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历史文化——科普与健康小课堂

健康科普百科全书

<p class="ql-block">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p><p class="ql-block">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南宋并立。历经十帝,共189年。</p> <p class="ql-block">宋宝元元年(1038)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p><p class="ql-block">宋朝不愿承认李元昊的帝位,并且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李元昊频繁派出细作到边境刺探军情,煽诱宋朝境内的党项人和汉人附夏。公开断绝了西夏同宋朝的使节往来,向宋朝送去“嫚书”,在“嫚书”中指责宋朝背信弃义,挖苦宋军腐败无能。又借辽朝的势力威胁宋朝,最后还表明西夏仍愿同宋朝和好之意。夏宋之间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p> <p class="ql-block">西夏历史的核心脉络</p><p class="ql-block">‌政权沿革‌:</p><p class="ql-block">党项拓跋部经唐末迁徙后逐步壮大,李元昊于1038年正式称帝建国,与宋辽金鼎立近200年,最终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p><p class="ql-block">‌文明实证‌:</p><p class="ql-block">西夏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包含9座帝陵及270余座陪葬墓,出土的鎏金铜牛、西夏文残碑等文物印证了多元文化交融特征。‌‌</p><p class="ql-block">‌研究进展‌:</p><p class="ql-block">2025年西夏陵申遗成功后,首展103件套文物于北京首都博物馆,其中33件为国家一级文物,系统性展示手工业技术与社会形态。‌‌</p> <p class="ql-block">西夏的地理归属与现存遗迹</p><p class="ql-block">‌疆域范围‌:</p><p class="ql-block">鼎盛时期控制河西走廊,核心区域位于今宁夏银川市周边,现银川市西夏区仍保留西夏陵、镇北堡温泉小镇等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文字传承‌:</p><p class="ql-block">西夏文创制时仿汉字结构,现通过残碑缀合和数字化技术,游客可在西夏陵博物馆体验西夏文字书写与语音解读。‌‌</p> <p class="ql-block">西夏文化是11至13世纪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在西北地区形成的多民族文化体系,以宁夏、甘肃等地为中心。</p><p class="ql-block">它以党项文化为基础,融合汉、藏、回鹘等民族要素,涵盖文字、宗教、律法及艺术等层面。</p><p class="ql-block">李元昊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该文字借鉴汉字结构原理,成为法典编纂与典籍翻译的核心工具。</p><p class="ql-block">西夏推行佛教与儒学并行的政策,翻译佛经3600余卷,兴建承天寺等宗教建筑,并通过科举推广儒家经典。</p> <p class="ql-block">西夏王朝编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继承唐宋律法并采用条目式体例,现存19卷涵盖刑法、民事等领域。</p><p class="ql-block">艺术遗存包括敦煌石窟壁画乐舞图、榆林窟供养人像及墓葬出土的鎏金铜牛、人像石座等雕塑。</p><p class="ql-block">西夏王陵融合唐宋陵制与佛教元素,形成塔式陵台、月城石像生等独特形制。1227年西夏灭亡后,黑水城文献、佛经刻本及建筑遗址保存了其文化遗产,凉州出土的双语碑刻与武威地区文物实证了多民族交融特征。</p>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市关工委科普与法治教育指导团线上送学:‌</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p><p class="ql-block">学史明理、增信、崇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