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敏民族中心幼儿园大一班生命教育——小鸡成长记·第三阶段:发现“鸡宝贝”的多重价值,读懂生命的意义

冰灵

<p class="ql-block">  当幼儿园里的小鸡从毛茸茸的“小绒球”长成会扑腾翅膀的“小成年鸡”,“小鸡成长记”也进入了最有温度的第三阶段——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探索鸡的价值,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里,让“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种子慢慢发芽。</p> 一、观察大发现:原来“长大”有这么多不同 <p class="ql-block">  “老师!这只鸡好大,和小鸡一点都不一样!”在观察区,孩子们围着大母鸡和小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顺势引导大家对比——“摸一摸,大鸡和小鸡的毛有什么不同?”“看一看,它们的嘴巴和爪子一样吗?”</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满是童趣的发现:“小鸡的毛是软乎乎的,像棉花;大鸡的毛有点硬,还有花纹!”“大鸡的爪子尖尖的,能抓地;小鸡的爪子小小的,好可爱!”“大鸡不怎么叫,小鸡总是‘叽叽叽’的!”。一张张认真观察的小脸,记录着对“成长”最直观的认知:原来每个生命,都会从小小的、软软的样子,慢慢变得强壮。</p> <p class="ql-block">  他们开始小心的进入圈舍,来给小鸡“加餐”</p> 二、初探价值:鸡的“礼物”藏在生活里 <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启了“鸡的价值”探索之旅。首先从孩子们最熟悉的“吃”入手,老师带来了鸡蛋、鸡肉(图片形式,避免实物冲击),还有提前准备好的鸡毛毽子、鸡毛贴画,用“实物+图片”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原来鸡的身上,藏着这么多“有用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我们大家一起讨论:“我每天都吃鸡蛋,原来鸡蛋是鸡妈妈生的!”“这个毽子上的毛,和小鸡身上的毛好像呀!”。在游戏里,孩子们第一次知道:鸡的成长,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帮助。</p> 三、绘画与分享:“我的羽毛画” <p class="ql-block">  观察结束后,孩子们拿起画笔和棉签创作“羽毛”画</p> 四、记录分享时刻:说说我眼里的“鸡宝贝” <p class="ql-block">  小鸡用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带来帮助,就像我们照顾它一样,这是生命之间的互相陪伴。”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里闪着对“鸡宝贝”的认可——原来每一个小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小鸡成长记”第三阶段,我们没有用复杂的道理告诉孩子“鸡有什么价值”,而是用“吃鸡蛋、玩鸡毛”这样贴近生活的体验,让他们亲手触摸、亲口品尝、亲身感受。孩子们不仅知道了鸡能下蛋、肉能食用,鸡毛能做玩具等,更在这个过程里明白:每一个生命,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用处;而珍惜这些“生命的礼物”,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从“观察小鸡长大”到“发现鸡的价值”,孩子们对生命的认知又多了一层温度。或许未来他们会忘记鸡毛贴画的做法,但这份“懂得珍惜、学会尊重”的心意,会一直留在他们心里,成为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p>