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人的雨》

墨韵儿

<p class="ql-block">  持续十几天的秋雨,县城又起雾了,环顾小城的东西南北,你会发现大雾从各个山头逐渐包抄过来,就如新娘的婚纱,把娇羞的小城完全覆盖,那远处的一山一水,早已朦朦胧胧。</p><p class="ql-block"> ​山顶的雾更浓,像牛奶一般,近处的雾薄了很多,那些不知名的野草、小树、灌木像掉进牛奶的饼干一般,藏头露尾。山有了雾的萦绕,更加妩媚;雾有了山的巍峨,那变幻莫测的舞姿把一座座小山魔幻的犹如七仙女的天宫。天空夹杂着细细的雨丝,扑在脸上,衣服上,真是傻傻分不清是雾还是雨。</p><p class="ql-block"> ​空气湿润了很多,到处充满了潮湿和发霉的味道。有人欢喜有人忧,果农们叫苦不迭。这个时期苹果卸去了外袋,正是需要阳光的时候,可这绵绵秋雨可愁坏了他们。天意难违,还记得小时候好不容易收割的小麦,堆在麦场里。夏天的雷雨说来就来,毫不含糊。一变天,各家各户都拿着塑料布往麦场里跑。等赶到场里,小麦早已淋湿了,手快的、住的近的人们还凑合把麦顶盖住,迟来的人们,麦朵早已被暴雨从头到脚灌了个透。一场又一场的雨,让成熟的小麦忽而苏醒了,他们吸饱雨水,在麦穗上开始悄悄发芽。等太阳出来,家长们剥去覆盖的塑料,不一会儿,小麦囤积成的大麦垛开始冒蒸汽,人们无奈的苦笑着,看着枯黄的麦穗上又冒出的绿绿的麦芽,他们只能望麦兴叹。扒开麦垛人们开始晾晒湿漉漉的麦垛子。潮湿又有太阳的催化,发芽的小麦越长越欢,等麦垛晾晒的差不多了,麦芽已经把小麦许多营养带走,小麦成了干瘪的躯壳。</p><p class="ql-block">​ 发了芽的小麦,也得颗粒归仓。人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打麦程序,大家依旧忙碌着,依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们微笑着,交谈着,考虑明年如何对付这讨厌的大暴雨,吃一堑长一智,农民心里有数。出芽的小麦磨成面粉,蒸出的馒头底子是死面的,发不起来,一扣一个硬壳,而且馒头吃起来有点沾牙。过惯了苦日子的母亲丝毫没有怨言,她微笑着说,不管咋样它也是白面,比玉米窝窝好吃多了 是啊!那时候上顿下顿的玉米窝窝吃的大家吐酸水,后来一看见玉米窝窝,胃自动条件反射似的开始冒酸水。小孩子爱挑剔,总是把扣下来的馍底子给父母吃,他们一点也不嫌弃,大口嚼了起来。</p><p class="ql-block">过惯了苦日子的父母,他们丝毫不嫌弃这些已经发芽的小麦以及蒸出来的馒头。他们有滋有味的吃着,不停夸赞白馍就是好吃!</p><p class="ql-block"> ​农民靠天吃饭,种不种是自己的事,收不收是老天爷的事。老天爷下不下雨,什么时候下雨,谁也没办法。</p><p class="ql-block"> 但在可控的范围内,勤劳致富顺其自然即可,永远做一个不忘本真的人,做一个快乐的知足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