了城堡,固沙开道,翼龙化石。走过汉,走过唐,走过古人类。走上《魏略·西戎传》,走上《周书·高昌传》,走上《西域图记》。其海,谓之大沙海;其道,谓之大海道;其形,谓之遗迹,其貌,谓之雅丹。可走粮,可运兵,可传道,可通商贸。 据史料记载,“大海道”曾是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的三条道路中的一条,谓之“新道”。最长时达1400里,即700公里。亦说500公里。该海道开通于汉代,是古代敦煌经哈密到吐鲁番最近的交通要道,比其他两道可节省近一半路程。直到唐代后期,因环境恶劣而逐渐废弃,到北宋的时候,已经不被历史记载了。 我们今天到的哈密大海道,全长大约为170来公里,80公里是柏油路面,90公里是沙石路面。全程大约2~3个小时。我们是从东门进的,因为游玩期间,我在沙漠里找到会儿沙海冲浪的感觉,同伴们有些害怕,再加上时间也到下午六点半了,坚实不同意我再深入。所以,我们没能去往红柳滩,没能欣赏到与此处不一样的雅丹地貌和荒凉的戈壁风光,也没能体验上据说是能颠簸让人怀疑人生的颠簸。我是个冒险分子,心情难免有些低落。 好在,从东门到五堡镇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两个卖哈密瓜的小女孩。远远地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亲近。白的高些,金发如丝;黑的瘦些,乌发如染。两个都长着好看的“月牙牙”眼、“柳叶叶”眉。非常可爱。看我们停车,叔叔阿姨地叫着,说,这个是哈密瓜,这个是老汉瓜,你们尝尝,不要钱。还说,阿姨漂亮,吃哈密瓜;叔叔们英俊,吃老汉瓜。我逗她们,是叔叔们老了,才吃老汉瓜的吧?两小女孩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是老汉瓜更甜! 我们买了颗很大、很大的哈密瓜。肤白的小姑娘置瓜于掌,很利索地给我们切成条状。一边吱吱喳喳地给我们讲,她们现在放假,帮亲戚出来卖卖瓜;一边动作麻利地切开颗老汉瓜,给那个黑女孩吃。说黑女孩是她的同学,来找她玩儿的。她们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反倒是我们的话,她们听起来有些费劲。看我们盯着她们的瓜看,就每人给我们一块,说,尝尝,我们这里的瓜,每颗味道都不一样。也就八、九岁吧,说话办事的样子,比大人还大人。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孩子,还不亲死?! 晚上十点。我们回到哈密城。倘若,我们没有在城里订酒店。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沿大海道直达吐鲁番?是不是就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或者,我们从敦煌直接走大海道,是不是就可以全程经历国内唯一允许合法穿越的无人区?就可以探寻到远古的神秘,体验到“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那种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