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达山城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龙达,是一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小镇,因峡谷而形成独特的山城景观,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防御据点,峡谷的天然屏障为城市提供了安全保障,有“天空之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圣玛利亚主教堂,它是龙达最主要的宗教建筑。教堂始建于15世纪,部分建筑材料来源于附近的摩尔人城堡遗址,见证了龙达从摩尔统治时期到西班牙收复后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小山城干净整洁,房屋以白色为主基调,行人看上去主要是游客,猜想旅游是这里的主要经济来源。</p> <p class="ql-block"> 这边店铺雇员站在门口,端着盘子招揽路人,吆喝“试吃”,在做促销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i>埃尔塔霍峡谷</i></b></p> <p class="ql-block"> 一条深达100多米的峡谷,将龙达老城分为新城区和老城区,峡谷两侧是陡峭的石灰岩悬崖,底部有瓜达莱温河流过。</p> <p class="ql-block"> 隆达的城市徽章,包含象征西班牙的“海格力斯之柱”、格言“TANTO MONTA”,以及城市名称“RONDA”。顶部有城堡造型的冠饰,底部绶带刻有拉丁语““忠诚且勇敢”,外围环绕着繁复的巴洛克风格雕刻,增添了艺术与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两侧悬崖陡峭,岩壁上覆盖着植被,与上方白色的龙达建筑形成强烈视觉对比。</p> <p class="ql-block"> 从努埃博桥等位置,可俯瞰峡谷全景,其独特、险峻的地形结构,带给游客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一对年迈的老外,俯身观看的专注劲,你一定不会奇怪,因为这景色真的很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i>龙达斗牛场</i></b></p> <p class="ql-block"> 建于1785年,历时6年建成,可容纳5000名观众,是西班牙现代式斗牛的发源地,是整个西班牙斗牛界的圣地,全球斗牛士均以在此表演为荣。</p> <p class="ql-block"> 安东尼奥·奥多涅斯(Antonio Ordóñez),西班牙著名斗牛士,是龙达斗牛文化中奥德涅斯家族的杰出代表,一生斗杀大量公牛且技艺精湛,深受海明威推崇,海明威的多部作品灵感来源于他的斗牛经历。</p> <p class="ql-block"> 卡耶塔诺·奥多涅斯是西班牙著名斗牛士,以精湛的斗牛技艺和独特风格闻名,是龙达斗牛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i>阿尔塔米拉花园</i></b></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世纪初期,位于龙达老城区附近,公园北面可眺望龙达的峡谷景观,将龙达山城的独特地貌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卡门·“戈雅”·莫拉莱斯(Carmen 'Goyesca' Morales)的雕像,也被称为“龙达的戈雅女士”。她是龙达文化符号式的人物,其形象与西班牙画家戈雅笔下的服饰风格紧密关联,代表了龙达传统服饰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佩德罗·罗梅罗,是西班牙斗牛史上的传奇人物,出身于龙达著名的罗梅罗斗牛家族,一生斗杀超5000头公牛且毫发无伤,是现代斗牛技法的重要奠基人,其雕像作为龙达斗牛文化的地标,彰显了他在斗牛史上的卓越地位。</p> 米哈斯 <p class="ql-block"> 米哈斯位于西班牙南部,坐落在海拔428米高的地中海之畔的山峦上,俯瞰地中海,可眺望对面的非洲大陆,这里的海岸被称为“太阳海岸”,属于半热带气候。当下的这个季节已属深秋,午后的阳光嗮在身上,还是会让人有点灼热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米哈斯由史前时期的塔尔特西人建立,后历经古希腊人、腓尼基人、罗马人、维西戈特人、摩尔人的统治。1487年,米哈斯抵抗天主教君主对马拉加的围攻,马拉加陷落后,居民投降,大部分被卖为奴隶。后来,米哈斯因忠于西班牙王室被授予“非常忠诚”的称号,并被提升为城镇地位。</p> <p class="ql-block"> 米哈斯以“白色小镇”闻名,所有房屋都被涂成白色,红色的屋顶与白色的墙壁相互映衬,还有蓝色的门窗点缀,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 图中黄色的建筑是由旧马车改造而成的微型博物馆,馆内收藏了360多件用日常材料如粉笔、肥皂、牙签等制作的微型艺术品,比如在米粒上雕刻的《最后的晚餐》、用牙签雕刻的芭蕾舞者等,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小镇还被称为“驴城”,驴子是城市的标志,镇中心广场上有一座驴铜像,“驴的”曾是当地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现在则是吸引游客的独特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i>佩尔圣母礼拜堂</i></b></p> <p class="ql-block"> 这是16世纪(1548年)由修道士在山岩上凿出洞窟而修建的教堂,里面供奉着小镇的守护神佩尔圣母像,是米哈斯的重要古迹。</p> <p class="ql-block"> 它建在山岩上的洞穴里,洞外用碎石块垒成墙体、拱形大门和一座小小的钟楼,外观宛如一座古老的堡垒,与山体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礼拜堂内部空间狭小,室内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但圣坛、礼拜椅凳等设施一应俱全。洞穴的岩壁被金黄色的装饰覆盖,烛光摇曳中,佩尔圣母像静立祭坛,庄严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 佩尔圣母是米哈斯的守护神。相传中世纪时,为躲避阿拉伯人的破坏,圣母像被藏于山洞中,几百年后因一名女孩的梦境而被重新发现,从此受到小镇居民的虔诚膜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i> 米哈斯小镇视频</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