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出门,随手一拍,相册里便有很多只是当时的一拍过眼,后来被打入冷宫的图片。今晚准备彻底清理,不经意滑过这三张照片,我满满的回忆被勾起。</p> <p class="ql-block"> 前两张:今年的年初二,我们三个大人带着四个娃在南大的老校区里遇见的:古老的建筑、长青的古木、恒久的阳光、最现代的手机与清瘦的老者,达成了一种奇妙和谐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校园外的车水马龙、市井喧嚣仿佛瞬间被过滤,一种沉静古朴、庄严厚重又温润无声的气息扑面迎来。</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暖阳,低低地悬着,温和又慈悲。它收敛了灼人的光芒,只将一片温润的、蜜糖般的金色,甜甜地泼洒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青砖的建筑,仿佛是从土地上自然生长而出,窗户上的钢筋细圆柱用锈迹在诉说着南大光辉的历史。爬山虎褪去了夏日奔流的、绿色的瀑布叶片,此时用坚韧的、如铁丝网般的藤蔓紧紧附着斑驳的砖墙上,严严实实勾勒出苍劲有力的线条。站在这样一面墙前,我感到,建筑与植物,沉默与生长,历史与当下,在此刻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楼旁的那棵老树,默默站立与守护。尽管冬日,却并未褪去一点绿装,浓浓烈烈的叶片间,筛下一片片圆润而明亮的光斑,像被敲碎的金箔,随风在老人身上轻轻晃动。</p><p class="ql-block"> 树下,老人一身深灰色,脚上的白球鞋显得干净利落。我想他或许是南大退休的老教授,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站立讲台把一生都献给了培养祖国栋梁,如今得以空闲享受这片美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时他虔诚的双手捧着的,不是书,是一部智能手机。屏幕的光亮,在暖阳下显得有些清淡,不用老花镜片,也能专注而平静的用他曾经写论文拿粉笔的手指,在光滑的玻璃屏幕上缓慢而认真地滑动,他或许在读着儿女刚发来的孙儿视频;或许在浏览着新闻;又或许,只是在某个象棋App上,与一位看不见的对手,进行着无声的博弈。</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滑动,都带着一种与时代小心翼翼的对接。他的身旁走过一阵阵进校参观的人群,他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那方寸屏幕所连接的无垠世界里。树影在他身上缓缓移动,光阴仿佛被拉长了,凝固了。他安坐于时光交汇处的一个静默的坐标,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个世界的流转。</p><p class="ql-block"> 他与树、与古建筑、与现代科技,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时间、知识与生命沉静的照片,无声。</p> <p class="ql-block"> 第三张是我今年年初八在全椒洪兰桥撞见的:</p><p class="ql-block"> 年初八的全椒,街上大红灯笼,喜庆热闹。我们几个初中同学陪老师在太平古城继续享受着年味。风依然带着寒意,我们裹紧厚实的羽绒服,一路回忆一路欢乐。然而,在这冬日中国年的欢乐氛围里,老人和他的睡衣、垃圾桶组成了一道独特格格不入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那睡衣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洗过了,上面沾着一块块深浅不一的污渍,颜色也变得灰暗陈旧。原本白色的鞋底也沾满了油污和泥巴,他的背早已被岁月压弯,像一张拉满后又松弛下来的弓,他的手粗糙干裂,紧紧地握着拐杖,指关节都泛着青白。每走一步,拐杖都会在地面上用力地戳一下,发出“咚咚”的声音,仿佛没有了拐杖的“咚咚”声,他便会一个趔趄栽倒在地上。一阵寒风掠过,老人顶着看得见白发的光头,把脖子下意识往拉站立的睡衣里钻。</p><p class="ql-block"> 他的脚步有些缓慢,鞋子在地面上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腾出的右手紧紧地握着垃圾桶的把手,手臂上的青筋微微凸起,仿佛在用力对抗着岁月的重力。他的侧身,还拖着一个破旧的袋子,里面装不知从哪个角落捡来的垃圾。袋子随着他的不稳脚步左右晃动,也发出“沙沙”的声响,里面的垃圾不小心掉出来一些,老人弯腰把它们捡起来,再塞回袋子里。</p><p class="ql-block"> 我转身拿出手机对准老人,老人立即停下来,抬起头,尽量挺直身板,仿佛要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我的拍照。他乐呵呵地问我:“你拍我干什么呀?”我回应:“谢谢老人家让我拍,这么冷的天您这么大岁数还在捡垃圾,不靠儿女,值得拍。”他笑得有些腼腆,仿佛自己登上了领奖台,在接受记者们的采访拍照。</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也许他的儿女就在身边,但他依然固执地坚持捡垃圾,也固执地把女儿买的新年衣服放在一旁,说自己捡垃圾能穿什么好的衣服来呢,还嗔怪怪孩子们以后不要乱花钱买东西来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老人一直孤身一人,这皱巴巴的塑料瓶、破旧的纸盒,在老人眼中,这或许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在这年初八的氛围里,老人似乎显得格外弱小,别样可怜,但他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又充满了坚韧和力量。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意义,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坚守着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自食其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