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 中国道路(三)

老郭

<p class="ql-block"> 星火燎原 中国道路(三)</p><p class="ql-block"> ——聊聊与秋收起义有关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13)朱毛红军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启中国革命新纪元</p><p class="ql-block">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2月新城战斗胜利后,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毛泽东派何长工到湘南、粤北去寻找朱德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p><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在江西、福建、广东边境坚持斗争,听说毛泽东已经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便派毛泽覃前去联系。几经周折,两支革命武装终于取得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1928年4月28日,在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地转移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是中国现代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当两位巨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新纪元。</p><p class="ql-block"> 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将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陈毅。</p><p class="ql-block"> 朱毛红军胜利会师,使南昌起义军余部得到可靠的落脚点,井冈山根据地如虎添翼,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朱毛井冈山会师是在中国革命处在低潮时候实现的一个伟大举动,对后来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的开辟,对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毛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会聚和造就了一大批党和红军的人才,同时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崭新道路,井冈山成为全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一个典范。</p><p class="ql-block"> 两支队伍顺利会师,保留住了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此,井冈山红军被称为“朱毛红军”,毛泽东和朱德,他们逐渐成为了彼此坚定的战友,坚守着共同的信仰,历经二十一年革命奋斗,携手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p><p class="ql-block"> (14)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毛红军)成立——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1928年的4月28日,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5月4日,按照中央指示,三支起义军队伍合编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一个月之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六个团一个特务营。共计6000人。</p><p class="ql-block"> “朱毛红军”缘何始称“红四军”,而不称“红一军”呢?</p><p class="ql-block">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军事委员会,将广东各派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计有8个军。其中由李济深任师长的粤军第一师扩编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中共党员廖乾五任党代表。李济深受孙中山先生影响,主张国共合作,因此四军各部均有共产党员担任政治工作。</p><p class="ql-block">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由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锋向湖南挺进,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1927年1月,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十二师扩编为军,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改编为师。</p><p class="ql-block"> “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第四军“东征讨蒋”进军到九江、南昌一带。8月1日,四军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南下入粤。不久,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该部转战湘南举行了湘南起义。</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会师后,为发扬四军英勇作战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将其领导下成立的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p><p class="ql-block"> 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四军与红三军、红十二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后改称红一军团。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与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合编组成红一方面军。由于受中革军委直接领导,亦称中央红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5)红五军与红四军胜利会师——井冈山又多了一支彭大将军的革命劲旅</p><p class="ql-block"> 朱毛红军井冈山胜利会师、红四军成立后,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5军主力800多人,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来到井冈山同红4军会合,井冈山又多了一支彭大将军率领的革命劲旅。</p><p class="ql-block"> 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军独立第5师第1团秘密建立了基层组织,该团团长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国民党湖南省当局调独立第5师进驻平江地区进行“清乡”。7月中旬,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到平江,与第1团的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传达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准备必要时举行起义的指示。这时,国民党湖南省当局发现独立第5师第3团第3营营长黄公略为共产党员,电令逮捕。彭德怀、滕代远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第1团的共产党员开会研究对策,会议决定迅速举行武装起义。</p><p class="ql-block"> 7月22日,独立第5师第1团在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下,在平江县城举行起义。与此同时,黄公略、贺国中也先后率部起义。</p><p class="ql-block"> 起义成功后,中共平江县委和起义部队召开了庆祝胜利大会,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13师,彭德怀为军长兼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兼师党代表,辖第1、第4、第7团和特务连、迫击炮连、重机枪连,共2500余人。</p><p class="ql-block"> 平江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国民党在湖南的反动统治,壮大了红军力量,推动了平江以至湘鄂赣边界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7月29日,国民党湖南省当局调集8个团的兵力向平江城进攻,企图消灭红5军。激战竟日,红5军主动退出平江城,因部队减员较大,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黄公略率领第2纵队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第1、第3纵队向井冈山挺进。</p><p class="ql-block"> 朱德、毛泽东获知红5军部队南进,即派何长工率军部特务营和独立营200余人下山,到莲花城北大山中隐蔽等待,迎接红5军。11月下旬,红5军于莲花城北九都与前来迎接的红4军部队会合。接着,红5军主力经三湾、古城,于12月上旬到达宁冈县城,与红4军胜利会师。</p><p class="ql-block"> 12月11日,在宁冈新城召开庆祝两军胜利会师大会。随后,红5军编为红4军第30团,彭德怀、滕代远分任红4军副军长和副党代表,并分别兼任第30团团长和党代表。</p><p class="ql-block">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井冈山的这第二次会师,进一步加强了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使之成为全国各根据地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红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道路正式形成</p><p class="ql-block"> 1927年秋,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冬,朱毛彭红军相继在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道路正式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p><p class="ql-block">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p><p class="ql-block"> 所谓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指:中国革命在城市被强大的敌人击败,短期内无法在城市取得胜利的条件下,“将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土地革命,打碎当地的白色政权,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变为先进的革命根据地;依托这样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去反对依靠城市进攻农村的凶恶的敌人,并进而以农村包围城市,以便在长期战斗中逐步锻炼、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直到敌大我小、敌强我弱变成我大敌小、我强敌弱时,再攻占中心城市,夺取全国政权和全国革命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它比“割据”的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党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哪里?是放在农村还是放在城市;二是对农村根据地在夺取全国政权中的作用如何认识?是把它视为决定的因素,还是仅仅当作辅助因素。</p><p class="ql-block"> 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证明: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中国革命无比正确的唯一选择,这是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结论,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7)红四军军官教导队创办——培养红军干部的革命摇篮</p><p class="ql-block"> 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成立中国红军第四军,不久,在原军官教导队基础上,剑办了“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并从宁冈迁来井冈山茨坪的店上村办公,梁军任队长,蔡会文任党代表,周子昆任副队长,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等同志分别担任过区队长兼教官。</p><p class="ql-block"> 同年冬,彭德怀率红五军上井冈山后,根据中共井冈山前委的决定,在红四军军官教导队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红军的第一所正式学校--井冈山红军学校,校址设在井冈山茨坪的黄竹坳,彭德怀同志任校长,刘之至、王展程等任教官。</p><p class="ql-block"> 军官教导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训练红军的下级军官和为地方培训赤卫队的指挥员。教学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固定的教室,学员们就经常在露天上课;没有笔墨纸张,学员们就以树枝、碳条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或沙盘上练习写字;没有集体宿舍,学员们就分散在群众家里或住在祠堂、庙宇中睡地铺。</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学员一面刻苦认真地学习,一面还参加生产劳动,开展农村调查,有时还随军作战。教导队的创办,为红军和地方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干部,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革命不成功 立誓不回家——朱德爱将王尔琢血洒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参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牺牲的先烈不少,包括被错杀的王佐、袁文才,我们不能一一介绍了。前几天介绍了毛主席的爱将、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牺牲经过;今天再介绍与朱德一起走上井冈山的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的英勇事迹;接下来还要介绍一位与彭德怀来到井冈山的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的革命经历。这三位红军将领具有代表性,分别来自朱毛彭三支红军队伍的革命大功臣。</p><p class="ql-block"> 王尔琢,1903生于湖南省石门县,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并参与了平定商团叛乱之斗争以及北伐战争。</p><p class="ql-block"> 1927 年,王尔琢跟随周恩来参加了南昌起义,在起义军南下遭遇重大挫折后,他与朱老总、陈毅共同率领余下部队在闽赣粤湘等地辗转作战。</p><p class="ql-block"> 1928 年,王尔琢与朱老总等共同引领了湘南起义,其后他们一同引领部队奔赴井冈山。红四军组建后,王尔琢任军参谋长兼第 28 团团长,彼时林彪为其手下的一营营长。</p><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王尔琢辅助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了高垅、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役,成功抵御了敌人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多次“进剿”与“会剿”,跻身红军早期卓越将领之列。</p><p class="ql-block"> 1928 年 8 月 25 日,28 团二营营长袁崇全率部叛逃,王尔琢得知后即刻率警卫排追截,经其努力,多数官兵得以归队,然王尔琢却遭袁崇全枪击身亡,时年 25 岁。毛主席、朱德为失去一位红军能将而痛心不已。</p><p class="ql-block"> 王尔琢坚守信仰至死不渝,用生命践行了他所立下的“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铮铮誓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