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霞浦国庆两日游

行者张叫瘦

<p class="ql-block">五哥说10月7-8日国庆节尾巴两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六-十七,可以去宁德霞浦县观海上升明月、东海日落日出、畲族山寨。我觉得这是很文艺的活动,跟我风格相配😎,有山有海,就像歌手周深今年央视七夕晚会唱的一首国风民谣《有山有海有你》,于是又果断拿出退休金跟他去玩。</p> <p class="ql-block">7号中午到达霞浦上金贝畲族村。上金贝村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畲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上金贝村还有一个传奇坟墓,人称“明二陵”,意思是明朝第二个皇帝陵墓,也就是消失600 年的建文帝朱允炆的陵寝。史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位30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归天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因担心分封的叔叔们势高震主而实行削藩,导致四叔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据传建文四年(1402年)当燕军攻进京都南京金川门时,建文帝扮和尚,带22名近臣从皇宫地道逃离,从此不知去向。据一些专家考证,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逃到宁德霞浦金贝寺出家为僧,并终老在此。福建宁德上金贝村墓塔被部分学者考证为建文帝陵寝,证据包括墓塔形制隐含帝王规格,碑刻谐音隐语(如“御赐金佛”暗指“御赐金服”)、一件绣着九条五爪龙的云锦袈裟(宁德霍童支提寺珍藏的云锦袈裟为明初御用之物,应为朱元璋赐给建文帝的宝物)、追随建文帝出亡而不知所踪的重臣郑洽经DNA比对确认其后裔居住宁德市蕉城区郑岐村,2010年该村郑氏到浙江浦江郑义门认祖归宗,直接证实了郑洽随建文帝出亡宁德的史实;还有那个赫赫有名七下西洋的郑和在明朝永乐初年,身负“踪迹建文帝”使命蹊跷到访福州雪峰寺和宁德支提寺的实物与文字资料。这是我在上金贝村观看考古视频获得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建文帝雕像</p> <p class="ql-block">陵墓两侧脊兽全是闭嘴龙造型,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某个惊天秘密。</p> <p class="ql-block">离开上金贝村,驱车到半月里村。这个村有收门票,经过五哥一番据理力争😜,售票员同意一律享受65周岁以上老年人待遇半票。半月里村,位于霞浦县溪南镇东北部,因形如月牙而得名,是福建省著名的畲族聚居村。作为中国唯一畲族历史文化名村,其古韵悠悠,保存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畲族文化大观园”,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顶着这么多头衔,收门票我觉得也是应该的。</p> <p class="ql-block">畲族是大山里的民族,人们常以“山客”自居。可半月里的先民却在三百多年前就走出了深山,来到海边生活。凭借着村庄海陆通达的地理优势,人们在这里做起了茶叶买卖,村民逐渐发达起来。之后,半月里先民开始着手翻建村落,龙溪宫、雷氏祠堂、举人府等大厝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举人府”全貌,建于清道光年,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清武举人雷世儒在25岁时,用8000两银元耗时三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一门五秀才”的“秀才院”,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嘉庆至光绪年间这家族曾出过五位文武秀才。</p> <p class="ql-block">半月里清代的畲乡雷氏城堡式村落,让我惊叹不已的是村里的公共区域如村口埕地、绕村的登山步道、出行官道,全部采用毛石块石修建得非常规整,步道长度有1.5米,作为只有近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能够集聚这么多资金建设真的好牛逼。</p> <p class="ql-block">逛完半月里村,五哥预计一小时车程后在傍晚五点半可以到达观日落的东壁村。东壁村是日落观赏胜地,位于花竹村西南方向,以日落海景闻名,夕阳余晖渲染海面与岛屿,形成金黄与晚霞交映的梦幻景象。五哥给大家吊了大胃口,我们一路上都心生憧憬。</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经过一个隧道时前面发生车祸被堵,虽然半小时就恢复通行,但等我们到达东壁村大海边时太阳公公已经下山了,大家神情落寞长吁短叹。一个小姐姐只好借用拍到日落的游客照片,发到群里让大家聊以自慰。</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看到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花竹村民宿,五哥帖子上写的晚上吹着海风,喝着啤酒看一轮明月海上升起,也没有看见,只见到山上生明月。大家心态都很好,也没怪五哥骗人,说干脆早点去睡觉,明早早起看日出。因为五哥说:【花竹日出】是中国观日地标,央视新闻频道早间新闻《日出东方》栏目曾在花竹村设点直播“登山观日出,泛舟黄金海”节目,据说花竹是我国最早迎接第一缕阳光的东边渔村,🈶“花竹日出--福瑤幻境”之称。</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大家起了大早,赶到日出观景台。观景台上人山人海,我看到海平面上云层非常厚,有一种不详预感,我们一直等呀等到六点,天🈳飘起零星小雨才死心悻悻而归,观日出也黄了😂</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大家前往霞浦海滨1号公路风景线,先去看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代大京古堡,时值明初倭患频发,朝廷要设卫所水寨构建海防体系,正如我们福清市的“万安古城”一样。城堡依山傍海而建,城垣周长2815米。古堡只有花岗岩城墙有看点,其他城内建筑已经面目全非,就如同伴黑弟美篇说的:明代大京古堡内烟火气依然,也淹没在700多年沧海桑田中,成了落魄的贵族。</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霞浦东海一号公路边的海蚀洞和“迪拜塔”值得打卡,属于特色景观。下尾岛海蚀洞‌是由地质运动与海水侵蚀形成,退潮时可进入洞内观赏礁石与海天相接的天然镜框景观,被誉为下尾岛的“颜值担当”。‌‌</p> <p class="ql-block">海蚀洞周边有悬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退潮后海蚀洞前蔚蓝色的海湾</p> <p class="ql-block">沙质细腻、海水清澈,同伴喵踩在沙滩上,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霞浦迪拜塔是位于霞浦县海尾角的一座天然海蚀岩柱,因形似迪拜塔而得名,由火山岩经亿万年海浪侵蚀形成,高约25米。</p> <p class="ql-block">这次霞浦行计划之中的观日出、日落及海上生明月,虽然全部落空,对我而言有点失落但没有大失所望,人出行多了就会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要随遇而安。古人不是说“千算万算不如天算,人算终究不如天算”。小时候以为‘人定胜天’,长大后才发现天定胜人🤓。我的人生信条是‘尽人事,听天命’,尽管我们精心计划,但总有意想不到的转折,这就是生活。命运之轮常转,人谋虽巧,天意难测啊。还是大张伟《倍儿爽》歌唱的好:“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部分照片选自领队五哥、同伴文娟、远远、唐僧照片,特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