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博物馆

秋月

<p class="ql-block">福建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福州西湖公园之畔,去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习惯 </p> 福建古代文明之光 <p class="ql-block">每有提前做攻略,所以看到可爱的就拍照留存。</p> <p class="ql-block">岁月沧桑,福建的历史演进,如同一首山海回响的古老韵歌,传承悠远。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洪荒的山海间走来,在披荆斩棘的历程中积蓄着文明火种迸发的力量。商周时期,土著"七闽"活跃的身影留下了铜石文化的斑驳光辉。经历闽越人雄踞东南的百年辉煌,福建更加紧密地实现与中原的多方面交流融合,逐步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以后,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枢纽,百业兴旺、万商云集,架设与世界文明友好交流的桥梁。明清之际,海峡两岸人民血脉交融、携手开拓,谱写继往开来的灿烂篇章。本陈列展示福建重大考古发现,荟萃文物珍品,回溯先贤履迹,再现福建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劈山耕海,先民弄闽</p><p class="ql-block">在遥远洪荒的旧石器时代,人们依山傍水,居于天然岩洞,使用简单的木器、石器、骨角器,过着采集、渔猎生活,在亘古岁月中磨砺出生存的经验与智慧。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原始农业、手工业、建筑等方面不断进步,文的火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积蓄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陶塔式壶 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彩陶gui 新书期时代</p> <p class="ql-block">青铜辉映礼乐初萌</p><p class="ql-block">当中原地区进入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阶段,活跃在福建境内的"七闽"族群也创造了地域特征浓厚的土著文化。受中原礼乐之风浸润和楚越等周边区域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化增添了更多元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饶:西周时期文物,高76.8厘米, 重100.35公斤,出土于建瓯小桥黄窠山。 其形体巨大,两面各有圆枚十八个,器体布满以云雷纹为主的纹饰,是福建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属礼乐重器。</p><p class="ql-block">必看宝贝之一</p> <p class="ql-block">悬棺</p> <p class="ql-block">闽越立国崛起东南</p><p class="ql-block">据《史记》记载,闽越国的开国之君无诸是越王勾践后裔。战国时期越国衰落并走向败亡,部分族人陆续南迁避至闽地,融合其原住民,奠定了闽越国兴盛的基础。秦统一全国后设置闽中郡,将福建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管辖。公元前202年,汉朝立闽越国,开始近百年雄踞东南的历史。闽越国在农耕、建筑、制陶、冶铸等方面发展和进步显著,开创地方文化的灿烂篇章。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发兵将其攻灭,并迁移民众于江淮地区,仅存部分闽越后裔仍在故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陶水管道 西汉</p> <p class="ql-block">陶壶 战国</p> <p class="ql-block">陶提梁yu 西汉</p> <p class="ql-block">陶鼎 西汉</p> <p class="ql-block">衣冠南渡闽申隆兴</p><p class="ql-block">闽越国消亡之后,福建因人口稀少、发展较为缓慢。汉晋以降,北方战事频仍,中原地区士族及百姓避难南迁入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与土著居民共同开发,促进社会各方面逐渐振兴。</p> <p class="ql-block">画像砖</p> <p class="ql-block">画像砖 唐</p> <p class="ql-block">青釉多足砚 唐</p> <p class="ql-block">青釉博山炉</p> <p class="ql-block">陶佣</p> <p class="ql-block">丝路云帆海国雄风</p><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随着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福建进入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发达的海上贸易,带动社会各方面的飞速进步,百业俱兴、人才辈出,铸就了福建人文历史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皱纱镶花边单衣 南宋</p> <p class="ql-block">罗印花褶裥裙 南宋</p> <p class="ql-block">风云际会东西交流</p><p class="ql-block">面向海洋的福建在时代前进的浪潮中经历了更多冲撞与交融,崭新的历史画卷在这里徐徐拉开,海洋文化的主脉搏依旧澎湃跳动,民间生活也展示出更多元的因素。</p> <p class="ql-block">津窑"嘉靖丙辰" 款如来立像</p> <p class="ql-block">海内论才重八闽</p><p class="ql-block">明清之际,崇文尚礼之风弥漫于八间大地,登科人甘者层出不穷,许多成为辅国重臣。留存至今的大量文庙、书院、文昌阁等古究见证着当时文教之兴盛。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头 人们的视野也更加开阔与广博,博物、军事、艺术等方面的著作不断面世,为近代闽地涌现出林则徐、严复等放眼世界的包括地理、天文先驱者厚植了土壤。</p> 福建省考古成就展 <p class="ql-block">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依山面海,历史悠久,地下,水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数十年来,福建文物考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果。发现、发掘了数以干计的古遗址、古窑址、古墓群和古沉船,出土、出水了大量反映福建古代历史的文物精品,基本廓清了福建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填补了福建历史研究的诸多空白。近年来,考古探索的领域更突破了原有的界限,拓展到广阔的海洋,调查、发掘了一批水下遗存,"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基地" 挂牌成立、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水下考古科研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利用傍晚的一个多小时,打卡福建省博物院中的两个馆,从冰山一角中了解福建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