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长征路,圆长征梦】№.08长征中的人物传奇

右上角68936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中的人物传奇是我【走长征路,圆长征梦】美篇计划里的一部分。长征中的英雄无数,因为篇幅问题,不能面面俱到。我仅就自己印象深刻的,材料较充实的加以文字描述。</span></p> 林育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育英是林彪的堂哥,早年参加革命,领导工人运动。1933年受中央委派,担任中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35年,为了向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会议精神,尽快恢复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共产国际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派林育英同志回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育英同志爬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当时中央所在地——瓦窑堡,使党中央和共产国际恢复了联系,促成了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会后,毛主席和林育英进行长谈,希望林育英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帮助解决中央和红军领导人的团结问题,拉回张国焘带走南下的红军指战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国焘比较相信共产国际,对毛主席、周恩来、张闻天的话根本听不进去。于是,林育英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多次向张国焘发出电报,说明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如果张国焘一意孤行,带部队南下,就要背负“违背共产国际指示”的罪名。通过多次沟通、各方压力下,张国焘陷入被动,迫使北上,直到红一、红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主席对林育英赞誉道“你这位共产国际代表没有白当,你为党和人民立了一大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2年3月,林育英在延安中央医院病逝,万余人参加了出殡仪式。毛主席亲笔题写挽联,并提议灵柩由中央几个主要领导人亲自抬。于是,毛主席、朱德、任弼时、林伯渠、徐特立、杨尚昆等中央领导亲自把棺材抬到桃花岭上,为他下葬。这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为他人执绋抬棺。</span></p> 钟赤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独腿将军,就是凭着顽强毅力以残缺之躯走完长征路的钟赤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1岁的钟赤兵任红三军团十二团政委,娄山关战役中右腿被九发子弹打伤昏迷,经急救苏醒,医生立即实施截肢手术。当时没有麻药,手术工具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半截木匠锯,因没有消毒用品,导致伤口感染。医生进行第二次截肢手术,把右腿膝盖以下全部截去。不料伤口继续感染,医生不得不将整条右腿从股骨根部截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部队又将继续长征,钟赤兵对前来看望他的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说:“我不离开红军,就是爬,也要跟上部队”。就这样,钟赤兵安排到干部休养连,拖着一条腿随中央直属部队行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爬雪山时,遇悬崖峭壁,担架抬不上去,他自己拄着拐棍走,经常从高处滚下来,他就在地上爬着走。长征路上,不止一次,钟赤兵感到体力耗尽,还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凭借单腿走完万里长征,坚持到达陕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钟赤兵赴苏联医院做了最后一次手术。三个月后,进苏联共产国际党校学习,后来又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班深造。他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以初小文化水平成为苏联最高军事学府特别班最优秀的学员。</span></p> 余新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红军楼”前广场雕塑群中有一个小“红军娃”,人物原型是静宁籍老红军余新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6年秋,红军长征到达甘肃静宁界石铺休整18天,余新元每天挤在人群里听红军首长演讲,牢牢记住“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参军时他只有13岁,入伍不到三个月就遇上山城堡战役,背着缴获的四枚手榴弹和三百多发子弹撤下战场时,他哭了。指导员一句话“当红军不能哭,要哭就不能当红军”,让他记了一辈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余新元参加红军后,参加大小战斗500余次,7次身负重伤,九死一生,功勋卓著,被授予“战斗模范”称号。他主要参加过的战斗有:平型关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狼牙山反扫荡、辽沈战役等等,多次身负重伤,长期依靠假肢行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5年9月3日,余新元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老兵方阵,在方阵中第一个敬礼,向祖国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11月,在黄土岭战斗中,余新元的左腿不幸被弹片击中,有幸得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亲自为其做手术,保住了他的左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9年,余新元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得知雷锋因身高体重不符合条件不能入伍。他经过详细了解,发现雷锋品德优秀,任劳任怨还是孤儿,家境贫寒,有着和自己同样的苦难经历,就下决心帮助雷锋参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三次找市委书记汇报,又专门为雷锋入伍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并以自己22年党龄为雷锋担保,最终在1960年元月8号,于辽阳火车站送雷锋穿上军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在《雷锋日记》里看到当年余新元关怀雷锋,送雷锋参军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推荐郭明义参军。1976年底,余新元依然在辽宁任职,听说郭明义报名参军,便拖着伤残之躯走街串巷了解其表现,随后向征兵部门极力推荐郭明义参军。两人因此结下深厚情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明义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荣誉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余新元是“两代雷锋”的引路人,是从红军队伍中诞生的革命伯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休以后,余新元担任过146所大中小学校校外辅导员,深入800多个单位做学雷锋报告3000多场。他坚守信念,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两袖清风,用自己的一生践行长征精神和雷锋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余新元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了解他的经历,让人连连赞叹:原来白求恩、狼牙山五壮士、雷锋、郭明义,竟然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走长征路,圆长征梦】1——8篇已经记完了从长征的起点瑞金开始到长征的终点陕北吴起县全过程,其实这些只是摘取了一些片段,这条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长征路仅用文字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再则自己水平有限,只是有感而发,有不对的地方老师们尽管指出,我可以再做修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里,感谢《红星闪耀岁月》美友圈的管理员、评论员老师对我的帮助和认可,每次精心的点评都倾注了你们的心血,也是对我最好的鞭策和鼓舞。同时,也感谢广大的美友老师来访和点评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征精神万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